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静 赵宝珍 +6 位作者 黄盛东 王韦 贾宝成 崔勇 龚德军 周桂花 王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评价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TDE)对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研究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腺病毒(Ad)转染的自体BMSCs(Ⅰ组)、编码AN... 目的评价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TDE)对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研究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腺病毒(Ad)转染的自体BMSCs(Ⅰ组)、编码ANG基因的Ad(Ⅱ组)、单纯BMSCs(Ⅲ组)和空Ad磷酸盐缓冲液(Ⅳ组).再4周后行病理学检查.分别于正常状态、置环后4周和注射后4周开胸时采集二维图像,应用TomTec 4D cardio-view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观测各时期左室形态、侧后壁(LPW)回声和运动、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LVEDV, 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均出现左室重构和LPW室壁运动减弱、回声增强,LEDV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P<0.01).注射后4周, Ⅰ~Ⅲ组均不同程度出现左室重构现象减轻,LVEDV缩小(P<0.05),LVEF增大(P<0.05),其中以Ⅰ组治疗效果最好,侧后壁室壁回声减弱,运动增强(P<0.05).Ⅳ组与缺血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TDE对评价基因转染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肌缺血 骨髓细胞 移植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马尾神经综合征家兔骶髓前角细胞凋亡的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史建刚 贾连顺 +4 位作者 李家顺 蔡凯华 刘颜玲 倪灿荣 贾宁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观察马尾神经综合征 (CES)个体骶髓前角细胞的病理改变 ,以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 方法 :选用纯种健康雄性新西兰兔 80只 ,将压迫装置置于其 S2 ~ S3棘突之间压迫马尾神经制备 CES模型。取出现 CES后不同时期 (发病后 1/ 4、1/ ... 目的 :观察马尾神经综合征 (CES)个体骶髓前角细胞的病理改变 ,以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 方法 :选用纯种健康雄性新西兰兔 80只 ,将压迫装置置于其 S2 ~ S3棘突之间压迫马尾神经制备 CES模型。取出现 CES后不同时期 (发病后 1/ 4、1/ 2、3、7、30 d)的动物麻醉后 ,用生理盐水和 4 %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 ,取脊髓圆锥包埋 ,以 5μm厚度连续切片 ,进行 H- E染色和 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 ,结合其形态学改变进行凋亡细胞计数 ,并作对比研究。结果 :出现 CES后1/ 4 d,TUNEL 法检测示骶髓前角细胞发生凋亡改变 ;至 1/ 2 d时 ,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且以早期凋亡细胞为主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H- E染色示骶髓前角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以后凋亡细胞逐渐减少 ,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CES时骶髓前角细胞病理改变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凋亡 ;随着病情的发展 ,大部分凋亡细胞由凋亡早期进入死亡期 (不可逆期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综合征 前角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心肌造影在基因转染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宝珍 徐静 +5 位作者 王韦 龚德军 崔勇 贾宝成 周桂花 王虹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12-16,共5页
目的: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研究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效果。方法:实验动物(猪)分4组,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组Ⅰ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Ⅱ注射编码ANG基因... 目的: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研究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效果。方法:实验动物(猪)分4组,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组Ⅰ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Ⅱ注射编码ANG基因的腺病毒液,组Ⅲ注射单纯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Ⅳ(对照组)注射空腺病毒磷酸盐缓冲液。再4周后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别于正常状态、慢性缺血心肌模型建立4周和注射后4周开胸时进行RTMCE,选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用闪烁显像观察局部心肌灌注显影情况。实时动态图像存入磁光盘,然后用MCE定量分析软件(CUSQ1. 4)分析各阶段心肌灌注图像。结果RTMCE较满意显示了猪慢性缺血心肌基因治疗前后心肌运动和血流灌注状况。经定量软件对闪烁显像心肌再灌注分析,发现慢性缺血心肌模型各组左室侧后壁A值和β值均较正常心肌明显降低(P<0. 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注射4周后,组Ⅰ、组Ⅱ、组Ⅲ的A值和β值均增高,其中组Ⅰ增高最显著(P<0. 01),组Ⅱ和组Ⅲ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 05),对照组的A值和β值与缺血心肌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RTMCE及其定量分析软件可对不同血供状态下的心肌灌注进行分析,评价基因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缺血 骨髓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基因转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价值
4
作者 徐静 赵宝珍 +6 位作者 王韦 黄盛东 贾宝成 龚德军 崔勇 周桂花 王虹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TDE)评价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TDE)评价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Ⅰ)、编码ANG基因的腺病毒液(组Ⅱ)、单纯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Ⅲ)和空腺病毒磷酸盐缓冲液(组Ⅳ、对照组);再4周后行病理学检查:应用脱机DTDE重建和分析技术,观测正常、置环后4周及注射后4周左室形状、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缺血心肌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增大,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注射后,对照组LVEDV、LVESV较其它各组明显增大(P<0.05),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时无明显差异(P>0.05)。组Ⅰ~Ⅲ较慢性缺血时LV-EDV和LVESV均缩小(P<0.05),LVEF均增大(P<0.05),各治疗组比较,左室重构现象均不同程度地减轻,组Ⅰ较其它组,左室容积减小及收缩功能改善最为显著。组Ⅱ和Ⅲ问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TDE对评价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缺血 骨髓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VEGF 165基因关节腔注射抑制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形成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华 黄华杨 +2 位作者 尹庆水 刘延龄 黄盛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形成的影响。方法:Wistard大鼠30只,关节炎诱导2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并分别给予相应处理:A组(关节腔注射100μl生理盐水)、B组(关节腔注射100μl空病毒载体)和C组... 目的:观察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形成的影响。方法:Wistard大鼠30只,关节炎诱导2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并分别给予相应处理:A组(关节腔注射100μl生理盐水)、B组(关节腔注射100μl空病毒载体)和C组(关节腔注射100μl反义VEGF165重组腺病毒); 4周后处死大鼠,对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病理评分、X线放射学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给药4周后,C组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明显轻于A、B组; C组的病理评分低于A、B组;藏红花红染色显示C组关节软骨多糖破坏轻于A、B组。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反义VEGF基因转染可以有效地减轻胶原性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滑膜血管翳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和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反义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VEGF165真核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华 吴岳嵩 +1 位作者 黄盛东 姜春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以质粒 pc DNA3.1为载体 ,将血管内皮基因 (VEGF) 16 5 c DNA片段反向插入得到反义 VEGF16 5真核表达载体 ,经过酶切电泳和基因测序证实获得的载体插入方向正确 。
关键词 真核载体 构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