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温度对黄晶果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何炬才 康仕成 +5 位作者 张冬敏 张朝坤 李辉 洪森辉 余惠文 田奇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13-219,共7页
为探究黄晶果适宜的采后贮藏温度、延长黄晶果的品质保存期,进一步开拓黄晶果市场,本实验以黄晶果果实为材料,通过测定5、10、15℃和20℃条件下黄晶果的主要品质指标和采后生理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黄晶果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为探究黄晶果适宜的采后贮藏温度、延长黄晶果的品质保存期,进一步开拓黄晶果市场,本实验以黄晶果果实为材料,通过测定5、10、15℃和20℃条件下黄晶果的主要品质指标和采后生理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黄晶果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一定程度上保持黄晶果的品质,但5℃下贮藏时在第3天开始便出现冷害症状,表现为果面内凹并附着水渍、果皮褐变。与5、15℃和20℃贮藏组相比较,10℃下贮藏的黄晶果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VC、总糖含量,保持较低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进一步比较10℃和20℃的贮藏效果可知,10℃贮藏可以有效抑制黄晶果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和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升高,延缓黄晶果的衰老和褐变进程。综上,10℃是黄晶果较为适宜的贮藏温度,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晶果采后品质的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晶果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低温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橘花色苷的酰化修饰及其稳定性改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洪森辉 黄冰晴 +1 位作者 张晶怡 费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4-89,共6页
为了解决花色苷在应用过程中易分解褪色的问题,该文通过酶催化法将3,4-二羟基苯甲酸及没食子酸接枝到越橘花色苷上,以提高其颜色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酰化反应后,3,4-二羟基苯甲酸酰化花色苷和没食子酸酰化花色苷的酰化度分别达到4.65%... 为了解决花色苷在应用过程中易分解褪色的问题,该文通过酶催化法将3,4-二羟基苯甲酸及没食子酸接枝到越橘花色苷上,以提高其颜色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酰化反应后,3,4-二羟基苯甲酸酰化花色苷和没食子酸酰化花色苷的酰化度分别达到4.65%和4.5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3,4-二羟基苯甲酸及没食子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越橘花色苷分子的糖基上。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天然越橘花色苷,酰化花色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更高。另外,酰化花色苷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天然越橘花色苷,这将极大地增强花色苷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酰化 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花色苷pH和氨气敏感性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美清 曾繁森 +3 位作者 叶妍琦 郑诗钰 李洁 费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7,共6页
本文以干制黑果枸杞为原料,将乙醇作为浸提液提取其中的花色苷,对其pH敏感性、对挥发性氨和对肉类腐败气体的响应、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法提取黑果枸杞花色苷浓缩液中花色苷含量为291.93 mg/L;黑果枸杞花色苷具... 本文以干制黑果枸杞为原料,将乙醇作为浸提液提取其中的花色苷,对其pH敏感性、对挥发性氨和对肉类腐败气体的响应、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法提取黑果枸杞花色苷浓缩液中花色苷含量为291.93 mg/L;黑果枸杞花色苷具有良好pH敏感性,在pH1~pH13区间,花色苷溶液颜色变化显著,发生紫粉色向浅绿色、黄绿色、棕黄色、鲜黄色的转变,最大吸收峰对应波长从522 nm向619 nm方向移动。黑果枸杞花色苷对挥发性氨和对肉类腐败气体响应效果较好,当氨气浓度不断增大时,花色苷溶液最大吸收峰明显减小,其所对应的波长发生明显红移现象,且氨气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肉类食品新鲜程度下降及挥发性盐基氮气体挥发越快,其全波段扫描图与在氨水中相似。黑果枸杞花色苷溶液和维生素C(V C)溶液均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且黑果枸杞花色苷溶液清除能力强于V C,两者的IC 50分别为5.54和10.19 mg/L。研究结果能够为黑果枸杞花色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色苷 PH敏感性 氨气响应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色苷的酶法酰化修饰及其疏水性改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洪森辉 杨秀雯 +1 位作者 黄晓雪 费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8-83,共6页
为了解决花色苷疏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通过酶法对蓝莓花色苷进行酰化改性,将阿魏酸和咖啡酸接枝到花色苷分子上,并对相关产物的结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花色苷分子糖基上-OH位... 为了解决花色苷疏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通过酶法对蓝莓花色苷进行酰化改性,将阿魏酸和咖啡酸接枝到花色苷分子上,并对相关产物的结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花色苷分子糖基上-OH位。阿魏酸修饰花色苷(Fe-An)和咖啡酸修饰花色苷(Ca-An)的酰化度分别为3.65%和3.71%。同时,酰化花色苷中的花青素含量从370.2 mg/g(天然蓝莓花色苷,Na-An)降低至219.2 mg/g(Fe-An)和222.18 mg/g(Ca-An)。另外,酰化改性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其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从−0.20(Na-An)提高至0.66(Fe-An)和0.78(Ca-An),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66.3%(Na-An)上升至68.4%(Fe-An)和74.7%(Ca-An),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从63.1%(Na-An)上升至85.5%(Fe-An)和90.3%(Ca-An)。以上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这将极大的拓展花色苷在高脂类食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酰化 抗氧化活性 酶法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