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神道统治人道——论《老子想尔注》的政教思想
1
作者 赵佳佳 邓联合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以“唯愿长生”为人生方向,以“道诫”为绝对原则,《老子想尔注》试图通过统治者的“信道”“守诫”来确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信仰对象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以神道统治人道的社会模式。其中,由于构建了一套诉诸神明的监察体系,并将一切... 以“唯愿长生”为人生方向,以“道诫”为绝对原则,《老子想尔注》试图通过统治者的“信道”“守诫”来确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信仰对象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以神道统治人道的社会模式。其中,由于构建了一套诉诸神明的监察体系,并将一切行为的后果皆与个体的死生存亡联系起来,因此《老子想尔注》认为人们“皆知尊道畏天”才能真正规约自己的行为举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道德践履的自觉落实,亦可以使天下不依赖法律而大治,这体现出《老子想尔注》以“神道设教”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 道诫 信道 尊道畏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性团结:第三次分配正义实现的路径省思 被引量:2
2
作者 顼迎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8,共12页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从正义的视角可以将第三次分配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团结样态:制度性团结、社会性团结、治理性团结。国家顶层设计意义上的三次分配的联结是一种...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从正义的视角可以将第三次分配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团结样态:制度性团结、社会性团结、治理性团结。国家顶层设计意义上的三次分配的联结是一种制度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弥补初次分配、再分配不足的宏观正义;组织化与非组织化的社会力量的联结是一种社会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实现形式的微观正义。但是第三次分配也存在正义不足的情形,而治理性团结可以纾解第三次分配正义不足的困局,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多主体参与、受助人员反哺式参与等多元主体联动促进第三次分配正义,为更快更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路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分配正义 治理性团结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