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方医院战救药品消耗规律及其统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东 陈盛新 +2 位作者 杨樟卫 何志高 张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伤员创伤严重度与药品消耗之间的关系,为客观地描述战时药材需求和需求分布提供一种有用的方法。方法:运用简明损伤严重度评分法( A I S I S S)和反映药物利用的约定日剂量( D D D),研究“两山”作战中后... 目的:探讨伤员创伤严重度与药品消耗之间的关系,为客观地描述战时药材需求和需求分布提供一种有用的方法。方法:运用简明损伤严重度评分法( A I S I S S)和反映药物利用的约定日剂量( D D D),研究“两山”作战中后方医院收治伤员的伤势和药品(抗感染药物)消耗的规律。结果:建立了战伤严重度 I S S值和抗感染药品消耗 D D D数的数学模型,其关系式为: Y= 16.99ln X- 0.53,决定系数r2 = 0.663 7, P< 0.01。在 I S S的一定范围内,抗感染药的使用频度随伤势的严重度增加而加大,且随着伤势的进一步加重,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有一个饱和的趋势。结论:解决了对伤员伤势难以量化的限制,对于揭示后方医院战伤救治药品消耗的一般规律具有实际意义。本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 药品消耗 模型 统计学 战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兆申 邹多武 +3 位作者 许国铭 叶萍 张梅勤 李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评价枸椽酸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枸椽酸莫沙必利5mg,3次/d,治疗4周;对照组予以西沙必利5mg,3次/d,治疗4周。治疗前存在胃排空延迟患者,治疗后用不透X... 目的:评价枸椽酸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枸椽酸莫沙必利5mg,3次/d,治疗4周;对照组予以西沙必利5mg,3次/d,治疗4周。治疗前存在胃排空延迟患者,治疗后用不透X线小钡条法复查固体食物胃排空。结果:莫沙必利及西沙必利治疗4周均可显著改善FD患者早饱、上腹胀、上腹痛、暧气、反酸及烧心感等症状(与治疗前比P<0.01);莫沙必利对上述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59.09%、55.56%、81.82%、71.43%、100%及76.92%,西沙必利有效率分别为45.45%、73.33%、71.43%、82.61%、92.86%及66.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莫沙必利及西沙必利均可改善胃排空延迟患者胃排空率,前者对胃排空改善的有效率为88.24%,后者为83.3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 QTC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结论:枸椽酸莫沙必利是治疗 FD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必利 西沙必利 临床试验 FD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毒中蜂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岭 凌昌全 +1 位作者 胡晋红 黄雪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 :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melittin) ,建立以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 HPL C进行蜂毒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方法 :用 Sephadex G- 2 5、Sephadex G- 5 0、Sephadex G- 75三步层析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 目的 :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melittin) ,建立以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 HPL C进行蜂毒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方法 :用 Sephadex G- 2 5、Sephadex G- 5 0、Sephadex G- 75三步层析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以SDS- PAGE定性 ,以 HPL 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经 SDS- PAGE测定为单一条带 ,相对分子质量约 30 0 0。 HPL C含量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 95 .97% ,相对标准差 (RSD)为 1.0 7%。结论 :以上述分离纯化法可制得高纯度的蜂毒素 ,检测方法准确、可靠、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色谱法 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高压液相 SDS-PAGE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九眼独活的显微鉴定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忠壮 汤海峰 +5 位作者 苏中武 李承祜 郑汉臣 胡晋红 檀密艳 易杨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九眼独活的显微组织特征并分析其所含挥发油及微量元素成分。方法:显微观察;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结果:提出九眼独活的显微鉴定依据;鉴定了36种挥发油... 目的:研究中药九眼独活的显微组织特征并分析其所含挥发油及微量元素成分。方法:显微观察;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结果:提出九眼独活的显微鉴定依据;鉴定了36种挥发油成分并测得12种微量及常量元素成分的含量。结论:为中药九眼独活的显微鉴定建立了依据,并提供了其挥发油及微量元素成分的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眼独活 显微鉴定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对酮洛芬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华君 胡晋红 朱全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1-373,共3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对酮洛芬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酮洛芬脂质体,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肤接受液中药物浓度,计算酮洛芬透过离体小鼠背部皮肤单位面积的累积量和渗透系数。结果:药物浓度等实验条件相同... 目的:研究脂质体对酮洛芬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酮洛芬脂质体,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肤接受液中药物浓度,计算酮洛芬透过离体小鼠背部皮肤单位面积的累积量和渗透系数。结果:药物浓度等实验条件相同时,粒径大的脂质体比粒径小者渗透系数略小;实验过程中供给池不封闭,以模拟脂质体给药过程中失水,药物渗透系数较封闭者升高。结论:脂质体失水、脂质体粒径是影响酮洛芬体外透皮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洛芬 脂质体 体外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蛋白聚糖对肝细胞和肝星形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桂琴 郭彩虹 +5 位作者 孔宪涛 仲人前 李莉 张玲珍 刘涛 王红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21-723,共3页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 (decorin)在肝纤维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正常人肝细胞株 L - 0 2及大鼠肝星形细胞株 HSC- T6体外培养体系中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 (0 .0 1,5 ,10μg/ m l) decorin共培养不同时间后 ,进行细胞计数以及...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 (decorin)在肝纤维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正常人肝细胞株 L - 0 2及大鼠肝星形细胞株 HSC- T6体外培养体系中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 (0 .0 1,5 ,10μg/ m l) decorin共培养不同时间后 ,进行细胞计数以及 3H- Td R和 3H- L eu掺入量测定。结果 :实验组经 0 .0 1μg/ m l decorin作用 4d或 6 d后 ,HSC- T6和 L- 0 2细胞增殖数量以及 3H- Td R和 3H- L eu掺入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P<0 .0 5 )。而 5 ,10μg/ m l decorin作用 4d或 6 d后 ,HSC- T6和 L -0 2细胞增殖数量以及 3H- Td R掺入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P<0 .0 5 )。 结论 :decorin对细胞体外增殖有双重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细胞 肝星形细胞 细胞增殖 核心蛋白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哌甲酯的经皮渗透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俞媛 陈琰 +2 位作者 张智艳 高申 丁雪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考察盐酸哌甲酯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 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裸鼠离体皮肤作为透皮模型,HPLC法测定药物透皮浓度.计算药物在不同浓度(10~100 mg·ml-1)条件下经皮渗透稳态流量、渗透系数以及透皮时滞,并考察几种促透剂(氮酮、N... 目的:考察盐酸哌甲酯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 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裸鼠离体皮肤作为透皮模型,HPLC法测定药物透皮浓度.计算药物在不同浓度(10~100 mg·ml-1)条件下经皮渗透稳态流量、渗透系数以及透皮时滞,并考察几种促透剂(氮酮、N-甲基-2-吡咯烷酮、丙二醇、油酸)对哌甲酯透皮行为的影响.结果:盐酸哌甲酯的经皮渗透稳态流量随浓度增加显著增强(P<0.01),浓度大于50 mg·ml-1时其渗透系数有所增加(P<0.05).8%氮酮和5%丙二醇对药物促透作用明显(P<0.01). 结论:药物浓度、不同促透剂及其浓度对盐酸哌甲酯的经皮渗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哌甲酯 透皮 促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冲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全山丛 陈学静 王忠壮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0-112,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降糖冲剂(无糖型颗粒剂)采用可溶性淀粉作赋形剂、甜蜜素作矫味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清膏∶可溶性淀粉∶甜蜜素=1∶2∶0.025为最佳配比方案。
关键词 降糖冲剂 正交试验法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分散片在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卓 李珍 +5 位作者 沈意翔 石晶 范国荣 宋洪杰 唐世新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52-454,共3页
目的:测试国产头孢克洛分散片在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尿药浓度,比较了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克洛分散片和普通胶囊的体内过程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头孢克洛分散片的... 目的:测试国产头孢克洛分散片在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尿药浓度,比较了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克洛分散片和普通胶囊的体内过程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头孢克洛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试验药品和对照药品的cmax分别为(15.87±4.54)和(13.75±4.54)μg/ml;tmax分别为(0.63±0.19)和(0.66±0.19)h;t1/2分别为(0.54±0.13)和(0.63±0.20)h;AUC0~∞分别为(19.13±2.82)和(18.30±3.62)h·μg/ml。试验药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59±19.13)%。结论:两种制剂的AUC及其对数形式经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分散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及其葡糖苷酸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洪杰 张黎明 +1 位作者 胡晋红 刘海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 建立霉酚酸(MPA)及其葡糖苷酸(MPAG)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血药浓度,检测波长 254nm。血样加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Hypersil ODS2(200 min×4.6 mm,5 μm);流动... 目的: 建立霉酚酸(MPA)及其葡糖苷酸(MPAG)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血药浓度,检测波长 254nm。血样加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Hypersil ODS2(200 min×4.6 mm,5 μm);流动相:A相为25%CH3CN+75%0.02 mol/L KH2PO4.(pH 3.0),B相为 70%CH3CN+30%0.02 mol/L K2HPO4(pH6.5),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结果:MPA、MPAG血药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50μg/ml(r=0.9994,n=6)和2.5~100μg/ml(r=0.9995,n=7),MPA、MPAG血浆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 0.5 μg/ml和 1.0 μg/ml,高、中、低 3种浓度 MPA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75±2.31)%、(104.10±1.91)%和(98.11±4.24)%,MPAG则分别为(97.37±1.43)%、(101.10±5.41)%和(105.44±7.59)%。结论:本研究为MPA和MPA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血药浓度监测提供了一种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法 霉酚酸 霉酚酸葡糖苷酸 霉酚酸酯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合光谱法同时测定克感敏片中三主药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峰 宋洪杰 吴玉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考察褶合光谱法用于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多成分混合体系各组分含量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以含四种主药及多种辅料的克感敏片为例,扫描获得对照液、校正液和模拟液的吸收图谱后,褶合光谱仪选出方法最佳回收率,在此条件下自动测定样品... 考察褶合光谱法用于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多成分混合体系各组分含量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以含四种主药及多种辅料的克感敏片为例,扫描获得对照液、校正液和模拟液的吸收图谱后,褶合光谱仪选出方法最佳回收率,在此条件下自动测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结果:克感敏片中氨基比林、咖啡因、非那西丁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76±0.18)%、(100.04±0.95)%、(100.16±0.25)%,由于另一组分扑尔敏的含量太低,无法准确测定其紫外吸收,褶合光谱法亦无法直接给出其含量。结论:褶合光谱法能很好地解决多组分体系不经分离同时定量的问题,且可省去化学分离方法的繁琐操作,但前提条件是白色体系且能准确测定各成分的紫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合光谱法 多组分体系 克感敏片 药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珍 徐学君 +5 位作者 沈意翔 范国荣 石晶 宋洪杰 王卓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和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与药代动力学。方法: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90mg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和片剂,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t检验比较两种制剂的AUC。结果...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和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与药代动力学。方法: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90mg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和片剂,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t检验比较两种制剂的AUC。结果:口服溶液和片剂的cmax分别为(169.03±23.42)和(163.17±23.41)ng/ml;tmax分别为(1.20±0.22)和(1.44±0.23)h;t1/2β分别为(7.07±1.54)和(7.97±1.17)h;AUC分别为(1287.13±250.84)和(1317.85±151.31)h·ng/ml。结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与片剂具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口服溶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61±1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生物利用度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水溶液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全刚 胡晋红 孙华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研究广泛pH范围内来氟米特的化学稳定性。方法:建立来氟米特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pH值时来氟米特分解的速度常数,得到不同pH值时的分解活化能及不同温度下的最稳定pH值。结果:常温(20~40℃)... 目的:研究广泛pH范围内来氟米特的化学稳定性。方法:建立来氟米特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pH值时来氟米特分解的速度常数,得到不同pH值时的分解活化能及不同温度下的最稳定pH值。结果:常温(20~40℃)下来氟米特最稳定的pH范围是2.85~4.56,活化能数值恰在此范围内出现极大值。最稳定的pH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向低pH值方向移动,当温度大于60℃时,最稳定pH值为1.80以下。结论:适当调整溶液的pH值可以显著改善来氟米特的化学稳定性,为其制剂学研究提供了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稳定性 水溶液 PH值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永红 陈国友 +3 位作者 曹雪涛 胡晋红 原永芳 苏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优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的原核表达条件,选择不同的路线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比较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在不同培养基、不同诱导时间的表达量,选择最适条件,大量扩增后,分离出包涵体,分别采用盐酸胍溶解法和SDS溶... 目的:优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的原核表达条件,选择不同的路线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比较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在不同培养基、不同诱导时间的表达量,选择最适条件,大量扩增后,分离出包涵体,分别采用盐酸胍溶解法和SDS溶解法两条纯化路线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并对所纯化产物进行常规分析鉴定.结果: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溶解包涵体方法,通过后续复性及纯化,均可得到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IL-17.采用SDS溶解法具有较高的得率,采用盐酸胍溶解法纯化得率较低,得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较高.结论:通过表达及纯化,得到了大量高纯度具有活性的rhIL-17,为进一步研究IL-17的体内外生物学效应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 纯化 鉴定 IL-17 γh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L-17对小鼠造血前体细胞和人脐血CD34^+干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永红 张明徽 +3 位作者 陈国友 于益芝 胡晋红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小鼠骨髓造血前体细胞和人脐血来源的CD34^+干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小鼠造血前体细胞;采用Mini-MACS分离技术,从正常人脐血分离人CD34^+干细胞.体外加入IL-17...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小鼠骨髓造血前体细胞和人脐血来源的CD34^+干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小鼠造血前体细胞;采用Mini-MACS分离技术,从正常人脐血分离人CD34^+干细胞.体外加入IL-17和/或GM-CSF、IL-4培养分离的前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采用ELISA法检测了其分泌的IL-12水平,通过[~3H]-TdR掺入法测定其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IL-17促进了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DC表达Ia,B7-2等免疫分子,促使其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该细胞也能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有效增殖,表现出了成熟DC的特征.IL-17单独培养9d促使人脐血CD34^+干细胞扩增了2倍,部分细胞高表达CD1a及B7-2,低表达HLA-DR,未检测到CD83的表达.该细胞能促使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但作用较弱;而rhIL-17与GM-CSF联合培养后扩增了14倍,培养细胞中CD1a、B7-2阳性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且此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强.结论:IL-17体外可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来源的DC成熟;与GM-CSF联合培养既能促进CD34^+干细胞增殖,又能使之获得DC特征,初步提示IL-17与GM-CSF联合作用可促进CD34^+干细胞向DC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造血前体细胞 CD34^+ 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