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对尖吻鲈生长特性、消化酶及免疫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一福 周胜杰 +3 位作者 杨蕊 于刚 王志 马振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16-3125,共10页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水平甘草粉的饲料对尖吻鲈幼鱼生长特性、消化酶及免疫酶的影响,为甘草在尖吻鲈饲料中的添加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甘草粉按不同比例添加至饲料中,然后对尖吻鲈幼鱼进行饲料投喂试验,添加量0%为对照组,1%、3...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水平甘草粉的饲料对尖吻鲈幼鱼生长特性、消化酶及免疫酶的影响,为甘草在尖吻鲈饲料中的添加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甘草粉按不同比例添加至饲料中,然后对尖吻鲈幼鱼进行饲料投喂试验,添加量0%为对照组,1%、3%和5%为试验组,各组均设3个平行,试验周期56 d,测定淀粉酶(AMS)、脂肪酶(LPS)、胰蛋白酶(TRYP)、胃蛋白酶(PP)、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溶菌酶(LZM)等指标,并对尖吻鲈消化酶指标与生长特性指标间、免疫酶指标与存活率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和5%试验组尖吻鲈的存活率(S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各试验组的体长增长率(BL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在5%试验组显著升高;前肠AMS活力在3%和5%试验组显著升高;肝脏AMS、前肠LPS、肝脏LPS和胃LPS活力在各试验组均显著升高;前肠TRYP活力在1%和5%试验组显著升高;PP活力在5%试验组显著升高。WGR、SGR与肝脏AMS活力呈显著正相关。肝脏T-AOC活力在各试验组均显著升高,CAT活力、GSH-PX活力和POD活力在1%试验组显著升高,MDA含量在5%试验组显著下降;血清T-AOC活力和CAT活力在各试验组均显著升高,GSH-PX活力在3%试验组显著升高,LZM活力在1%和5%试验组显著下降。SR与肝脏T-AOC、肝脏T-SOD、血清T-AOC、血清CAT和血清GSH-PX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力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饲料中添加3%~5%甘草粉可更好地提高尖吻鲈消化酶活性、促进鱼体增长,协助杀菌,提高尖吻鲈的存活率;添加1%~3%甘草粉可增强尖吻鲈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过氧化物积累。因此,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甘草对尖吻鲈幼鱼具有促进消化及提高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尖吻鲈 生长特性 消化酶 免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鱼类新记录种——暗康吉鳗
2
作者 闫龙 孔业富 +3 位作者 洪靖岩 赵静 迟庆宏 郭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3-428,共6页
为确认2021年在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海域采集到的1尾全长为168.50 cm的康吉鳗属(Conger Cuvier,1817)鱼类种类,运用形态学和遗传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物种鉴定,并对其胃含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标本符合Jordan和Snyder在1901年定名的暗... 为确认2021年在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海域采集到的1尾全长为168.50 cm的康吉鳗属(Conger Cuvier,1817)鱼类种类,运用形态学和遗传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物种鉴定,并对其胃含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标本符合Jordan和Snyder在1901年定名的暗康吉鳗(Conger erebennus)形态特征,背鳍起点始于胸鳍末端后缘正上方及眼后无感觉孔是其最重要的形态特点;该标本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NC0623731)与NCBI中已发布的暗康吉鳗同源序列高度相似,系统发育树上该序列与已发布的暗康吉鳗16S rRNA聚为一支,且其16S rRNA和COⅠ序列与康吉鳗属其他种鱼类的遗传差异已达到种上水平;该标本的胃含物主要包括鱼类(舌鳎、鱼銜、平鲉)、头足类(乌贼、章鱼)、棘皮类(海参)和甲壳类(鼓虾、虾蛄);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均显示,该标本是暗康吉鳗,且为中国沿海鱼类新记录种,推测其可能分布于中国黄海北部深水区域,属于底层大型凶猛性鱼类,主要对底栖鱼类、甲壳类、棘皮类和头足类等渔业资源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研究表明,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出一种中国鱼类新记录种———暗康吉鳗,且初步掌握了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和食性,研究结果可为康吉鳗属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康吉鳗 鳗鲡目 康吉鳗属 形态学特征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