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创面组织TGFβ和其Ⅰ型、Ⅱ型受体的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韦多 葛绳德 +2 位作者 陈玉林 苏波 戴方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56-460,共5页
采用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大鼠烧伤创面细胞内源性重组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和其受体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正常皮肤组织存在较弱的上述基因表达。热损伤能诱导T... 采用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大鼠烧伤创面细胞内源性重组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和其受体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正常皮肤组织存在较弱的上述基因表达。热损伤能诱导TGFβ和TGFβ受体基因表达,它们的表达随着创面修复的进行而逐渐增强,并在创面修复最为活跃的时相达峰值。尔后随着修复的日趋完成与减弱,表达的水平也逐渐下降,但TGFβ受体基因表达的水平先于其配基恢复到或接近正常皮肤的水平。创面细胞TGFβ与其受体基因的共表达表明受体也是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一调节因素。两者在表达模式上的差异提示机体存在生理性的调节机制以限制内源性TGFβ在愈合后期对修复细胞的过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烧伤 伤口愈合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当归补血汤制剂对烧伤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玉林 潘耀良 +4 位作者 葛绳德 方之扬 郭峰 蔡生业 王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我们以往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均提示,严重烧伤后机体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因此,如何维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以至维护好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一个值得致力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烧伤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对小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玉林 王韦 +2 位作者 孙家玲 葛绳德 林万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本实验将胶原用于小鼠烧伤创面局部,观察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以探讨其应用价值。实验用18~22 g的小鼠20只,分为烧伤胶原治疗组和烧伤对照组。制作成7%Ⅱ度烧伤模型,伤后分别在创面涂用胶原和盐水(0.4ml/次,每日1次)。通过创面愈合率和... 本实验将胶原用于小鼠烧伤创面局部,观察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以探讨其应用价值。实验用18~22 g的小鼠20只,分为烧伤胶原治疗组和烧伤对照组。制作成7%Ⅱ度烧伤模型,伤后分别在创面涂用胶原和盐水(0.4ml/次,每日1次)。通过创面愈合率和光镜的观察,发观胶原对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胶原 创面愈合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维生素A促进小鼠烧伤创面愈合 被引量:6
4
作者 郇京宁 陈玉林 葛绳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用小鼠深Ⅱ度烧伤模型,观察了外用维生素A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用维生素A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8.06±5.32d,比对照组提前近5d。并且用药组创面组织中蛋白质,羟脯氨酸以及DNA... 用小鼠深Ⅱ度烧伤模型,观察了外用维生素A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用维生素A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8.06±5.32d,比对照组提前近5d。并且用药组创面组织中蛋白质,羟脯氨酸以及D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维生素A具有促进小鼠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伤口愈合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与免疫:烧伤早期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永恒 周一平 方之扬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烧伤早期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间的关系,探讨强烈应激状态下的免疫改变。方法抽取烧伤前1d,伤后2、6、12、24、48及72h血液为测定样本。用试剂盒测定... 目的研究烧伤早期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间的关系,探讨强烈应激状态下的免疫改变。方法抽取烧伤前1d,伤后2、6、12、24、48及72h血液为测定样本。用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皮质醇浓度,[3H]-TdR掺人法测定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转化率,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烧伤后2、6、12h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与血浆皮质醇浓度呈反向变化;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呈正相关。结论烧伤早期的强烈应激反应是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烧伤早期全身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应激 糖皮质激素受体 免疫功能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人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 被引量:6
6
作者 郇京宁 葛绳德 +1 位作者 陈玉林 方超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6-339,共4页
作者观察了65例烧伤病人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烧伤后血清CK,CK-MB,CK-MB/CK比值,AST,LDH和LDH_1/LDH_2比值均明显升高。其中大、中面积烧伤病人CK-MB/CK比值在伤后1~3d和14d大于0.05。提示烧伤后病人心肌细胞受到明显损害。
关键词 烧伤 肌酸激酶 同功酶 心肌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人血清LPO含量和红细胞SOD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郇京宁 葛绳德 +5 位作者 陈玉林 方超苹 桑秀娟 于力 陈克明 杨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74-476,共3页
近来的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在烧伤后病理生理改变中具有重要意义。烧伤后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损伤,予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减轻其损伤,并提高烧伤动物的存活率。作者动态观察了烧伤病... 近来的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在烧伤后病理生理改变中具有重要意义。烧伤后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损伤,予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减轻其损伤,并提高烧伤动物的存活率。作者动态观察了烧伤病人血清LPO含量和红细胞SOD活性,以了解其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氧自由基与烧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清 败血症 吸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人肝脏源性的血清酶活性改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郇京宁 葛绳德 +1 位作者 陈玉林 方超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2-85,共4页
肝脏损伤是烧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烧伤后血清中肝脏来源的酶活性升高。作者观察了烧伤病人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
关键词 烧伤 血清 活性 肝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烧伤创面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定位
9
作者 戴方平 刘玉亮 +2 位作者 韦多 陈玉林 葛绳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5,共4页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具有调节皮肤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增殖,促进猪烧伤创面愈合等生物活性。本研究进一步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bFGF单克隆抗体来研究猪浅Ⅱ°烧伤创面对外源性bFGF吸收和代谢...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具有调节皮肤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增殖,促进猪烧伤创面愈合等生物活性。本研究进一步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bFGF单克隆抗体来研究猪浅Ⅱ°烧伤创面对外源性bFGF吸收和代谢。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用药时间的不同,外源性bFGF在创面各层的分布不一。bFGF可通过毛囊上皮进入,也可有一个由表皮向真皮逐渐转移的过程。研究结果提示浅度烧伤创面对外源性bFGF的吸收可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烧伤 免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早期血浆强啡肽的变化
10
作者 路卫 方之扬 +4 位作者 葛绳德 刘世康 陈玉林 王成海 林葆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2-264,共3页
观察了3组共18例不同程度烧伤病人血浆强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_(1~13)(ir-Dyn_(1~13))的变化,发现烧伤后至创面基本愈合前ir-Dyn呈逐渐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之趋势。通过观察1例严重烧伤因呼吸衰竭于第3周死亡病人血浆ir-Dyn的变化,发... 观察了3组共18例不同程度烧伤病人血浆强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_(1~13)(ir-Dyn_(1~13))的变化,发现烧伤后至创面基本愈合前ir-Dyn呈逐渐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之趋势。通过观察1例严重烧伤因呼吸衰竭于第3周死亡病人血浆ir-Dyn的变化,发现临终时ir-Dyn显著减少。结果提示,血浆强啡肽可能对烧伤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强啡肽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肾功能衰竭死亡一例报告
11
作者 路卫 陈玉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99-600,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9岁,汽油火焰烧伤全身5h,由外院送至我院急诊。当时血压测不到,心音微弱,心率160次/min,呼吸30次/min,经静脉切开快速补液等抗休克处理后血压逐渐回升。
关键词 烧伤 肾功能衰竭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病人肾脏滤过钠排出分数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与病理的联系
12
作者 陈玉林 张云国 +2 位作者 路卫 葛绳德 林万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76-477,共2页
严重烧伤病人往往需经历创伤,休克,缺氧、再灌注损伤、手术,感染和抗生素等一系列的病程和治疗。肾脏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仍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肾脏穿刺活检由于多种原因,尚未能广泛开展,临床上仍借助血尿标本的检测,以计... 严重烧伤病人往往需经历创伤,休克,缺氧、再灌注损伤、手术,感染和抗生素等一系列的病程和治疗。肾脏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仍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肾脏穿刺活检由于多种原因,尚未能广泛开展,临床上仍借助血尿标本的检测,以计算和估价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肾脏功能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烧伤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洋 夏照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由于烧伤后外用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在烧伤患者较为多见,且有增长趋势。尤其在严重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免疫系统功能受损,长时间采用侵袭性治疗,以及大量病原菌从创面入侵等情况,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逐渐升高。真菌感... 由于烧伤后外用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在烧伤患者较为多见,且有增长趋势。尤其在严重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免疫系统功能受损,长时间采用侵袭性治疗,以及大量病原菌从创面入侵等情况,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逐渐升高。真菌感染在烧伤患者中的发生率约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烧伤 念珠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的制备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俊龙 张素贞 +3 位作者 孙家玲 胡云凤 王文正 葛绳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研究用二步液相层析法从小鼠颌下腺粗提物中纯化表皮生长因了(EGF),结果表明Bio-gel p-10分子筛和DEAE纤维素联合纯化EGF的效果较为理想。以纯化的EGF应用于动物的烧伤创面,发现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小疤痕收缩的作用。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烧伤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龈上皮细胞在口腔 BMT 材料上生长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吴群 陈必胜 +4 位作者 姜晓钟 陶长仲 孙家玲 苏波 戴方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
用龈上皮细胞在底物上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长晕(outgrowth)扩展的程度,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贴附情况。细胞在1~8d的培养中在硅酮底物上形成的生长晕明显小于在羟基磷灰石上的生长晕。电镜观察见上皮细胞直接附着H... 用龈上皮细胞在底物上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长晕(outgrowth)扩展的程度,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贴附情况。细胞在1~8d的培养中在硅酮底物上形成的生长晕明显小于在羟基磷灰石上的生长晕。电镜观察见上皮细胞直接附着HA,可见分裂相,上皮细胞不附着硅酮,少分裂相。硅酮作为生物隔膜材料(BMT)能阻止上皮细胞生长且对牙周病治疗防止龈上皮过长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 上皮细胞 生长 硅酮 羟基磷灰石 生物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 被引量:3
16
作者 殷明 方之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1-262,共2页
动物应用PAF后可产生休克样反应。内毒素等休克时,血中PAF水平显著上升。应用特异性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等可较好地逆转多种休克状态。PAF可能是一种休克介质。
关键词 血小板 激活因子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人工皮覆盖大鼠自体微粒混合移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韦 陈玉林 孙家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6-258,共3页
应用胶原人工皮覆盖自体微粒皮进行了全层皮肤切除的创面混合移植。实验以猪皮和尸体皮作对照,结果表明,胶原人工皮与创面的粘附力和止血作用比猪皮或尸体皮好(P<0.01)。对创面的愈合作用三者相同(P>0.05)。因此,我们认为胶原人... 应用胶原人工皮覆盖自体微粒皮进行了全层皮肤切除的创面混合移植。实验以猪皮和尸体皮作对照,结果表明,胶原人工皮与创面的粘附力和止血作用比猪皮或尸体皮好(P<0.01)。对创面的愈合作用三者相同(P>0.05)。因此,我们认为胶原人工皮可以替代异体皮或异种皮暂时覆盖Ⅲ度烧伤切痂创面,而且愈合创面的皮下有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人工皮 皮肤移植 皮肤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处理NIH 3T3细胞做饲养层培养表皮细胞
18
作者 张素贞 刘俊龙 +1 位作者 沈文顺 葛绳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57-559,共3页
70年代中期用放射致死的3T3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表皮细胞已取得成功。但由于受钴源条件所限使有些单位无法开展这一工作,为此我们采用丝裂霉素C处理代替^(60)Co照射细胞,并分析了丝裂霉素C的剂量对细胞的生长状态、DNA、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细胞培养 表皮细胞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Thy-1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抑制作用
19
作者 贾战生 于兰 +3 位作者 王文正 葛绳德 沈茜 郭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从体内、体外研究了抗Thy-1单克隆抗体(McAb)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体外抗Thy-1McAb在补体参与下能够杀伤小鼠胸腺细胞,无补体时能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2)在体内,可以抑制小鼠... 从体内、体外研究了抗Thy-1单克隆抗体(McAb)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体外抗Thy-1McAb在补体参与下能够杀伤小鼠胸腺细胞,无补体时能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2)在体内,可以抑制小鼠脾细胞对ConA和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但不影响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说明:抗Thy-1McAb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包括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和通过Thy-1分子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T淋巴细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