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5-201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井杰 马炜 +5 位作者 刘云 谢俊豪 刘海东 黄晓春 秦琴 刘善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减少耐药菌株及防控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临床样本分离的PA数据,统计分析PA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减少耐药菌株及防控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临床样本分离的PA数据,统计分析PA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科室分布、样本来源及耐药率。结果2015-2019年我院1571名住院患者共分离出PA 1822株,其中CRPA 550株(30.2%)。PA及CRPA分离最多的临床科室均为烧伤科[分别占16.1%(293/1822)和17.8%(98/550)],其次是急诊科[13.9%(254/1822)和14.7%(81/550)];PA和CRPA的样本类型主要为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50.3%(916/1822)和61.8%(340/550)],其次是创面分泌物[16.5%(300/1822)和10.5%(58/550)]。PA和CR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23.4%(427/1822)和93.1%(512/550)],美罗培南次之[21.2%(387/1822)和83.8%(461/550)]。结论我院PA和CRPA的分离率较高,应及时了解和分析PA和CR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变化,加强耐药性监测,优化临床用药,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改善高脂饲养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凌辉 邹大进 +3 位作者 冯正康 鲁瑾 刘岩 吴文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讨黄芪改善高脂饲养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2 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高脂黄芪干预组 ,每组各 8只 ,分别予以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 ,干预组同时灌服黄芪。 7周后采用葡萄糖 -胰岛素耐量试验测量大鼠... 目的 :探讨黄芪改善高脂饲养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2 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高脂黄芪干预组 ,每组各 8只 ,分别予以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 ,干预组同时灌服黄芪。 7周后采用葡萄糖 -胰岛素耐量试验测量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值 (K) ,并观察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质量的变化及其与 K值的关系。应用 TU NEL 法观察腹腔脂肪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7周后 ,高脂干预组大鼠经黄芪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K值减小 (P<0 .0 1 ) ,腹腔脂肪组织质量及脂肪细胞凋亡数未见明显差异 ,但与高脂对照组相比 K值明显增大 (P<0 .0 1 ) ,腹腔脂肪组织质量明显减少 (P<0 .0 1 ) ,脂肪细胞凋亡增加 (P<0 .0 1 )。 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脂肪组织分布关系密切 ;黄芪改善高脂饲养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凋亡 ,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胰岛素敏感性 高脂饲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statin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征 邹大进 +3 位作者 陈月 王淼 吴捷 郭志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观察obestat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obestatin(10^-8、10^-9、10^-10、10^-11、10^-12mmol/L)和10^-10mmol/L ghrelin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空... 目的:观察obestat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obestatin(10^-8、10^-9、10^-10、10^-11、10^-12mmol/L)和10^-10mmol/L ghrelin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应用10^-10mmol/L obestatin和ghrelin全程干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分化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脂肪细胞分化并测定分化成熟脂肪细胞的脂肪含量,RT-PCR法检测分化过程中及成熟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加常规诱导剂)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obestatin组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10^-10mmol/L obestatin连续作用10 d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脂肪产量明显减少(P〈0.05);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2基因表达逐渐增多;在成熟脂肪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obestatin组PPARγ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Ghrelin的作用与之完全相反。结论:Obestatin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TATIN GHRELIN PPARΓ2基因 3T3-L1前脂肪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水平正常的男性痤疮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抗雄激素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昕晔 丁薇 +2 位作者 胡雪 王佳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评价非那雄胺抗雄激素治疗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共4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n=20),分别采用非那雄胺联合... 目的:观察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评价非那雄胺抗雄激素治疗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共4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n=20),分别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睾酮(testosterone,T)、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游离睾酮(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停药3个月后疗效变化。另选健康青少年男性40例为正常组,比较其与痤疮患者基线水平情况及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体脂含量、E2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DHT、F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SHBG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停药3个月后有效率为8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DHT水平明显下降(P<0.01)、FT水平下降(P<0.05),SHBG水平上升(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清睾酮水平正常的青少年男性痤疮患者具有体脂含量、DHT、FT、E2水平高,SHBG水平低的特点;应用非那雄胺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此类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停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寻常痤疮 性腺激素类 雄激素拮抗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胆红素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慧华 吕慧 +1 位作者 陆建灿 邹大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236,242,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胆红素(TB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2月至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12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胆红素(TB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2月至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12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41例)、双支病变组(42例)、三支病变组(41例),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Hb A1c、TBI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b A1c、TBI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尿病病程、Hb A1c、空腹血糖、TB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 A1c、TBI等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b A1c呈正相关(r=0.337,P=0.000),TB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372,P=0.000)。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b A1c呈正相关,与TBI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继金 袁敏 +5 位作者 田建明 陈炜 杨朝爱 郝强 邹大进 王永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发生对比剂反应 1例、动脉损伤 2例 ,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 1例 ,其余均为非靶动脉栓塞所致 ...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发生对比剂反应 1例、动脉损伤 2例 ,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 1例 ,其余均为非靶动脉栓塞所致 ,包括头痛 (2 3例 )、牙痛 (11例 )、颈痛 (13例 )、声音嘶哑 (37例 )。最严重者为脑梗死 1例和眼睑下垂、眼裂变小 1例。脑梗死者行抗凝、扩血管治疗后好转 ,眼睑下垂者未作特殊处理 ,其余病例均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有一定的危险 ,操作要仔细 ,出现并发症时处理要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 并发症 介入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 明胶海绵颗粒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及槲皮素对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葛勇 张家庆 周云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利用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系统,观察到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程度与温度、葡萄糖浓度、接触时间有明确关系。发现37℃、葡萄糖200mmol/L、4周为一周期的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可以造成白蛋白的明显糖化,此系统可以作为体外白蛋白非... 利用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系统,观察到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程度与温度、葡萄糖浓度、接触时间有明确关系。发现37℃、葡萄糖200mmol/L、4周为一周期的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可以造成白蛋白的明显糖化,此系统可以作为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实验和药物筛选的理想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同时对一些中药或其成分进行的体外实验研究还表明:水飞蓟宾、槲皮素对体外白蛋白的非酶糖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_(50)值:对棕色反应产物分别为4.27×10^(-6)、2.36×10^(-6);对非酶糖化终产物(AGE)荧光各为7.30×10^(-6)、5.44×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 槲皮素 非酶糖化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梅小斌 袁伟杰 +7 位作者 郭志勇 李保春 于建平 吴灏 邹大进 高从容 曹翔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1)试验组(n=40),予低蛋白饮食(蛋白质0.6 g·kg-1·d-1,包括α-酮酸2.4g,3次,/d);(2)对照组(n=10),予常规... 目的: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1)试验组(n=40),予低蛋白饮食(蛋白质0.6 g·kg-1·d-1,包括α-酮酸2.4g,3次,/d);(2)对照组(n=10),予常规蛋白饮食(蛋白质1.0 g·kg-1·d-1,不服用α-酮酸)。分别于试验前、试验12周后测定:(1)肾脏相关指标。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白蛋白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重指数;(3)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三酰甘油、血清胆固醇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SI)。结果:试验前对照组与试验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试验12周后试验组24 h尿白蛋白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2.9±36.3)mg vs(119±55.7)mg,P<0.01],尿RBP(P<0.01)、尿NAG(P<O.05)及FINS水平(P<0.05)均降低,ISI提高[-(4.21±0.48)vs-(4.53±0.52),P<0.05];两组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无显著差异;两组间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无明显差别。结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可明显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酸 配伍 低蛋白饮食 早期 2型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龚莉 毛红娟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17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92例 ,女 12 5例 )的空腹血清瘦素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量指数 (BMI)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17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92例 ,女 12 5例 )的空腹血清瘦素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量指数 (BMI)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分析瘦素与其他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以 HOMA- IR的 2 5 %位点 ,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切割点 ,把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 (IR)和胰岛素敏感组 (IS) ,血清瘦素浓度 IR组显著高于 IS组 (P<0 .0 5 )。血清瘦素浓度与 HOMA- IR呈显著正相关 (男性 r=0 .4 0 7,P<0 .0 1;女性 r=0 .2 5 4 ,P<0 .0 1) ;校正年龄和 BMI后 ,男性组两者仍呈显著正相关 (r=0 .2 19,P<0 .0 5 ) ,女性组两者无相关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组 HOMA - IR为血清瘦素浓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直接相关 ,女性则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清 瘦素 胰岛素抵抗 相关性研究 独立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低甲状腺素血症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谢俊豪 刘玉环 黄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低甲状腺素血症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明确激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141例孕妇资料,包括妊娠期间及分娩时各项检查、末次超声、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 目的探讨妊娠期低甲状腺素血症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明确激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141例孕妇资料,包括妊娠期间及分娩时各项检查、末次超声、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SH)值等资料,并比较不同程度低甲状腺素血症孕妇相关指标间的差异。结果1141例孕妇中,既往有甲状腺疾病史者200例,血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正常值189例[依据血FT4水平低于正常值0~5%、5%~10%及10%以上,分为A(n=60)、B(n=40)、C(n=89)三组],正常对照组752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组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明显增高(P<0.05),B组孕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率也明显升高(P<0.05)。其中,B、C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A组,且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分娩时C组孕妇体重、体重指数、舒张压及末次超声胎儿头围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孕妇(P<0.01),但新生儿孕周(38.55±1.86周)小于正常对照组孕妇(39.14±1.57周,P<0.01)。189例低甲状腺素血症孕妇依据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分组后发现抗体阳性组胎儿末次超声头围明显大于阴性组(45.99±62.36 vs 33.23±2.08cm,P<0.01)。结论不同程度的低FT4血症均会对妊娠结局及胎儿造成影响,尤其是血FT4值低于正常值10%以上或TPOAb阳性时。建议孕妇在孕早期行甲状腺功能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研究 低甲状腺素血症 妊娠结局 甲状腺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晶波 林红梅 +4 位作者 胡禅珊 宋敬云 霍翠兰 施文君 黄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3-388,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的认知情况。方法对130例行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当天针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1周再行问卷调查。结果(1)130例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的认知情况。方法对130例行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当天针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1周再行问卷调查。结果(1)130例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平均水平分别为(9.82±2.37)%、(7.39±2.07)mmol/L和(10.29±3.22)mmol/L,达标率分别为10.00%、53.85%和55.38%。(2)糖尿病基础知识缺乏:患者入院时对血糖控制标准和监测频率知晓率低,入院后知晓率呈增高趋势(P<0.05,P<0.01)。(3)胰岛素认知存在误区:与入院时已用胰岛素者比较,拟用胰岛素患者对使用胰岛素表现出更多担忧(部分P<0.05);入院后两者对使用胰岛素的担忧程度均呈降低趋势(部分P<0.05)。(4)病情监测意识不强:与拟用胰岛素患者入院时比较,已用胰岛素患者具有更好的病情监测意识(P<0.05,P<0.01);入院后两者对病情监测的认同率均呈升高趋势(部分P<0.01)。(5)使用胰岛素顾虑多:主要表现在"担心成瘾""怕注射错误"等方面。结论已用或拟行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容乐观,患者对糖尿病和胰岛素的认知缺乏或误区是影响起始胰岛素治疗及血糖达标的重要因素,个体化教育能有效改善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认知 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解读 被引量:107
12
作者 王一然 王奇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8-831,共4页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我国慢性病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未来8年慢性病防治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我国慢性病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未来8年慢性病防治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规划》的重点在于加强慢性病的宣教和预防,减轻医疗负担;难点在于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综合预防 分级诊疗 资源分配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肥胖与慢性炎症因子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慧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44-1246,共3页
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关联。2型糖尿病不... 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关联。2型糖尿病不仅是一个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本文对某些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和肥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寻找更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慢性炎症因子 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医生血糖管理能力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纪涛 刘随意 +1 位作者 翟骁 黄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了解非内分泌专科住院医生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管理的能力,为糖尿病的教学、治疗提供依据,并针对存在问题找出对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表,主要对住院医生的血糖管理水平认知、胰岛素基本疗效认知、胰岛素使用的了解程度和影响住院医... 目的了解非内分泌专科住院医生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管理的能力,为糖尿病的教学、治疗提供依据,并针对存在问题找出对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表,主要对住院医生的血糖管理水平认知、胰岛素基本疗效认知、胰岛素使用的了解程度和影响住院医生有效使用胰岛素的因素4个方面进行调查,并搜集相关建议。结果 190位被调查者中有143人(75.26%)未参加过内分泌科轮转工作;住院医生对血糖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回答正确率为41.26%;对胰岛素使用的了解程度较低,仅16.82%的被调查者熟悉糖尿病防治指南,仅有不到30%的住院医生对胰岛素种类、特点及常用胰岛素治疗方案熟悉。影响住院医生有效使用胰岛素的因素有"患者住院时间太短导致血糖难以有效控制"、"非内分泌专科未对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不知道如何确定个体化的降糖方案"等。结论院内血糖管理需要得到重视,临床工作迫切需要更加深入地加强住院医生的相关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住院医师 血糖管理能力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梅小斌 崔若兰 +3 位作者 袁伟杰 叶志斌 湛冯兰 高从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该影响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或槲皮素(100 mg·kg1·d-1)灌胃8周。蛋白印迹(Western杂交)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该影响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或槲皮素(100 mg·kg1·d-1)灌胃8周。蛋白印迹(Western杂交)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7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ECM)蛋白(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和尿白蛋白。结果:DM 8周大鼠肾小球P27水平增高,ECM蛋白水平增加,尿白蛋白排泄增多,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增高。槲皮素灌胃8周显著降低DM大鼠。肾小球P27水平(10.6±3.1 vs 18.5±4.3,P<0.01)和ECM蛋白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泄[(17.62±3.02)vs(39.62±3.68)μg/24 h,P<0.01],降低DM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值(11.35±1.76 vs 14.87±2.02,P<0.01)。槲皮素不改变DM大鼠血糖水平。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P27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细胞周期蛋白类 周期素激酶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人肝癌细胞 HepG2增殖及脂肪酸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晓韧 刘燕 +1 位作者 邹大进 李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风险较其他药物治疗者显著降低。探讨二甲双胍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抗肿瘤活性与脂肪酸合酶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浓度(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用CCK-8法检测其... 目的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风险较其他药物治疗者显著降低。探讨二甲双胍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抗肿瘤活性与脂肪酸合酶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浓度(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设阳性对照(紫杉醇10μg/m L),阴性对照(二甲双胍0 mmol/L)。设0、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72 h,用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AMPK(P-AMPK)、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RT-PCR检测FAS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干预24、48、72 h,分别随二甲双胍浓度与处理时间的增加,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1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后增殖抑制率在72 h接近5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后增殖抑制率均>50%。0、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72 h后,P-AMPK的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上调,P-m TOR、FASN的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下调,三者在10、15 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kt蛋白表达在二甲双胍各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N mRNA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5、10、15 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显著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的的抗肿瘤作用与其激活AMPK、抑制m TOR和FASN有关。二甲双胍虽然抑制了m TOR的活化,但没有造成Akt的反馈性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肝癌细胞株HEPG2 脂肪酸合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香豆素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神经肽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秦路平 石汉平 +2 位作者 王洪斌 郑水庆 张家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和蛇床子总香豆素(Tcr)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和正常鼠学习记忆成绩和神经肽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阳虚大鼠模型,以Ost和Tcr给模型鼠和正常鼠用药。用跳台试验法测定大鼠学习记...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和蛇床子总香豆素(Tcr)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和正常鼠学习记忆成绩和神经肽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阳虚大鼠模型,以Ost和Tcr给模型鼠和正常鼠用药。用跳台试验法测定大鼠学习记忆成绩,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精氨酸升压素(Argipresin,A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含量。结果:肾阳虚组与正常组比较,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下降(P<0.01),AP降低而SS升高(P<0.01);肾阳虚动物用药后学习记忆成绩提高(P<0.01),AP升高而SS下降(P<0.01)。但正常动物用药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st和Tcr对模型鼠有补肾壮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香豆素 肾阳虚 学习记忆 神经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hol和Icarin对甲减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秦路平 石汉平 +4 位作者 郑水庆 李博华 洪求兵 王洪斌 张家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hol)和淫羊藿甙(Icarin)对甲减“肾阳虚”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制备甲减“肾阳虚”小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T3、rT3和T4的浓度。结果:...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hol)和淫羊藿甙(Icarin)对甲减“肾阳虚”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制备甲减“肾阳虚”小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T3、rT3和T4的浓度。结果:模型鼠血清T3、rT3和T4浓度皆降低(P<0.01),死亡率升高(P<0.01),造模过程中同时分别给药Osthol和Icarin能有效地阻止T3、rT3和T4浓度下降(P<0.01或P<0.05),死亡率也显著降低(P<0.01)。同时模型鼠分别经Osthol和Icarin治疗后,T3、rT3和T4浓度得到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Osthol和Icarin既能拮抗PTU的甲状腺抑制作用,预防“肾阳虚”证的出现,又能促进PTU所致甲减“肾阳虚”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提高,具有补肾壮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淫羊藿甙 甲状腺机能减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素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非酶糖化及氧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向进 张家庆 黄庆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治疗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机理。方法:应用水飞蓟素治疗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9周,测定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果糖胺、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同时测定主动脉组织LPO、果糖胺及晚期糖化...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治疗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机理。方法:应用水飞蓟素治疗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9周,测定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果糖胺、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同时测定主动脉组织LPO、果糖胺及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糖氧化产物Pentosidine及脂质过氧化物加合物荧光产物。结果:水飞蓟素对早期糖化产物果糖胺无抑制作用,但对主动脉组织LPO及AGEs、Pentosidine及脂质过氧化物加合物荧光产物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水飞蓟素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组织非酶糖化及氧化从而控制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血管病变 药物疗法 水飞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内脏脂肪组织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淼 邹大进 +1 位作者 侯炯 张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CDM组)和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ODM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临床指标,并以Western印迹法测定内脏...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CDM组)和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ODM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临床指标,并以Western印迹法测定内脏脂肪组织中PTP-1B的表达水平。结果:ODM、CDM组较对照组已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但前两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无明显差异,PTP-1B表达水平在上述3组逐渐降低(36.53±14.82,11.57±1.89,3.39±0.94);并且校正年龄和性别后PTP-1B表达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PTP1B表达升高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密切;但PTP-1B的表达不仅与胰岛素抵抗因素相关,同时还受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2型糖尿病 内脏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