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长白县长白山生态食品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洪忠日 金正学 《林业勘查设计》 2016年第3期38-40,共3页
基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山生态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区域优势、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搞好基地建设、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等一系列发展措施。
关键词 长白山生态食品 现状 问题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枯梢病防治指标和为害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明 刘国荣 +8 位作者 王永民 景天忠 王建国 刘桂欣 任万军 王永魁 孙燕 李勇 李万宝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8,共4页
本文通过对落叶松枯梢病不同病情与林木材积生长损失关系的研究结果, 建立不同新梢发病率与每公顷立木材积生长损失量的回归关系式为: y= 2.9278/1+ e6.6196- 0.1749x。在此基础上, 根据当前生产防治效果... 本文通过对落叶松枯梢病不同病情与林木材积生长损失关系的研究结果, 建立不同新梢发病率与每公顷立木材积生长损失量的回归关系式为: y= 2.9278/1+ e6.6196- 0.1749x。在此基础上, 根据当前生产防治效果和立木林价, 计算不同防治效果时的防治效益, 采用经济阈值法, 计算防治指标。制定出不同防治成本和防治效果时的防治指标查定表。以相对误差限法确定该病的为害指标为新梢发病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枯梢病 损失评估防治指标 为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崖柏种子形态质量及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苑景淇 于忠亮 +7 位作者 高纯 李成宏 周波 王梅芳 李茂珏 孙华 周梅妹 杜凤国 《吉林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3,48,共4页
以吉林省长白县十五道沟采集的朝鲜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其种子形态、千粒重进行了观察、描述和测定,探讨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鲜崖柏种子长2. 20~3. 80 mm、宽0. 96~1. 31 mm、厚0. 15~0. 84 ... 以吉林省长白县十五道沟采集的朝鲜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其种子形态、千粒重进行了观察、描述和测定,探讨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鲜崖柏种子长2. 20~3. 80 mm、宽0. 96~1. 31 mm、厚0. 15~0. 84 mm,种翅长3. 63~5. 25 mm、宽0. 49~0. 90 mm,千粒重1. 174 1 g,朝鲜崖柏种子在相对湿度75%、温度25℃下萌发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崖柏 种子形态质量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梗五加保育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一 兰雪涵 +4 位作者 吴生海 王玉莹 李黎明 刘志江 杜凤国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7期206-210,共5页
短梗五加为药食两用珍贵木本经济植物,是新型保健食品和药品的优质原料,市场前景广阔。综述短梗五加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光合生理特性、繁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压条繁殖)与栽培技术、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类、黄酮类... 短梗五加为药食两用珍贵木本经济植物,是新型保健食品和药品的优质原料,市场前景广阔。综述短梗五加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光合生理特性、繁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压条繁殖)与栽培技术、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类、黄酮类、多酚类、苷类、色素类)及药理活性、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短梗五加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主要有野菜、挥发油、饮品、药品等开发产品。分析研究及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理分布多局限于大尺度描述,光合生理特性缺少系统研究,繁育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研制的产品种类少、单一,濒危机制不清等,并提出短梗五加保育研究及开发利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 地理分布 生物学特性 化学成分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山楂海棠春季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莹 李黎明 +3 位作者 吴生海 王一淼 程晨光 杜凤国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以3年生的山楂海棠幼苗为研究对象,使用LI-68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参数,旨在为山楂海棠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A)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峰值出现在08:00和16:00,08:00光合能力最强;11:00蒸腾速率(E)最大;09:00... 以3年生的山楂海棠幼苗为研究对象,使用LI-68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参数,旨在为山楂海棠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A)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峰值出现在08:00和16:00,08:00光合能力最强;11:00蒸腾速率(E)最大;09:00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05:00光能利用效率(QUE)最大;08:00气孔导度(GSW)最大,14:00最小;胞间CO_(2)浓度(C_(i))曲线呈U型,14:00最小,05:00最大;光合有效辐射(QIN)在1249.420μmol·m^(-2)·s^(-1)时达到饱和光强;CO_(2)浓度在1082.800μmol·mol^(-1)时达到饱和CO_(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海棠 日变化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冬青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兰雪涵 苑景淇 +4 位作者 付聪 于忠亮 李成宏 马秀梅 杜凤国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北美冬青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可用于居室盆栽、庭园景观营造及公园绿化,观赏价值极高,在欧美观赏植物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也是很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园林绿化树种。基于此,概述了北美冬青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 北美冬青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可用于居室盆栽、庭园景观营造及公园绿化,观赏价值极高,在欧美观赏植物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也是很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园林绿化树种。基于此,概述了北美冬青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的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地理分布 繁殖技术 栽培管理 开发利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植物山楂海棠研究现状及保育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莹 吴生海 +4 位作者 周梅妹 王永涛 高纯 程晨光 杜凤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为进一步促进山楂海棠的开发利用,应以保护优先,将开发与保护、开发与苗木繁育相结合,本文从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系统分类地位、繁殖技术、种群特征、应用价值和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综述了山楂海棠的研究现状,找出了研... 为进一步促进山楂海棠的开发利用,应以保护优先,将开发与保护、开发与苗木繁育相结合,本文从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系统分类地位、繁殖技术、种群特征、应用价值和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综述了山楂海棠的研究现状,找出了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山楂海棠县域地理分布、居群分子遗传多样性、种子深休眠及打破方法、综合开发等方面的保育研究和高效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海棠 研究现状 应用价值 保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红松种子的催芽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纯 宋振一 王肇连 《吉林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26-26,共1页
本文介绍了西伯利亚红松种子的催芽技术。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种子催芽 混沙窑藏 雪藏催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参间作及参后幼林的后期经营管理措施
9
作者 唐乃清 王向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林参间作 参后幼林 后期经营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架树台湖湿地公园退化湿地修复对策及建议
10
作者 丁京仲 刘淑文 谢方福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57-5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吉林架树台湖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和湿地退化状况,并从湿地生态补水、渠系改造和修复、水域清淤、珍稀水鸟及栖息地生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提出了湿地修复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吉林架树台湿地公园 退化 修复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实生播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海 朱云霞 王勇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年第7期42-43,共2页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为红豆杉科常绿针叶乔木,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其树高为5—20m,树皮红褐色,花期5~6月,种子9~10...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为红豆杉科常绿针叶乔木,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其树高为5—20m,树皮红褐色,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红豆杉材质结构致密、有香气、耐腐朽。其树形美丽,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的颜色搭配令人陶醉,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林和观赏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播种育苗技术 果实成熟期 实生 重点保护植物 第四纪冰川 水土保持林 红豆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天柳的营林技术研究现状及策略
12
作者 王梅芳 高纯 +7 位作者 苑景淇 孙华 于忠亮 周波 周梅妹 李成宏 兰雪涵 杜凤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第8期16-19,共4页
本文从生长规律、繁殖技术、造林与抚育管理等方面概述了钻天柳营林技术研究现状,找出了钻天柳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钻天柳 繁殖技术 造林与抚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灌丛地栽培技术
13
作者 姜润波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60-60,共1页
利用灌丛地栽培五味子,应选择半阴半阳坡或阳坡,进行穴状整地,规格为60 cm×60 cm×30 cm。土壤化冻后即可栽植,株行距为1 m×2 m。可利用小树做架杆,不足的可用水泥架杆进行补充。
关键词 五味子 灌丛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