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东吉 尚改萍 +3 位作者 曹文君 王黎敏 李淑芬 冯改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标准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后;随机再分3个实验组,即川芎嗪5mg、10mg和15mg浸泡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标准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后;随机再分3个实验组,即川芎嗪5mg、10mg和15mg浸泡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30 min 6个时间点。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各组各浸泡时间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最适强度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经不同浓度盐酸川芎嗪液处理后,引起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和最适强度增大,不应期延长,与浸泡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3组浓度间比较:随川芎嗪液浓度增高对神经干电生理指标影响越明显(P<0.05,P<0.01)。经任氏液重新浸泡,消失的动作电位仍可恢复。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能降低蟾蜍坐骨神经干的兴奋性,可逆性阻滞动作电位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蟾蜍坐骨神经干 动作电位 阈强度 最适强度 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WF,TFPI及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文志斌 尚改萍 +7 位作者 何晓凡 熊石龙 汉建忠 刘发益 周春生 肖振军 李俊成 贺石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vWF ,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 :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4~ 8代 )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取上清液测NO ,vWF ,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 :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vWF ,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 :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4~ 8代 )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取上清液测NO ,vWF ,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 :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12 .86± 2 .4 3vs 4 .6 9± 0 .83,P<0 .0 1) ,呈剂量依赖性 (r =0 .985 ,P <0 .0 1,0~ 2 0U·ml- 1 ) ,并促进vWF的释放 (18.4 3± 3.2 0vs6 .4 2± 2 .84 ,P <0 .0 1) ,补阳还五汤则抑制TF表达和vWF的释放 (P <0 .0 1) ;②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5 .93± 0 .94vs 1.6 3± 0 .2 7,P <0 .0 1) ;③凝血酶能抑制血管内皮释放TFPI (0 .6 2± 0 .38vs 2 .6 4± 0 .93,P <0 .0 1)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的这种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和释放vWF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凝血酶 血管内皮细胞 NO VWF TF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燕 夏晓红 +3 位作者 苗智慧 王燕凌 洪丽华 于占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55-1856,1866,共3页
目的:探讨硫辛酸(L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min后松夹再灌的方法制作RIRI模型,测定血清肌酐(Scr)、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尿NAG酶(UNAG)浓度,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法对肾皮质... 目的:探讨硫辛酸(L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min后松夹再灌的方法制作RIRI模型,测定血清肌酐(Scr)、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尿NAG酶(UNAG)浓度,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法对肾皮质内皮素-1(ET-1)的表达做定位和定量分析,肾组织病理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肾损伤程度和肾皮质细胞凋亡率。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Scr、MDA和UNAG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血清NO含量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肾皮质ET-1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肾小管ET-1表达明显强于sham组,ET-1免疫反应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肾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P<0.01)。尾静脉注射α-硫辛酸可明显降低RIRI大鼠Scr、MDA和UNAG水平,肾小管上皮细胞内ET-1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明显少于IR组,肾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ET-1在大鼠RIR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LA可通过拮抗ET-1的生物学效应,减轻氧自由基损伤而对RIRI大鼠肾脏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Α-硫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大鼠术后痛阈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常永丽 许银红 +4 位作者 温雪敏 郭桢楠 张丽慧 韩颖 郭晓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PA)对大鼠术后痛阈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组)、超前镇痛组(CZ组)和术后镇痛组(SZ组),每组各20只。采用腹部正中切口,开腹后无菌缝合...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PA)对大鼠术后痛阈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组)、超前镇痛组(CZ组)和术后镇痛组(SZ组),每组各20只。采用腹部正中切口,开腹后无菌缝合关腹模型。各组分别在术前(0 h),术后6、12、24 h各取5只大鼠,采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痛阈后下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免疫印迹法检测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结果:0 h三组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 h和24h痛阈N组显著低于CZ组和SZ组(P<0.01),而CZ组和SZ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0h N组、CZ组和SZ组TNF-α、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 h和24 h TNF-α、IL-1βN组显著高于CZ组和SZ组(P<0.01),6 h CZ组和SZ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 h和24 h SZ组显著高于CZ组(P<0.01)。0 h N组、CZ组和SZ组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 h和24 h SP N组显著高于CZ组和SZ组(P<0.01),6 h和12 h CZ组和SZ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4 h SZ组显著高于CZ组(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抑制术后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疼痛因子SP浓度的升高,且PA法效果优于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酮咯酸氨丁三醇 超前镇痛 炎性因子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在肝肺综合症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慧英 韩德五 +3 位作者 王新国 赵元昌 周鑫 赵海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肺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腹腔内一次性注射小剂量内毒素以加重肝硬化动物的内毒素血症。另设正常动物注射内毒素组和甘氨酸拮抗内毒素组加以对照。结果实验第8周末的肝...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肺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腹腔内一次性注射小剂量内毒素以加重肝硬化动物的内毒素血症。另设正常动物注射内毒素组和甘氨酸拮抗内毒素组加以对照。结果实验第8周末的肝硬化大鼠发生了肝肺综合征。小剂量内毒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后肝硬化动物肺脏的病理变化加剧;甘氨酸在在体和离体实验中均可明显拮抗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减轻肝肺综合征的各种病理变化。结论肝硬化动物所伴之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很可能在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内毒素直接和其诱导产生的TNF-α等细胞因子在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脂多糖类 枯否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东吉 尚改萍 连卫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99-299,共1页
关键词 葛根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患者血液凝固性变化以及茶多酚对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慧英 冯耀华 +5 位作者 董文忠 赵九恩 冀菁荃 李宝红 张国英 张跃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时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数目、血小板聚集性、凝血因子活性进行了观察,并且施以氧自由基清除剂茶多酚,观察其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贲门癌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聚集时间延...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时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数目、血小板聚集性、凝血因子活性进行了观察,并且施以氧自由基清除剂茶多酚,观察其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贲门癌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聚集时间延长;凝血因子活性增加;与同期不服药组相比,术后服药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氧自由基在贲门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除氧自由基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液凝固障碍 自由基类 贲门癌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隔GABA_A受体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常永丽 王春雷 +2 位作者 原丽 郭晓姝 韩玲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7期734-742,共9页
目的:研究外侧隔(lateral septum,LS)GABAA受体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将16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5)和单侧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损毁组(n=82)。采用旷场试... 目的:研究外侧隔(lateral septum,LS)GABAA受体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将16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5)和单侧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损毁组(n=82)。采用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LS局部给予不同剂量的GABA_A受体激动剂muscimol或拮抗剂picrotoxin对两组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观察焦虑相关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FB损毁组大鼠产生焦虑样行为,且LS、杏仁核、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 Hip)中多巴胺(DA)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溶媒组相比,LS中局部注射muscimol后,在两组大鼠中分别诱发或加重焦虑样行为,且LS、杏仁核和v Hip DA、5-羟色胺(5-HT)水平均下降;LS中局部注射picrotoxin后,在两组大鼠中均改善焦虑样行为,且LS、杏仁核和v Hip的5-HT水平及杏仁核和v Hip的DA水平升高;所不同的是产生以上行为学改变所需剂量,MFB损毁组均高于假手术组。结论:LS中GABAA受体调节大鼠焦虑样行为,其机制与边缘相关脑区DA和5-HT递质含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隔 GABAA受体 焦虑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拮抗APP/PS1转基因鼠认知功能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原丽 韩玲娜 +1 位作者 常永丽 张翠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21-729,共9页
目的:观察探讨肠促胰岛素类似物DAla2GIP-Glu-PAL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9月龄雄性APP/PS1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WT)随机分为:WT-PBS组、APP/PS1-PBS组、WT-DAla2GIP-Glu-PAL组和APP/PS1-DAla2GIP-Glu-PA... 目的:观察探讨肠促胰岛素类似物DAla2GIP-Glu-PAL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9月龄雄性APP/PS1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WT)随机分为:WT-PBS组、APP/PS1-PBS组、WT-DAla2GIP-Glu-PAL组和APP/PS1-DAla2GIP-Glu-PAL组。各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5 μmol/L DAla2GIP-Glu-PAL 0.2 mL或同等体积 0.01 mol/L PBS 21 d并持续至Morris行为学实验结束,进行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ELISA实验。结果: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后3~5 d,与WT-PBS组相比,APP/PS1-PBS组小鼠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 P < 0.01 );而APP/PS1-DAla2GIP-Glu-PAL组小鼠第4~5天的逃逸潜伏期小于APP/PS1-PBS组小鼠( P < 0.01 )。空间探索实验,APP/PS1-PBS组小鼠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显著小于WT-PBS组小鼠( P < 0.01 );DAla2GIP-Glu-PAL治疗后,APP/PS1转基因小鼠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明显升高( P < 0.01 );小鼠海马脑区A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强度及Aβ蛋白含量的检测中,APP/PS1-PBS组明显高于WT-PBS组( P < 0.01 ),APP/PS1-DAla2GIP-Glu-PAL组明显低于APP/PS1-PBS组( P < 0.01 );ELISA实验中,与WT-PBS组比较,APP/PS1-PBS组小鼠海马脑区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胰岛素降解酶含量显著下降( P < 0.01 ),与APP/PS1-PBS组比较,APP/PS1-DAla2GIP-Glu-PAL组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胰岛素降解酶含量明显升高( P < 0.01 )。结论:DAla2GIP-Glu-PAL通过抑制海马脑区Aβ沉积,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炎症因子分泌,以及上调胰岛素降解酶含量来拮抗APP/PS1小鼠认知功能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APP/PS1转基因鼠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过程中肺对血液抗凝物质及纤溶活力的影响
10
作者 张慧英 凌亦凌 黄善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犬(9只)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为模型,测定了蛋白C活性、纤溶个原激活物总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犬出肺血蛋白C活性明显高于入肺血(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也高于入肺血,而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入肺血(P... 以犬(9只)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为模型,测定了蛋白C活性、纤溶个原激活物总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犬出肺血蛋白C活性明显高于入肺血(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也高于入肺血,而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入肺血(P<0.01)。正常及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过程中,出肺血蛋白C活性在松夹后10分钟之前基本稳定,之后略微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在松夹后30分钟时才开始下降,二者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804,P<0.05)。入、出肺血抗凝血酶Ⅲ活性呈一定的波动性变化,尤以入肺血更为明显,且二者波动的方向相反。提示:1)正常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抗凝物质蛋白C、纤溶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的调节;2)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早期,肺对血液抗凝物质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3)体内不同抗凝系统发挥作用的特征不尽相同,它们之间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 休克 SM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与miRNA-122在脓毒症相关AKI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周 李婷 +6 位作者 宋旭 李如欣 王凯丽 武宇涛 胡诺亚 权康丽 杜邦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4期1848-1854,共7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与miRNA-122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KI)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法诱导S-AKI小鼠...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与miRNA-122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KI)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法诱导S-AKI小鼠模型,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各模型组CLP术后4、8、12及24 h分别取血清及肾组织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时间点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及肾组织中的乳酸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miRNA-122及pkm2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PKM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NA-122、PKM2与乳酸水平两两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LP处理12、24 h后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CLP处理12、24 h后血清及肾组织中的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CLP术后4 h miRNA-122在肾组织中表达开始降低,12~24 h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LP术后4 h PKM2的mRNA与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开始增加,12~24 h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miRNA-122与乳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001,r=-0.7167)。pkm2 mRNA与乳酸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001,r=0.6817)。miRNA-122与pkm2 mRNA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001,r=-0.8122)。结论:在S-AKI中,miRNA-122的表达失调可能通过调控PKM2水平,促进有氧糖酵解与乳酸水平,加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22 PKM2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有氧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3信号与干扰素应答在疾病中的关系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芷 毕杨辉 +1 位作者 郝飞 陈邦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6-1301,共6页
维生素D3(vitamin D3,VD3)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和适度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应答反应是机体健康的必备条件。但在多种疾病(包括微生物感染与肿瘤等)发生与进展中均有观察到VD3缺乏/不足与IFN应答受损等现象,且VD3和IFN联合所取得的临床... 维生素D3(vitamin D3,VD3)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和适度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应答反应是机体健康的必备条件。但在多种疾病(包括微生物感染与肿瘤等)发生与进展中均有观察到VD3缺乏/不足与IFN应答受损等现象,且VD3和IFN联合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因病种及涉及到的靶器官或细胞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提示VD3信号与IFN应答间的互调模式及机制极为复杂。本文就该主题进行概述,以期为该领域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干扰素 疾病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