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东南方言的持续体标记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林颂育
-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0-260,共11页
-
文摘
文章对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进行比较,归纳其类型差异。以此为基础,将比较视野扩及壮侗语,论证东南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对内一致性和对外排他性的独特面貌的形成,是早期语言竞争过程中,百越语"底层"在东南部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残存的表现。
-
关键词
持续体标记
东南方言
壮侗语
底层
-
Keywords
marker of durative aspect southeastern Chinese dialects Kam-Tai substratum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新子学”与中华文化之重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汤漳平
-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92-98,共7页
-
文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是最深层次的问题,也是最关乎全局的问题。中华文化的现状如何、怎样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等问题,思想界、文化界至今并未真正形成共识。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间,较大规模的讨论集中在三次:上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文化热,本世纪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在中国文化论争中,因主张的不同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派别。虽然时间过了100多年,但这三种不同认识依然各自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认知上出现变化而已,为此,应当着手进行中华文化的重构。
-
关键词
新子学
国学
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林语堂的文化经济学理念与文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煜斓
-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6-205,共10页
-
文摘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属于很有现代经济意识、靠写作致富的少数作家之一。他一生在努力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时,也主张尽力赚钱,追求经济效益。在文化传播实践中,他找到了一条既面向作家又面向读者市场的通衢大道:让作家面对自己,写出各自最好的作品;让编辑兼半个经纪人,面向市场统一调理、配制、吆喝。他的文化输出,严格地说是一种"文化产品的贸易",一切创作行为既要符合商业的原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要有助于"敬德修业"、增长知识、愉快身心、丰富生活,让世界真正与全面地了解中国。林语堂走出了一条文化人既不必做官,也不必依附于人受气,而完全靠自己一枝笔,自得自适,名利兼收的新路,但"畅销"这一目的,对他才华的表现和所推动的进步文化事业有所掣肘。
-
关键词
林语堂
文化经济学
文化传播策略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