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锅法溶液缩聚制备高效阳离子絮凝剂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方润 薛涵与 +1 位作者 吴华忠 叶远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68-2676,共9页
以丙酮、二甲胺和甲醛为原料,采用一锅法溶液缩聚制备了一种新型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CPF.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元素分析对CPF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絮凝实验研究了CPF对水中阴离子染料的絮凝脱色效果并探讨了絮凝... 以丙酮、二甲胺和甲醛为原料,采用一锅法溶液缩聚制备了一种新型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CPF.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元素分析对CPF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絮凝实验研究了CPF对水中阴离子染料的絮凝脱色效果并探讨了絮凝机理.研究表明,CPF重均分子量为1.81×10~4,拥有胺基、醇羟基、羰基和醚键等极性官能团,大量质子化胺基赋予其很高的阳离子度.CPF对酸性、直接和活性阴离子染料的絮凝脱色率均达95%以上,脱色率随溶液pH降低而升高且不受水中无机盐的影响.该絮凝行为是"吸附电中和"与"吸附架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CPF对实际印染废水同样具有良好的絮凝脱色效果,但对组分复杂的混合印染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较低,因此可作为一种高效的物化处理手段与生化处理配合用于印染废水的工业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絮凝剂 溶液缩聚 絮凝机理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凝胶吸附和回收水中的Cr(Ⅵ)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润 林江飞 +2 位作者 郑强辉 叶远松 薛涵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4-714,共11页
以三乙烯四胺、二甲胺和甲醛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以溶液缩聚-交联法制备了一种高等电点、高阳离子度的阳离子凝胶吸附剂.通过核磁共振碳谱、表面zeta电位和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阳离子凝胶吸附水中Cr(Ⅵ)的机理和行为特点,通过静态和... 以三乙烯四胺、二甲胺和甲醛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以溶液缩聚-交联法制备了一种高等电点、高阳离子度的阳离子凝胶吸附剂.通过核磁共振碳谱、表面zeta电位和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阳离子凝胶吸附水中Cr(Ⅵ)的机理和行为特点,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评估了凝胶的吸附能力和再生效果,最后探索了铬的回收.研究表明,阳离子凝胶的等电点为10.2,pH=3时阳离子度达3.9 mmol·g-1,其对水中Cr(Ⅵ)的大容量吸附主要基于凝胶网络上数量众多的质子化胺基与Cr(Ⅵ)间的静电作用.阳离子凝胶对水中Cr(Ⅵ)的吸附能力远高于Cu2+、Ni2+、Zn2+等金属离子且不受SO42-、NO-3、Cl-等阴离子影响.吸附过程中,Cr(Ⅵ)扩散进入凝胶内部与阳离子吸附位点相结合并最终达到动态吸附-脱附平衡.在动态吸附实验中阳离子凝胶同样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尽管再生后凝胶对Cr(Ⅵ)的吸附容量有所降低,但采用灼烧灰化的方法则可完全回收凝胶所吸附的Cr(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凝胶 六价铬 吸附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凝胶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内扩散吸附研究
3
作者 方润 薛涵与 +1 位作者 吴华忠 叶远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79,93,共6页
以多官能团单体为原料,由溶液缩聚法合成了阳离子凝胶并将其负载于棉纱制备了凝胶-棉纱复合吸附滤芯。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分别研究了凝胶和滤芯对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表明... 以多官能团单体为原料,由溶液缩聚法合成了阳离子凝胶并将其负载于棉纱制备了凝胶-棉纱复合吸附滤芯。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分别研究了凝胶和滤芯对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吸附作用主要基于凝胶与SDBS间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吸附过程主要由凝胶内扩散吸附行为主导,其平衡吸附量可达850 mg/g以上。溶液pH和NaCl含量等环境因素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将凝胶负载于棉纱制备的复合吸附滤芯可较好地适应其内扩散吸附的行为特点,达到穿透、衰竭时对应的凝胶单位吸附量分别为285.9、562.2 mg/g。较高的动态饱和吸附量和简便的制备工艺使其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凝胶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内扩散吸附 负载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