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李燕 郑路 +4 位作者 汤茹 魏健 石佩 李战 王有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0,共9页
目的: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光照干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light/dark,LD)组及24 h持续光照(light/light,LL)组,干预10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三酰甘油及血... 目的: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光照干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light/dark,LD)组及24 h持续光照(light/light,LL)组,干预10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三酰甘油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收集新鲜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结构、物种群落构成的影响,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粪便代谢产物变化,揭示肠道菌群差异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变化。结果:与LD组相比,LL组体重、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增高(P<0.05)。在门分类水平,LL组厚壁菌门所占比例增高,拟杆菌门比例降低;从属水平分类,LL组拟杆菌、普雷沃氏菌_UCG-001丰度明显降低,而乳酸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和Odo菌属丰度显著增加;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析鉴定的粪便差异代谢物分别为65和73个,涉及6个主要相关代谢通路,分别为ABC转运蛋白、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吸收和癌症中的胆碱代谢通路。结论:持续光照小鼠具有特异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光照 生物钟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塞那肽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郑路 张好好 +5 位作者 吴飞飞 郭佳琪 王有琴 郝芮敏 冯李慧 李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8,共9页
目的探究艾塞那肽(Exe)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CON组(普通饲料)、T2DM组(高脂饲料)及T2DM+Exe组(高脂饲料+艾塞那肽),T2DM+Exe组高脂喂养8周后,予腹腔内注射艾塞那肽... 目的探究艾塞那肽(Exe)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CON组(普通饲料)、T2DM组(高脂饲料)及T2DM+Exe组(高脂饲料+艾塞那肽),T2DM+Exe组高脂喂养8周后,予腹腔内注射艾塞那肽[24 nmol/(kg·d)]8周。检测小鼠体质量及糖脂代谢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炎症因子及脂肪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黑皮素4受体(MC4R)及前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提取下丘脑线粒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体外实验采用棕榈酸(PA)和艾塞那肽干预下丘脑GT1-7细胞,并应用短发夹RNA(shRNA)沉默MC4R,观察细胞氧化应激和脂质沉积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T2DM组小鼠糖脂代谢指标、促炎因子及脂肪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丘脑MC4R及POMC蛋白表达减少(P<0.05),下丘脑线粒体ROS及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SOD活性下降(P<0.05),线粒体形态异常。艾塞那肽干预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体外实验抑制MC4R表达后,与艾塞那肽干预组相比,ROS及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降低(P<0.05),细胞内出现脂质沉积。结论艾塞那肽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下丘脑MC4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糖尿病 下丘脑氧化应激 黑皮素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燕 王琦 +4 位作者 郑路 冯李慧 马丽 魏健 刘良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rs8193036多态性与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可能无关,IL-17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rs3819024位点GG基因型分别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FPG和HOMA-IR、WC和HOMA-IR相关,可能是IL-17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申虎威 李燕 +1 位作者 邢莉 杨爱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组不同糖耐量者进行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并用B型超声观察双侧颈动脉内膜中...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组不同糖耐量者进行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并用B型超声观察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连续性及AS积分等指标。结果:(1)与糖耐量正常(NGT)组比较,糖耐量受损(IGT)组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组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且后2组间有显著差异。(2)从NGT组到IGT组再到T2DM组,IMT、AS积分等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逐渐增加,差异显著。(3)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IGT组和T2DM组血糖波动幅度比NGT组明显增大,以T2DM组最明显。(4)多元分析发现平均IMT和AS积分与MAGE正相关。结论:波动性高血糖与AS密切相关,血糖波动幅度大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高。血糖稳态受损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晓悦 林雨欣 +7 位作者 蒋莹 张蓝超 董芒艳 池海谊 董浩宇 马利军 李智婧 常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5,共6页
目的:通过中介检验探究自我效能在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病程患者间的差异。方法:以2022年7—9月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 目的:通过中介检验探究自我效能在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病程患者间的差异。方法:以2022年7—9月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中文版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Sobel检验、Bootstrap检验,在软件Stata 15.0中进行中介检验,并根据病程是否>5年,划分不同病程组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6.16±1.41,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3.99±0.74,自我效能得分为7.05±1.90。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能力(r=0.33)以及自我管理行为(r=0.47)呈正相关(P均<0.01)。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在自我管理能力对自我管理行为的总效应中占38.28%,且在血糖监测(43.45%)和饮食控制(52.63%)行为中占比很高。病程≤5年的患者,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0.99%,而对于病程>5年的患者,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20%。结论:自我效能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的影响,并且对于病程较短患者来说,这种正向影响更显著。应针对患者的患病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能力,激发患者的内在行动力,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养成,并形成疾病管理更加稳定、长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效能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下丘脑MC4R缓解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
6
作者 李燕 张好好 +3 位作者 任艳琦 冯李慧 王有琴 郑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5年第8期1467-1476,共10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缓解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chow,NC)组、HF组、HF+Met组和HF+Met+SHU9119[黑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4 receptor...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缓解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chow,NC)组、HF组、HF+Met组和HF+Met+SHU9119[黑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4 receptor,MC4R)拮抗剂]组,每组10只,SHU9119连续注射10 d,Met连续干预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表达和活性、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及数量,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中第60~120 min平均葡萄糖输注率(average glucose infusion rate from 60 to 120 min,GIR60-120)和骨骼肌2-脱氧葡萄糖摄取(2-deoxyglucose uptake,DGU)评估系统及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结果:与NC组相比,HF组大鼠骨骼肌AMPK/SIRT1表达及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活性降低(P<0.05),线粒体氧化能力标志物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活性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下降(P<0.05),且GIR60-120和DGU显著减低(P<0.05)。Met干预后,HF+Met组大鼠骨骼肌AMPK/SIRT1表达和活性较HF组显著增强(P<0.05),骨骼肌线粒体ROS和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GPX与MnSOD活性升高(P<0.05),线粒体CS活性和mtDNA拷贝数也显著增加(P<0.05),同时GIR60-120和DGU均显著提高(P<0.05)。侧脑室注射MC4R拮抗剂SHU9119后,Met对HF大鼠骨骼肌AMPK/SIRT1通路、线粒体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有益作用被阻断。结论:Met能够上调HF大鼠骨骼肌AMPK/SIRT1的表达和活性,逆转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改善骨骼肌及系统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下丘脑MC4R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黑皮质素4受体 AMPK/SIRT1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