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湖泊碎屑堆积反演湖泊环境演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大部分指标方法仅具有定性特点且敏感程度受制于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了对湖泊环境演变与水文气候变化过程的深入了解。因此,从结构涌现秩序的理念...基于湖泊碎屑堆积反演湖泊环境演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大部分指标方法仅具有定性特点且敏感程度受制于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了对湖泊环境演变与水文气候变化过程的深入了解。因此,从结构涌现秩序的理念出发,基于粒度参数指标体系,开发了可用于描述体系结构演化的指标——体系结构量化指数(又称结构异常指数),尝试重建东亚季风边缘区农牧交错带封闭湖泊黄旗海约3 600~1 500 cal a BP年间湖面水位波动。结果显示,在轨道驱动的夏季太阳辐射降低的背景下,黄旗海湖面逐渐降低,期间存在百年尺度的剧烈波动。与基于孢粉重建的山西公海降水量、贵州董哥洞和湖北和尚洞等洞穴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以及ENSO活跃程度等记录对比分析发现,这种百年尺度的波动与太阳活动驱动的亚洲季风区夏季风降水和ENSO活动密切相关。太阳辐射减弱、夏季风降水减弱、ENSO活动增强,反之亦然。本研究揭示了太阳活动与ENSO、夏季风强度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湖泊碎屑沉积结构异常指数能在百年-千年尺度上较好地反演封闭湖泊水位变化。从已有的研究推断,这种反演具有定量属性,这对于内陆湖泊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快速城市化形成超大城市导致地表覆盖快速变化,改变地表热平衡,使得城市热环境剧烈变化。以1990s,2000s和2015年这3个时期为研究时相,选取中外6个典型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伦敦、纽约和东京)为研究对象,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为...快速城市化形成超大城市导致地表覆盖快速变化,改变地表热平衡,使得城市热环境剧烈变化。以1990s,2000s和2015年这3个时期为研究时相,选取中外6个典型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伦敦、纽约和东京)为研究对象,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城市热环境变化对比及成因分析。利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各城市地表温度,计算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ban heat island ratio index,URI)来定量对比研究期间各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990s—2015年间,北京、上海和东京的URI呈总体上升趋势,广州、伦敦和纽约的URI呈总体下降趋势。到2015年,东京城市热岛效应最严重(URI=0.630),其次是北京、上海、纽约和广州,分别为0.617,0.594,0.555和0.530,伦敦的URI指数最小为0.433。整个研究期间,北京、上海、广州和东京等超大城市均有较大幅度扩张,建成区面积均增加500 km^(2)以上,不透水面面积增加370 km^(2)以上,不断向外蔓延并占用生态用地,加上城市组团间无法形成良好的绿化分隔带,造成城市地表温度等级大幅上升,尤其是新城区热岛效应增强显著;而在老城区通过旧城改造,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伦敦和纽约城市无明显扩张,地表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在今后城市建设中,需注重生态理念,优化城市地表空间格局,提高生态用地效益。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湖泊碎屑堆积反演湖泊环境演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大部分指标方法仅具有定性特点且敏感程度受制于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了对湖泊环境演变与水文气候变化过程的深入了解。因此,从结构涌现秩序的理念出发,基于粒度参数指标体系,开发了可用于描述体系结构演化的指标——体系结构量化指数(又称结构异常指数),尝试重建东亚季风边缘区农牧交错带封闭湖泊黄旗海约3 600~1 500 cal a BP年间湖面水位波动。结果显示,在轨道驱动的夏季太阳辐射降低的背景下,黄旗海湖面逐渐降低,期间存在百年尺度的剧烈波动。与基于孢粉重建的山西公海降水量、贵州董哥洞和湖北和尚洞等洞穴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以及ENSO活跃程度等记录对比分析发现,这种百年尺度的波动与太阳活动驱动的亚洲季风区夏季风降水和ENSO活动密切相关。太阳辐射减弱、夏季风降水减弱、ENSO活动增强,反之亦然。本研究揭示了太阳活动与ENSO、夏季风强度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湖泊碎屑沉积结构异常指数能在百年-千年尺度上较好地反演封闭湖泊水位变化。从已有的研究推断,这种反演具有定量属性,这对于内陆湖泊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快速城市化形成超大城市导致地表覆盖快速变化,改变地表热平衡,使得城市热环境剧烈变化。以1990s,2000s和2015年这3个时期为研究时相,选取中外6个典型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伦敦、纽约和东京)为研究对象,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城市热环境变化对比及成因分析。利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各城市地表温度,计算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ban heat island ratio index,URI)来定量对比研究期间各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990s—2015年间,北京、上海和东京的URI呈总体上升趋势,广州、伦敦和纽约的URI呈总体下降趋势。到2015年,东京城市热岛效应最严重(URI=0.630),其次是北京、上海、纽约和广州,分别为0.617,0.594,0.555和0.530,伦敦的URI指数最小为0.433。整个研究期间,北京、上海、广州和东京等超大城市均有较大幅度扩张,建成区面积均增加500 km^(2)以上,不透水面面积增加370 km^(2)以上,不断向外蔓延并占用生态用地,加上城市组团间无法形成良好的绿化分隔带,造成城市地表温度等级大幅上升,尤其是新城区热岛效应增强显著;而在老城区通过旧城改造,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伦敦和纽约城市无明显扩张,地表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在今后城市建设中,需注重生态理念,优化城市地表空间格局,提高生态用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