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系统观念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晋江经验”的再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红 翟绪军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
县域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其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任务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应用系统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并促进发展要素耦合及... 县域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其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任务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应用系统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并促进发展要素耦合及其效能提升。多年来,晋江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局性谋划来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服务、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形成“围棋效应”,这些都为全国县域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为此,政府应注重目标高阶激励、时势演进、创新驱动、发展均衡性,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晋江经验”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的管理权衡与协同 被引量:4
2
作者 詹琳 蒋和平 蒋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7,共12页
粮食供应链通过国内食品运输网络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面贯通。强化供应链韧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政策分析视角,对我国粮食供应链特征及其面临多重挑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粮食供应... 粮食供应链通过国内食品运输网络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面贯通。强化供应链韧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政策分析视角,对我国粮食供应链特征及其面临多重挑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粮食供应链中存在大量小规模参与主体,链条较长,具有典型的过渡型特征,并且面临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带来的供给压力、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产量不稳定性、物流与市场调控的脆弱性以及国际市场依赖度增加导致的风险。提升我国粮食供应链韧性管理需要在数量安全、效率和包容性之间取得平衡,同时充分考虑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确保数量安全是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首要目标,保障小农户种植积极性是建设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在要求,维护粮食产销区利益平衡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必要措施,提升响应速度是稳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提出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协同路径,包括通过政策引导建立协同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以增强供应链支撑力,推动供应链多样化以提升适应力,加强内部协调和组织优化强化主体协同效应,完善市场化流通机制与储备管理以提升调控灵活性,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多式联运以提高效能,健全风险管理与预警机制以增强应急应响应能力,从而逐步构建成高效、包容且具有韧性的粮食供应链体系,实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供应链韧性 粮食安全政策 资源配置 风险管理与预警系统 供应链适应性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映雪 郑传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9-61,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国正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坚持面向市场,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科学研究的应用性、服务发展的适应性,在服务地方...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国正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坚持面向市场,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科学研究的应用性、服务发展的适应性,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平衡——儒家婚姻观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长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儒家婚姻观认为婚姻具有神圣性,伴随神圣性而来的是婚姻的命定性、道德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婚姻也具有世俗性,主要表现为功能上的功利性和对人的自然情感的尊重。传统儒家婚姻思想力图通过道德实现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平衡,体现出对人的自... 儒家婚姻观认为婚姻具有神圣性,伴随神圣性而来的是婚姻的命定性、道德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婚姻也具有世俗性,主要表现为功能上的功利性和对人的自然情感的尊重。传统儒家婚姻思想力图通过道德实现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平衡,体现出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肯定,对人的自然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尊重。但是,其往往打着"神圣"或"道德"的名义压抑人性,其实现平衡的手段也不符合当代的道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性 世俗性 道德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中“乡土性”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丽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2,共6页
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民族文化振兴之题中的应有之义。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产业的根基,只有牢筑根基才能枝繁叶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有促使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 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民族文化振兴之题中的应有之义。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产业的根基,只有牢筑根基才能枝繁叶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有促使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乡土文化为乡村旅游赋能,在造就独特吸引力,联通城乡文化互动,衔接国家战略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乡村旅游对"乡土性"的传承与保护,为我国广大乡村的乡土文化提供了输出的渠道,凸显了其当代价值,提高了人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可度,调动了农民建设乡村的积极性。对乡村旅游中"乡土性"的传承与保护,既是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乡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文章在文化强国视野下,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对乡土文化的开发利用,辩证地分析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的弘扬与淡化情况,进而得出能够有效传承与保护乡村旅游"乡土性"特色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乡土文化 乡土性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桂珍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4-65,共2页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挥育人功能,实现"以文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