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蜜蜂毒中蜂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岭 凌昌全 +1 位作者 胡晋红 黄雪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 :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melittin) ,建立以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 HPL C进行蜂毒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方法 :用 Sephadex G- 2 5、Sephadex G- 5 0、Sephadex G- 75三步层析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 目的 :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melittin) ,建立以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 HPL C进行蜂毒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方法 :用 Sephadex G- 2 5、Sephadex G- 5 0、Sephadex G- 75三步层析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以SDS- PAGE定性 ,以 HPL 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经 SDS- PAGE测定为单一条带 ,相对分子质量约 30 0 0。 HPL C含量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 95 .97% ,相对标准差 (RSD)为 1.0 7%。结论 :以上述分离纯化法可制得高纯度的蜂毒素 ,检测方法准确、可靠、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色谱法 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高压液相 SDS-PAGE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检测 被引量:50
2
作者 苏永华 黄雪强 +3 位作者 张大志 张亚妮 谢觉民 凌昌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等成分含量。方法 :醋酸乙酯分离提取华蟾素中脂溶性成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 ,以Econosphere C1 8柱为分析柱 ,乙腈 水 (50∶50 )为流动相 ,检...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等成分含量。方法 :醋酸乙酯分离提取华蟾素中脂溶性成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 ,以Econosphere C1 8柱为分析柱 ,乙腈 水 (50∶5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99nm。结果 :该测定方法准确 ,分离效果好 ,灵敏度高。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华蟾素注射液中各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分别为蟾毒灵 0 .333μg·mL- 1 ,华蟾酥毒基 0 .1 59μg·mL- 1 ,脂蟾毒配基 0 .1 1 0 μg·mL- 1 。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浓度从理论上讲已达到有效作用浓度 ,可能是华蟾素注射液抗肿瘤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蟾毒灵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医单证证型专家观点文献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侯凤刚 赵钢 +2 位作者 沈旭波 凌昌全 贺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4-245,249,共3页
目的 整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 ,分析原发性肝癌各中医单证证型在专家观点中的出现状况 ,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 对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整理 ,运用χ2 检验对文献中... 目的 整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 ,分析原发性肝癌各中医单证证型在专家观点中的出现状况 ,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 对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整理 ,运用χ2 检验对文献中的专家观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气滞 (肝气郁结 )型、血瘀型、脾气虚型、肝阴虚型、肾阴虚型、肝胆湿热型在专家观点中出现频率较高 (均超过 5 0 % ) ,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意义 ,但与其它出现频率较低的各单证证型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91)。结论 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中医单证证型依次为①气滞 (肝气郁结 )型 ;②血瘀型 ;③脾气虚型 ;④肝阴虚型 ;⑤肾阴虚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单证 专家观点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修丽娟 刘龙 +3 位作者 刘煊 余嘉惠 宋尚晋 岳小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原发灶、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的癌、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V... 目的探讨胃癌原发灶、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的癌、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各临床参数包括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否等对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2.82±1.66vs 2.13±1.75,4.81±2.30vs 3.78±1.94,n=60,P均<0.05)。VEGFR-3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的蛋白表达水平(3.77±2.43、2.86±1.95、2.55±2.11,n=44)均高于未转移淋巴结组织(2.25±2.01、1.98±1.73、0.76±1.13,n=59,P均<0.05)。关于各临床参数的分析结果显示VEGF-C、VEGF-D的蛋白表达水平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H.pylori感染阳性的胃癌组织中VEGFR-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pylori阴性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 VEGF-C、VEGF-D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上调,且与胃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系统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庆利 薛永祺 +1 位作者 王建宇 岳小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468,共4页
舌诊是传统中医诊病的重要方法,然而传统舌诊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具有主观性,难于进行定量化描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正在用于舌诊的辅助诊断.目前舌图像的采集方法基本都是使用数码相机,所提供的舌图像包... 舌诊是传统中医诊病的重要方法,然而传统舌诊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具有主观性,难于进行定量化描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正在用于舌诊的辅助诊断.目前舌图像的采集方法基本都是使用数码相机,所提供的舌图像包含的病理信息有限,使得分析算法非常复杂且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用高光谱成像系统代替数码相机进行舌图像的采集.由于高光谱舌图像具有丰富的图谱信息,初步试验表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为中医舌诊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系统 舌像 舌诊 传统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调整中心静脉置管头端异位的尝试 被引量:18
6
作者 毛燕君 董惠娟 +2 位作者 张玲娟 李红梅 许莲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头端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头端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本组共13例PICC头端异位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率100%,调整所... 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头端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头端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本组共13例PICC头端异位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率100%,调整所需平均时间为15.5min,与床边盲调比较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临床上PICC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高,且难以避免。采用DSA引导下调整PICC头端异位,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和操作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 异位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GE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曹玉莉 殷桂香 朱德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含量及其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 目的: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含量及其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 in,STZ)配合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复制糖尿病模型,采用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AGEs含量及RAGE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AGEs含量及RAGE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中药组及氨基胍组AGEs含量及RAGEmRNA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大鼠(P<0.05)。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可能通过抑制AGEs的形成及RAGEmRNA表达实现其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中药复方 糖尿病 糖基化终产物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黄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德增 翟笑枫 +1 位作者 彭永海 孙洪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20-620,623,共2页
关键词 黄疸 肝肿瘤 中西医结合疗法 愈疸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俞超芹 俞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62-1364,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侵袭性强、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尚不理想,目前已成为妇科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化瘀通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群伟 凌昌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172-1174,共3页
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把我国肝癌"未病态"人群分为4类:"健康未病态"的健康人群,"潜病未病态"的非活动性HBV、HCV等病毒携带者、饮食不洁不节者和情绪抑郁者,"前病未病态"的各型慢... 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把我国肝癌"未病态"人群分为4类:"健康未病态"的健康人群,"潜病未病态"的非活动性HBV、HCV等病毒携带者、饮食不洁不节者和情绪抑郁者,"前病未病态"的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传变未病态"的肝癌患者。针对这4类"未病态"的特点分别论述了干预措施,以尽量减少肝癌的发生、发展,改善肝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肝癌 中医药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中医舌纹分析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庆利 薛永祺 +1 位作者 刘治 岳小强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4,共5页
针对中医舌诊现代化中使用彩色或灰度图像进行舌纹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代替数码相机进行舌图像采集,并提出基于Gabor滤波器的舌纹分析算法。这一算法充分利用高光谱舌图像图、谱两方面的信息进行舌纹分析,并根据特征向量... 针对中医舌诊现代化中使用彩色或灰度图像进行舌纹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代替数码相机进行舌图像采集,并提出基于Gabor滤波器的舌纹分析算法。这一算法充分利用高光谱舌图像图、谱两方面的信息进行舌纹分析,并根据特征向量之间归一化的距离对部分典型舌纹进行初步分类。在对474例具有典型舌纹的高光谱舌图像的分类中,除了在来蛇纹与去蛇纹、四直纹与曲虫纹、太阳纹和龟纹、左右撇纹和锯齿纹之间有一定的误分外,整体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这些分类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舌纹分析方法明显优于基于灰度图像的舌纹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纹分析 高光谱成像 舌诊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对雄性大鼠乐果中毒生殖毒性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敏 沈志雷 +2 位作者 王炳森 郭俊生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98-699,共2页
关键词 绿豆 乐果 中毒 生殖器疾病 雄性 解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振 王忠 +1 位作者 于正洪 凌昌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50-553,共4页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第6大肿瘤,近年来HCC发病率在欧洲和美国呈上升趋势,我国为高发区。中医药防治HCC是我国治疗HCC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复方中药制剂对HCC细胞的直接抑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在提高机体免疫力...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第6大肿瘤,近年来HCC发病率在欧洲和美国呈上升趋势,我国为高发区。中医药防治HCC是我国治疗HCC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复方中药制剂对HCC细胞的直接抑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迅速;复方中药制剂预防和治疗HCC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5年中药复方制剂防治HC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医药 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文洁 朱德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判别分析研究MELD评分与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辨证为单证、两证、三证和四证相兼(包括四证以上)患者间的MEL...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判别分析研究MELD评分与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辨证为单证、两证、三证和四证相兼(包括四证以上)患者间的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2,P=0.000);MELD评分按照单证、两证、三证和四证相兼的顺序逐渐递增。MELD评分<6分、6~10分和>10分判别患者的中医证候是单证、两证、三证或四证相兼的符合率分别为48.3%、65.1%和94.3%。结论:MELD评分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的MELD评分越高,患者的中医证候越复杂;当MELD评分>10分时,患者多为复合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中医 证候 终末期肝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娟 翟笑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尝试建立原发性肝癌(P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依据PLC患者中医证型而确定治疗方案。方法检索PLC中医证候学和症状学特征的相关文献、著作,以及患者访谈,确定P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条目池,由专家、患者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选取第... 目的尝试建立原发性肝癌(P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依据PLC患者中医证型而确定治疗方案。方法检索PLC中医证候学和症状学特征的相关文献、著作,以及患者访谈,确定P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条目池,由专家、患者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在接受治疗的PLC患者进行正式调查,经条目分析后,评价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通过对条目池筛选及专家、患者的评价,初步确定22个条目的 P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P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33,分半信度系数为0.902。根据本研究目的,提取因子分析的前3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10.619、2.181、1.860,累积解释方差贡献率48.86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LC中医证候诊断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通过该量表确定PLC患者存在气阴两虚证型、湿郁互结证型两大证候群,为治疗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症状体征和证候 气阴两虚 湿郁互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法”在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晓琳 翟笑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和法"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是临床常见的治法之一,主要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根据肝脏的生理特点,将其病理特点概括为肝脾失和、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结合相关代表... "和法"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是临床常见的治法之一,主要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根据肝脏的生理特点,将其病理特点概括为肝脾失和、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结合相关代表方剂及现代研究,从调和肝脾、调和气血、调和阴阳等方面探讨"和法"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广"和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调和肝脾 调和气血 调和阴阳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其中药治疗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祥 程彬彬 +1 位作者 杜娟 凌昌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一种因为内源或外源糖皮质激素所致的,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因其良好的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广泛...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一种因为内源或外源糖皮质激素所致的,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因其良好的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其毒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中导管头端异位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惠娟 李红梅 +2 位作者 吴秀琴 李娟娟 钱火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ters,PICC)中导管头端异位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9月31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静脉输液门诊... 目的探讨B超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ters,PICC)中导管头端异位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9月31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静脉输液门诊进行PICC的患者48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237)和观察组(n=251)。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采用转头曲颈法,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采用B超探头横切按压颈内静脉加以探测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发生PICC头端异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237例中5例患者置管后X线摄片示导管尖端异位入颈内静脉;观察组251例中2例患者穿刺置管中发现异位入颈内静脉,立即调整后X线摄片示置管成功。结论 B超不仅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对PICC置管过程中防止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有着较好的定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 导管 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消化道反应 被引量:16
19
作者 董惠娟 胡佳娜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70-671,共2页
目的为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病人消化道反应、提高疗效。方法将 10 3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2例 )采用中药穴位敷贴 ,对照组 (5 1例 )静脉滴注格兰西隆 ,两组治疗消化道反应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目的为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病人消化道反应、提高疗效。方法将 10 3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2例 )采用中药穴位敷贴 ,对照组 (5 1例 )静脉滴注格兰西隆 ,两组治疗消化道反应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消化道反应程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 7例 (13 7% )、便秘 11例 (2 1 6 % )、腹泻 2例 (3 9% ) ,观察组 1例 (1 9% )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用于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疗效确切 ;操作简便、价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药穴位敷贴 治疗 肝动脉 化疗栓塞术 手术后 消化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03-605,共3页
关键词 肝肿瘤 预防和控制 中药疗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