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阆中市稳步推进西瓜“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
1
作者 陈义 何晓红 +1 位作者 陈志荣 官承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16-16,共1页
阆中市地处浅丘,位于嘉陵江畔,有“一江四河”环绕。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使农民很早就有种植西瓜的习惯,但主要是自给。自1997年乐山西瓜种植大户到我市连续几年承包河滩地种植西瓜赚了大钱以来,我市农民有志之土看在眼里、... 阆中市地处浅丘,位于嘉陵江畔,有“一江四河”环绕。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使农民很早就有种植西瓜的习惯,但主要是自给。自1997年乐山西瓜种植大户到我市连续几年承包河滩地种植西瓜赚了大钱以来,我市农民有志之土看在眼里、想在心上,认为阆中西瓜种植前景广阔。于是接下来的几年,商品西瓜种植大户在我市逐渐兴起,他们不仅看上了“一江四河”的河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阆中市 西瓜 种植大户 产业 气候条件 种植前景 河滩地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栝楼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志荣 何晓红 郭兵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期28-28,共1页
栝楼的皮、仁、根(天花粉)都可入药,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它的仁和根可开发成保健食品;瓤还可制成化装品。栝楼独特的功能和广泛的用途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2006年已成为12种俏销中药材品种之一。加强栝楼中后期 田间... 栝楼的皮、仁、根(天花粉)都可入药,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它的仁和根可开发成保健食品;瓤还可制成化装品。栝楼独特的功能和广泛的用途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2006年已成为12种俏销中药材品种之一。加强栝楼中后期 田间管理,对增加产量提升质量、提高效益意义十分重大。现将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技术要点 田间管理 栝楼 市场开发前景 保健食品 增加产量 天花粉 化装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志荣 梁小斌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31-31,共1页
在四川省川明参产区,栽植及种子育苗的川明参目前已陆续出苗、齐苗,大多数田块出苗整齐,长势良好。但今年川明参栽植、育苗以来,雨日偏多,田间湿度大,杂草生长进程加快,部分田块已造成草害,食叶害虫也已抬头,成点、成块分布,大有成片蔓... 在四川省川明参产区,栽植及种子育苗的川明参目前已陆续出苗、齐苗,大多数田块出苗整齐,长势良好。但今年川明参栽植、育苗以来,雨日偏多,田间湿度大,杂草生长进程加快,部分田块已造成草害,食叶害虫也已抬头,成点、成块分布,大有成片蔓延之势,这些草害和虫害若不立即防控,势必对四川省今年川明参生产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构成严重威胁,乃至致命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湿度 川明参 管理技术要点 种子育苗 生长进程 食叶害虫 四川 出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瓜椒轮作间种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志荣 何晓红 郭兵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8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间种 轮作 种植面积 药瓜 农业产业结构 综合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规范化定植综合配套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志荣 何晓红 +1 位作者 陈义 莫春义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9期40-,共1页
阆中市川明参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种植规模逐年增加,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参农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种植积极性不断高涨。
关键词 川明参 西瓜 定植 分带轮作 小麦 水果 麦类作物 种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规范化育苗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志荣 莫春义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7期38-39,共2页
川明参是我省药食两用的道地中药材品种之一。它不仅在医药上广泛应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蛋白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川明参的多... 川明参是我省药食两用的道地中药材品种之一。它不仅在医药上广泛应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蛋白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川明参的多功能、多用途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省川明参主要分布在阆中、巴中、苍溪、金堂等市县,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明参 育苗技术 药材品种 药食两用 药用价值 保健价值 市场前景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半夏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7
作者 陈志荣 何小红 +1 位作者 官承平 郭兵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40-40,共1页
川半夏是四川道地中药材品种之一,深受国内外商家青睐。半夏具有燥湿,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近年来,因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人工种植发展缓慢,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对半夏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货紧价扬。加强半夏田间管理,对提高... 川半夏是四川道地中药材品种之一,深受国内外商家青睐。半夏具有燥湿,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近年来,因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人工种植发展缓慢,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对半夏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货紧价扬。加强半夏田间管理,对提高半夏产量,缓解供需矛盾,增加药农收入,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半夏的生育特点和目前所处的生育时段,川半夏田间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管理 管理技术要点 半夏 生育特点 中药材市场 药材品种 野生资源 人工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催芽方式探索
8
作者 陈义 何小红 陈志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37-37,共1页
据查,阆中市种植生姜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市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种植的生姜质量上乘,其加工产品如姜醇、姜油等已远销东南亚。截止2006年,全市发展生姜近2万亩。在2006年底的两会上,市委、市府就响亮地提出了,在未来五... 据查,阆中市种植生姜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市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种植的生姜质量上乘,其加工产品如姜醇、姜油等已远销东南亚。截止2006年,全市发展生姜近2万亩。在2006年底的两会上,市委、市府就响亮地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内,将我市打造成为“川东北生姜产业第一市”的奋斗目标,到2011年,全市发展生姜5万亩。目前我市已引进了一家生姜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催芽 土壤条件 加工产品 阆中市 东南亚 川东北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催芽方式探索
9
作者 陈义 何小红 陈志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35-35,共1页
据调查,阆中市种植生姜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市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我市种植的生姜质量上乘,其加工产品如姜醇、姜油等已远销东南亚。截止2006年,全市发展生姜近2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在2006年底的两会上,市委、... 据调查,阆中市种植生姜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市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我市种植的生姜质量上乘,其加工产品如姜醇、姜油等已远销东南亚。截止2006年,全市发展生姜近2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在2006年底的两会上,市委、市府就响亮地提出了,在未来5年内,将我市生姜打造成为“川东北生姜产业第一市”的奋斗目标,到2011年,全市要发展生姜5万亩。目前,我市已引进了一家生姜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催芽 土壤条件 加工产品 阆中市 东南亚 川东北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0
作者 陈志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36-36,共1页
种植生姜,田管工作是否及时、适用技术是否到位.是生姜能否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根据我地多年生姜优质高产栽培经验。生姜田间管理主要应抓住以下技术要点:
关键词 管理技术要点 田间管理 生姜 高产栽培经验 优质高产 适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1
作者 陈志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生姜 栽培技术 栽培基础 栽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田间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荣 莫春义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44-44,共1页
为使读者和广大药农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川明参的栽培技术,为川明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将川明参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 田间管理技术 川明参 管理技术要点 可持续发展 技术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阆中蔬菜产业创特色的着力点
13
作者 莫庭诗 何晓红 《四川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4-5,共2页
关键词 蔬菜产业 着力点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特色农业 产业体系 工作重点 城乡统筹 科学发展 产业升级 竞争力 阆中市 切入点 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长季栽培技术
14
作者 莫廷诗 何晓红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番茄 生长特性 设施栽培 采收期 生长期 播种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