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MS技术检测不同工艺福建水仙茶香气成分及其形成机理
1
作者 吴伟华 刘龙钦 《福建茶叶》 2025年第8期16-18,共3页
为了探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香气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福建水仙茶树1芽2叶标准春梢鲜叶原料,按照传统加工工艺分别制作成水仙白茶、水仙绿茶、水仙红茶及水仙乌龙茶(闽北),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定性... 为了探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香气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福建水仙茶树1芽2叶标准春梢鲜叶原料,按照传统加工工艺分别制作成水仙白茶、水仙绿茶、水仙红茶及水仙乌龙茶(闽北),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加工工艺显著影响茶叶的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且不同茶类呈现出独特的香气特征。水仙绿茶以高比例的醇类(40.47%)和醛类(25.81%)为主,水仙红茶则以酯类(40.56%)和酮类(15.77%)为主,水仙乌龙茶以酯类(30.89%)和醇类(20.42%)占优势。不同香气成分的显著性分析(P<0.05)进一步揭示了加工工艺对香气生成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福建水仙茶品质优化与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水仙茶 加工工艺 香气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功能材料在藻毒素萃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敏 吴雅萍 +2 位作者 张文敏 张兰 杨振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3,共9页
藻毒素为有害藻类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强、种类多和生物蓄积性等特点,对人类健康、水产养殖业以及水生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已成为当前全球范围的研究热点。由于藻毒素在样品中的含量很低、样品基质复杂等因素,在仪器... 藻毒素为有害藻类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强、种类多和生物蓄积性等特点,对人类健康、水产养殖业以及水生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已成为当前全球范围的研究热点。由于藻毒素在样品中的含量很低、样品基质复杂等因素,在仪器分析前进行有效的样品前处理不可或缺。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不但能够减小或去除样品基质对分析的干扰,而且可以实现目标物的富集,增加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准确性。近年来,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磁性固相萃取(MSPE)、分散固相萃取(DSPE)、吸管尖端固相萃取(PT-SPE)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已在藻毒素分离分析领域广受关注。这些前处理技术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萃取材料的特性。由于藻毒素的理化特性各不相同,在分子尺寸、亲疏水性、电荷等性质上差异较大,合理设计并制备适合藻毒素萃取的材料十分必要。最佳的萃取材料必须实现对藻毒素的可逆吸附,并且最好具有多孔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从而能够提供高的回收率和与藻毒素良好的界面接触。此外,萃取材料还应该在样品溶液、洗脱溶剂、工作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否则萃取材料可能会溶解或丢失其官能团。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关于藻毒素分析检测研究的主要代表性文献,对新型功能材料在藻毒素萃取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金属有机骨架 共价有机骨架 分子印迹聚合物 藻毒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视域下茶叶检测与质量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瑛 《福建茶叶》 202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具体实际,是顺应人民需求、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对国际风险的背景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具体实际,是顺应人民需求、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对国际风险的背景下所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大食物观”的立足点是人民美好生活,基础和前提是粮食安全,落脚点是确保食物安全。这些论述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丰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了“三农”新发展。本文在“大食物观”的指导下,探讨茶叶检测与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逻辑理路 内涵 食品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