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动物多器官衰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国恩 华积德 +4 位作者 沈炎明 闻兆章 张建荣 龚燕芳 高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6-88,共3页
一种新的动物多器官衰竭模型的建立方国恩,华积德,沈炎明,闻兆章,张建荣,龚燕芳,高瀚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生率高,死亡率亦高,是目前医学领域内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但是,MOF的发病机理复杂,模型制作困难,这在很大程... 一种新的动物多器官衰竭模型的建立方国恩,华积德,沈炎明,闻兆章,张建荣,龚燕芳,高瀚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生率高,死亡率亦高,是目前医学领域内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但是,MOF的发病机理复杂,模型制作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进展。本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休克 出血性 内毒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品娥 周岳松 +1 位作者 沈茜 李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关键词 血清 胱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 临床意义 肾疾病 诊断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血流感染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晓倩 陈莉 +5 位作者 吕书晴 沈茜 许育 杨建民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治疗有效率为50.0%,7例患者在未治疗前病情恶化死亡,总病死率为56.1%。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提示使用过卡泊芬净与两性霉素B治疗明显利于患者生存,而高APACHE评分、未行抗真菌治疗及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病死率较高。结论广谱抗菌药使用、中心静脉插管与真菌血流感染相关性可能更强;对氟康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更换为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流感染 氟康唑 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 经验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军事心理应激对不同焦虑特质新兵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程灵芝 刘晓虹 +4 位作者 李川云 邓光辉 郭峰 张乐之 严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焦虑特质人格新兵的免疫功能及其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以“状态-特质焦虑 问卷(STAI)”将某部新兵分成高、低焦虑组,每组各16人。用红细胞免疫黏附酵母菌功能测定方法(郭氏法)和双色免疫荧光 法流式细... 目的研究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焦虑特质人格新兵的免疫功能及其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以“状态-特质焦虑 问卷(STAI)”将某部新兵分成高、低焦虑组,每组各16人。用红细胞免疫黏附酵母菌功能测定方法(郭氏法)和双色免疫荧光 法流式细胞仪测定被试者基础期(新兵打靶考核前4d)、应激期(打靶考核当时)、恢复期(打靶后5d)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率(RBC-C3bRR)及CD4+、CD8+定量。结果:(1)高、低焦虑组被试者的RBC-C3bRR基础期与应激期及恢复期呈显著性差异 (P<0.01或P<0.05),应激期与恢复期差异不显著;高焦虑组3个时期的RBC-C3bRR均低于低焦虑组,尤以恢复期2组间 差异显著(P<0.05)。(2)高焦虑组被试者3个时期的CD4+定量、CD4+/CD8+比值均低于低焦虑组,CD8+定量高于低焦虑 组;高焦虑组被试者应激期CD4+显著下降(P<0.05)、CD4+/CD8+比值与恢复期有显著差异(P<0.01),而低焦虑组仅应激 期CD4+定量与恢复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由打靶考核引起的心理应激对新兵红、白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影响,但 对其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2)焦虑人格特质是急性心理应激致个体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之 一,心理应激对高焦虑特质个体的影响强于低焦虑特质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军事心理应激 焦虑特质新兵 免疫功能 心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化学组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俊 徐雷 +5 位作者 曹青青 赵亮 崔龙久 王靖 张国庆 谭蔚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组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组分分离,选用临床常见致病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各组分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通过物理... 目的研究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组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组分分离,选用临床常见致病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各组分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结果奇蒿氯仿、乙酸乙酯部位的多个分离组分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活性显著的组分经结构鉴定确定为:芹菜素、异泽兰黄素、咖啡酸,其中异泽兰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其最小杀菌浓度为0.062 5mg/mL。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捷,可准确有效地得到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的有效抗菌成分,并首次报道了异泽兰黄素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蒿 活性提取物 硅胶柱层析 抗菌实验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1β及IL-6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弘 沈茜 +2 位作者 章同华 秦永文 张国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和方法:应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6对微血管内皮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调节。结果:5×104U/L的TNFα和IL-1β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诱... 目的和方法:应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6对微血管内皮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调节。结果:5×104U/L的TNFα和IL-1β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诱导内皮6h),并分别于105U/L、2×105U/L浓度时使中性粒细胞粘附数达高峰,但不同浓度的IL-6均未使粘附增加,免疫组化ABC法证实了同样的结果。进一步用抗ICAM-1和抗LFA-1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表明,两种抗体在5mg/L浓度下可显著阻断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结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主要通过粘附分子ICAM-1/LFA-1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TNFΑ IL 中性粒细胞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CD59在银屑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辉 顾军 +3 位作者 郭峰 郭品娥 刘莉 刘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红细胞 CD59 天然免疫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脑缺血与再灌注损害中的生化改变 被引量:3
8
作者 俞卫锋 丁云红 +2 位作者 邓小明 王景阳 刘树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本研究采用既无颅外脏器缺血缺氧,又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家兔脑缺血模型。用临床常用的生化监测手段,了解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代谢的改变。为临床进行脑复苏监测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家兔18只,体重... 本研究采用既无颅外脏器缺血缺氧,又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家兔脑缺血模型。用临床常用的生化监测手段,了解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代谢的改变。为临床进行脑复苏监测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家兔18只,体重2.1~2.5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行空气机械通气4h,B组为脑缺血20min组,C组为脑缺血20min再灌注4h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害 生化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前S1蛋白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郭葆玉 李文捷 +3 位作者 杜风鸣 张淑英 汤琰 程振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前S1蛋白 蛋白凳合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美英 时文珠 +3 位作者 张富军 朱文忠 方超萍 曹金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ECCAB)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 6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 (CPB)随机分为ECCAB组 (A组 )及OPCAB...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ECCAB)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 6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 (CPB)随机分为ECCAB组 (A组 )及OPCAB组 (B组 ) ,每组 8例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毕、术后第 1、2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 ;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标记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CD4 + 、CD8+ ,并计算CD4 + /CD8+ 。结果 与麻醉诱导后相比 ,两组患者于术毕、术后第 1天IL 6上升 ,CD4 + 下降 (P <0 0 5 ) ,且A组较B组更为明显 (P <0 0 5 )。B组IL 6、CD4 + 于术后第 2天与麻醉后比较已无差异 ,而A组仍高于麻醉诱导后。CD8+ 两组变化趋势相同 ,于术毕下降最低 ,逐渐恢复 ,但至术后第 2天仍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后。结论 与ECCAB术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患者 免疫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生素磷霉素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全 屠世忠 凌代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用试管稀释法测定磷霉素衍生物在35℃培养24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初步结果表明,左旋磷霉素衍生物的抗菌活性较强,而右旋体的磷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却很弱。有5个磷霉素衍生物对某些菌的抗菌活... 用试管稀释法测定磷霉素衍生物在35℃培养24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初步结果表明,左旋磷霉素衍生物的抗菌活性较强,而右旋体的磷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却很弱。有5个磷霉素衍生物对某些菌的抗菌活性超过参比化合物(左旋磷霉素钙)。如左旋磷霉素L-精氨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参比化合物强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衍生物 抑菌浓度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人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竹林 沈茜 +5 位作者 李津婴 闵碧荷 顾定伟 许小平 李红梅 张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8-371,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嘧啶 5′核苷酸酶 (P5′N)缺乏症的发病机制 ,我们利用P5′N的特异性底物尿苷一磷酸 (UMP)作为配基 ,制备尿苷一磷酸 己二酰肼 琼脂糖 4B(UMP ADH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 ,结合硫酸铵分级分离和沉淀、离子层析及亲和... 为了进一步探讨嘧啶 5′核苷酸酶 (P5′N)缺乏症的发病机制 ,我们利用P5′N的特异性底物尿苷一磷酸 (UMP)作为配基 ,制备尿苷一磷酸 己二酰肼 琼脂糖 4B(UMP ADH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 ,结合硫酸铵分级分离和沉淀、离子层析及亲和层析等方法提纯人红细胞P5′N。将所得P5′N免疫家兔 ,获得兔抗人抗体。以兔抗人P5′N抗体为包被抗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兔抗人P5′N抗体为显示抗体 ,经方阵法、抗原阻断试验及抗原替代试验后 ,建立定量测定人红细胞的P5′N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所得兔抗人红细胞P5′N抗体效价为 1∶4 ,所建双抗体夹心ELISA法灵敏度为 5ng ml,其阻断率大于 95 %,而取代率小于 30 %。同时 ,测定正常人红细胞P5′N含量为 (71.77± 10 .98)ng mgNHP。该法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 ,可检测最低含量为 5 - 2 0ng ml的P5′N含量 ,在临床上能适应大样本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5′核苷酸酶 双抗体夹心ELISA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干扰RNA沉默RhoGDI2基因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文睿 颜宏利 +2 位作者 马俐君 柳思琪 金珍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RhoGDI2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运用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RKO、HT29、SW620、SW480、HCT116基因RhoGDI2的表达情况。设计... 目的: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RhoGDI2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运用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RKO、HT29、SW620、SW480、HCT116基因RhoGDI2的表达情况。设计并合成RhoGDI2 siRNA干扰序列,按照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方法将siRNA干扰序列转染到目的细胞,设置实验干扰组、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人结肠癌细胞株RhoGDI2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是RKO、HT29、SW620、SW480、HCT116;RKO细胞siRNA干扰后RhoGDI2表达抑制率大于70%:实验干扰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分别是(0.683±0.013)、(0.866±0.088)、(0.905±0.008),P<0.05;实验干扰组细胞迁移、侵袭速率较对照组均减慢。沉默RhoGDI2基因的表达,实验组细胞E-Cadherin较对照组表达量高,Vimentin蛋白表达下降。结论:结肠癌RhoGDI2基因沉默可能通过抑制EMT进程阻止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RhoGDI2 结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张乐之 张建荣 邹大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56-1860,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6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75例 ,女 111例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血糖、胰岛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6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75例 ,女 111例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血糖、胰岛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分析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以HOMA -IR 5 0 %位点 ,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切割点 ,把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 (IR)与胰岛素敏感组 (IS)。男性组血清sE -selectin浓度 (5 0 1± 17 8) μg/L显著高于女性组 (4 0 6± 16 6 ) μg/L ;男性IR组 (5 1 6± 16 8) μg/L与IS组 (4 8 5± 18 8) μg/L无显著差异 ;女性IR组 (4 5 1±18 0 ) μg/L显著高于IS组 (36 0± 13 7) μg/L。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组HOMA -IR非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但女性组HOMA -IR是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尿酸和血脂均非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直接相关 ,男性则无直接相关 ;尿酸及血脂与血清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胰岛素抗药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_1蛋白在大鼠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强 王新华 +1 位作者 张宏 郝怡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 目的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脑区和核团CRE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抑制蓝斑CREB1蛋白表达。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增加皮质、海马、蓝斑等脑区核团CREB1蛋白的表达,但是在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伏隔核CREB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CREB1在大鼠皮质、海马、下丘脑、蓝斑、伏隔核等脑区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介导阿片类药物依赖信号转道通路的反应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DNA结合蛋白质 环AMP反应性 海马 伏隔核 蓝斑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震 周中华 +1 位作者 沈茜 徐晓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检测生长激素 (G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增殖作用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表面是否表...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检测生长激素 (G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增殖作用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表面是否表达生长激素受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增殖期血管瘤标本中是否表达生长激素受体。结果 :生长激素没有明显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 ;VEGF及IGF 1能直接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 ,并且 ,在促进Py 4 1细胞增殖方面VEGF与IGF 1间具有协同作用 ;生长激素受体在血管瘤内皮细胞及增殖期血管瘤标本中无明显表达。结论 :生长激素对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无直接的生理作用。但还不能否定其间接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血管瘤 内皮细胞生长 Py-4-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患者退变颈椎骨基质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洪兴 项耀钧 +4 位作者 沈茜 周凯 李家顺 侯铁胜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退变颈椎基质骨代谢变化,并探讨其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6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并随机取其中6例的外周血;另取5例急性脑死亡者正常椎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退变颈椎基质骨代谢变化,并探讨其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6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并随机取其中6例的外周血;另取5例急性脑死亡者正常椎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磷和总蛋白质含量。结果: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中HA、LN、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正常对照骨显著降低(P<0.01),并且排除了血液因素引起退变椎体骨基质成分的变化;退变椎体骨组织中钙、磷含量较正常骨中的含量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颈椎在退变过程中骨基质成分明显减少,从而引起颈椎骨韧性、硬度的减低,可能是导致颈椎生物力学的改变和退变逐渐加重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 骨基质代谢 生物学机制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放射免疫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TPCK)对晶状体氧化应激混浊程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蓓 李闻捷 +1 位作者 彭秀军 朱红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观察N-对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N-tosyl-L-phenylalanyl-chloromethyl Ketone,TPCK)干预对延缓晶状体混浊程度的作用,并初步分析TPCK在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同窝SD大鼠离体培养晶状体36个,随机分为3组:空... 目的观察N-对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N-tosyl-L-phenylalanyl-chloromethyl Ketone,TPCK)干预对延缓晶状体混浊程度的作用,并初步分析TPCK在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同窝SD大鼠离体培养晶状体36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组(H_2O_2组)和药物干预组(TPCK组),每组12个。于晶状体培养12h显微镜下观察离体培养晶状体混浊的情况并分别计分;然后每组取一个晶状体匀浆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其余所有晶状体匀浆后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结果TPCK组晶状体混浊程度(8.33%)明显低于H_2O_2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62,P<0.05)。TPCK组GSH含量为(2.36±0.29)μmol·g^(-1),与H_2O_2组(1.12±0.08)μmol·g^(-1)相比明显升高,低于空白对照组(3.52±0.30)μmol·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89,P<0.05)。结论 TPCK作为一种烷基化试剂竞争性结合晶状体蛋白巯基而减轻了其氧化损伤程度。TPCK能稳定晶状体蛋白的热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混浊 N-对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促进U937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李玫 吴宗贵 +1 位作者 张国元 刘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9-570,共2页
目的:探讨膜受体CD36、黏附分子VCAM-1在oxLDL诱导的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关键词 OXLDL U937细胞 内皮细胞黏附 作用机制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率散射法快速测定血清前白蛋白
20
作者 吴月琴 秦一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0-471,共2页
近年来,对肝病有关血清蛋白检测报道日渐增多,尤其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的临床价值已逐渐被临床所重视。其原因是由于它能较敏感地反映肝脏合成和蛋白质代谢的情况,对肝病的早期估价和疗效观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前白蛋白 速率散射法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