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调控溃疡性结肠炎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武翠玲 任晨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枢纽基因和关键通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UC表达谱芯片GSE134025。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UC组与正常组肠黏膜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利用STRING数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枢纽基因和关键通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UC表达谱芯片GSE134025。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UC组与正常组肠黏膜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将结果导入Cytoscape筛选出核心基因;利用KEGG mapper绘制核心基因所在的信号通路图。结果筛选出19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47个上调,43个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于细胞膜、质膜等细胞成分,具有肝素结合、生长因子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相关信号通路。从PPI网络中筛选出10个枢纽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CXCL10、CXCL1、CXCL9、膜联素A1(ANXA1)、IL-1β、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CXCL2、CXCL11,其中多个基因位于IL-17调控的信号通路下游。结论发现了10个与UC发病风险相关的枢纽基因,IL-17可能通过这些核心基因调控U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基因表达数据库 蛋白互作网络 核心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郑军 谢贵元 +3 位作者 李姣 罗佳娣 文秋元 范松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外显子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ADx-ARMS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214例未接受过Gefitinib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外显子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ADx-ARMS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214例未接受过Gefitinib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45.8%(98/214),外显子18、19、20和21的突变率分别为0.93%(2/214)、22.0%(47/214)、2.3%(5/214)和20.6%(44/214)。另有2例19和21外显子双重突变。EGFR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的总突变率为50.3%(93/185)明显高于肺鳞状细胞癌17.2%(5/29)(P=0.001)。EGFR基因在女性患者中的突变率57.0%(57/100)高于男性36.0%(41/114)(P=0.002),EGFR基因在NSCLC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突变率(66.7%)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9.5%)(P<0.05),但EGFR基因突变率与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国肺癌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的较高突变率,EGFR外显子19、21突变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望成为评估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与LBL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查房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师帅帅 赵银娥 张毅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评价PBL与LBL两种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查房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肾内科实习的本科生60人,将其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查房,对照组则采用LBL教学法教学查房,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 目的:评价PBL与LBL两种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查房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肾内科实习的本科生60人,将其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查房,对照组则采用LBL教学法教学查房,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结果: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LBL组。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运用于学生教学查房收到较好的效果;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IL教学法 LBL 教学法 教学查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BLACAT1调节CyclinD1/CDKN2B轴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霍小蕾 裴振 +3 位作者 杨浩 张毅强 贾建桃 韩玲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9-765,I0001,共8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BLACAT1的表达特征及其调控机制,阐明BLACAT1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BLACAT1在NSCLC组织的表达特征,Km...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BLACAT1的表达特征及其调控机制,阐明BLACAT1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分析BLACAT1在NSCLC组织的表达特征,Kmplot网站分析BLACAT1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联系。 qRT-PCR法检测BLACAT1在25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将si-NC(阴性对照)和si-BLACAT1(抑制物)转染入NSCLC A549细胞作为si-NC组和si-BLACAT1组,q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BLACAT1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细胞集落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qRT-PCR和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B(CDKN2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GEO数据库的NSCLC数据集GSE18842和GSE19804、qRT-PCR法检测以及Kmplot分析,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患者癌组织中BLACA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NSCLC患者癌组织中BLACAT1低表达患者的存活时间明显高于BLACAT1高表达患者(P= 0.011)。与si-NC组比较,si-BLACAT1组 A549细胞中BLAC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si-NC组比较,si-BLACAT1组A549细胞周期G 1期细胞百分率增加(P< 0.05),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 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P< 0.05或 P<0.01);与si-NC组比较,si-BLACAT1组 A549细胞中Cyclin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而CDKN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或 P<0.01)。结论: LncRNA-BLACAT1在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细胞中表达升高,下调BLACAT1表达可通过调节CyclinD1/CDKN2B轴从而抑制NSCLC A549细胞增殖,BLACAT1可作为N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贺小峰 贾宇静 +3 位作者 苏娇 陈清 朱文昌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三种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CCR5...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三种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CCR5△32的研究共14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607例,正常对照组1632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mt)和杂合子加纯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156(0.808,1.654)、0.997(0.198,5.022)、1.149(0.808,1.634)。符合CCR2-64I的研究共12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415例,正常对照组1239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mt)和杂合子加纯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005(0.844,1.197)、1.191(0.808,1.754)、1.028(0.870,1.214)。符合SDFl-3'A的研究10个,累计HIV感染者病例1179例,正常对照组1003例。杂合子(wt/mt)、纯合子(mt/wt)和纯合子加杂合子(wt/mt+mt/mt)与野生基因型(wt/wt)相比合并的OR值(95%CI)分别为1.010(0.830,1.228)、1.188(0.860,1.643)、1.038(0.861,1.250)。结论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l-3'A三种抗性基因与HIV-1感染之间无相关性,显示CCR5△32、CCR2-641、SDFl-3'A三种基因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可能不具有保护作用,提示中国人群可能为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1 CCR5 CCR2 SDF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粗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裴晋红 栗学清 +2 位作者 张建斌 卫星星 汪军梅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100,共8页
为了研究葡萄籽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grape seeds,GSCPs)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氧化作用,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GSCPs,检测GSCPs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 为了研究葡萄籽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grape seeds,GSCPs)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氧化作用,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GSCPs,检测GSCPs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DNA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建立RAW 264.7巨噬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在细胞水平探讨GSCPs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GSCPs的体内抗氧化功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GSCPs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DNA的氧化损伤,质量浓度为0.4 mg/mL的GSCPs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4%,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9%;GSCPs可以下调H_(2)O_(2)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正向调节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 H-Px)活性,质量浓度为0.2 mg/mL的GSCPs处理组可使细胞内SOD活性从H_(2)O_(2)处理组的81.1%升至96.3%,GS H-Px活性从H_(2)O_(2)处理组的92.1%升至99.6%。此外,GSCPs可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提高其对抗急性氧化应激的能力,有效清除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ROS。质量浓度为0.8 mg/mL GSCPs处理组秀丽隐杆线虫的平均寿命较对照组延长27.67%,将急性氧化应激的秀丽隐杆线虫平均存活时间延长33.58%,秀丽隐杆线虫体内ROS生成量较对照组可降低56.33%。因此,葡萄籽粗多糖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可用于抗氧化功能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粗多糖 抗氧化 RAW 264.7巨噬细胞 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单体Rb_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细胞凋亡及cPLA_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东吉 武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单体Rb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和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IR)模型,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PLA2...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单体Rb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和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IR)模型,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PLA2、c-fos和c-jun在脑细胞中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在大鼠MCA-IR脑损伤时,三七Rb1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和血清中TNF-α水平及cPLA2、c-fos和c-jun在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七Rb1通过抑制cPLA2及相关蛋白表达,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三七皂甙Rb1 胞浆型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干扰前列腺源性ETS因子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毅强 师帅帅 +3 位作者 郭改娥 裴晋红 汪军梅 苏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组织,前列腺源性ETS因子(Prostate-derived Ets factor,PDEF)的表达可以促进分泌性祖细胞向杯状细胞分化,因此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PDEF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靶向干扰前列...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组织,前列腺源性ETS因子(Prostate-derived Ets factor,PDEF)的表达可以促进分泌性祖细胞向杯状细胞分化,因此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PDEF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靶向干扰前列腺源性ETS因子对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阳离子脂质体法将PDEF干扰质粒和空白对照空质粒瞬时转染HT29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RT-PCR、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shRNA组中PDE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HT29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干扰质粒、空质粒成功转染HT29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可见shRNA组PDEF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降低;MTT法检测发现干扰PDEF基因的表达能够明显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P<0.05);48 h后,shRNA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在HT29细胞中干扰PDEF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前列腺源性ETS因子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FXR1P相互作用的蛋白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娇 何淑雅 +2 位作者 李斌元 马云 喻长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94-2396,2400,共4页
目的筛选FXR1P相互作用蛋白,探讨FXR1P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FXR1,转化酵母菌AH109,与转化了人胎脑cDNA文库的酵母菌Y187交配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GBKT7/FXR1构建成功;从人胎脑c... 目的筛选FXR1P相互作用蛋白,探讨FXR1P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FXR1,转化酵母菌AH109,与转化了人胎脑cDNA文库的酵母菌Y187交配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GBKT7/FXR1构建成功;从人胎脑cDNA文库中筛选出5个与FXR1P结合的蛋白基因,分别与5种已知的编码蛋白基因序列同源:胞苷一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合成酶(CMAS)、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高尔基体自身抗原golgina亚类4(GOLGA4)、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HSD17B1)、绒毛膜生长催乳激素1(CSH1)。结论为进一步研究FXR1P的功能及脆性X综合征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FXR1P 脆性X综合征 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4配体增强的非特异性肝脏炎症对BALB/c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池刚 荣凯 +1 位作者 裴晋红 冯作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5-949,共5页
目的:探索非特异性肝脏炎症诱导BALB/c小鼠产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原因。方法:尾静脉注射质粒pCYP2D6、pcDNA3.1和psTLR2/4,腹腔重复注射四氯化碳(CCl_4)。ELISA检测抗CYP2D6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HE染色检测肝脏炎症情况;天狼星红染... 目的:探索非特异性肝脏炎症诱导BALB/c小鼠产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原因。方法:尾静脉注射质粒pCYP2D6、pcDNA3.1和psTLR2/4,腹腔重复注射四氯化碳(CCl_4)。ELISA检测抗CYP2D6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HE染色检测肝脏炎症情况;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CCl_4引发BALB/c小鼠产生非特异性肝脏炎症,TLR2/4配体增强了这种炎症。停止注射CCl_4后,非特异性肝脏炎症消失,但是却促进模拟抗原人CYP2D6诱导产生自身免疫应答、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且TLR2/4配体增强了这些变化。结论:TLR2/4增强的肝脏非特异性炎症在BALB/c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启动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4配体 非特异性肝脏炎症 BALB/C小鼠 自身免疫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表达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师帅帅 张毅强 +2 位作者 温文斌 张巍 赵银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9-1031,1036,共4页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通过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干预组大鼠给予LXR激动...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通过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干预组大鼠给予LXR激动剂T0901317(30 mg·kg-1·d-1)。2周后,称重,留取24 h尿,之后腹腔注射乙醚,在腹上动脉部位进行取血,随后处死,留存血液样本,测量血糖、肾功能、血脂水平。结果 12周后,3组大鼠体质量、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和干预组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尿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模型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LXR表达能够明显改善Wistar大鼠糖尿病肾病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肝X受体 血糖 肾功能试验 脂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通过调控LINC01619/miR-216a-5p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冀菁荃 黄燕 牛晓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HG+天麻素低剂量组、HG+天麻素中剂量组、HG+天麻素高剂量组、HG+pcDNA组、HG+pcDNA-LINC01619组、HG+天麻素...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HG+天麻素低剂量组、HG+天麻素中剂量组、HG+天麻素高剂量组、HG+pcDNA组、HG+pcDNA-LINC01619组、HG+天麻素高剂量+si-NC组、HG+天麻素高剂量+si-LINC01619组。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LINC01619和miR-216a-5p表达。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1619和miR-216a-5p靶向关系。结果高糖诱导后HK-2细胞凋亡率、miR-216a-5p表达量、MDA含量、LDH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SOD活性、LINC01619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中、高剂量的天麻素显著减弱高糖诱导后HK-2细胞凋亡(P<0.05),降低MDA含量、LDH活性、miR-216a-5p表达量(均P<0.05),并增加SOD活性、LINC01619表达量(均P<0.05)。过表达LINC01619显著减弱高糖诱导后HK-2细胞凋亡(P<0.05),降低MDA含量、LDH活性、miR-216a-5p表达量(均P<0.05),并增加SOD活性(P<0.05)。干扰LINC01619表达能够减弱高剂量天麻素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均P<0.05)。结论天麻素能够减弱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和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LINC01619/miR-216a-5p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LINC01619 miR-216a-5p 高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发育模式以及乳糖、氢化可的松和胰岛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凡 申功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69-173,共5页
不同鼠龄大鼠173只用于观察发育过程中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测定蔗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另用60只小鼠研究乳糖、氢化可的松及胰岛素对酶活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前胎鼠小肠中乳糖酶活性已开始增加,出生后前三周空、回肠酶... 不同鼠龄大鼠173只用于观察发育过程中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测定蔗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另用60只小鼠研究乳糖、氢化可的松及胰岛素对酶活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前胎鼠小肠中乳糖酶活性已开始增加,出生后前三周空、回肠酶活性均处于很高水平,以后二者迅速下降至成年低水平。相反,蔗糖酶及碱性磷酸酶在成年期均具有高活性。发育过程中给动物胃饲乳糖、注射氢化可的松或胰岛素均使小肠乳糖酶活性下降速度变慢,但不能阻止其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 回肠 乳糖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PRL-3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乳腺癌D2F2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14
作者 曹燕飞 吕娟 +1 位作者 黄昊 寿成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小鼠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mouse 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mPRL-3)的DNA疫苗对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靶向mPRL-3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mPRL-3,并转染至鹌鹑肌成纤维细胞QM7内,Western... 目的:探讨靶向小鼠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mouse 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mPRL-3)的DNA疫苗对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靶向mPRL-3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mPRL-3,并转染至鹌鹑肌成纤维细胞QM7内,Western blotting检测mPRL-3蛋白在QM7细胞中的表达;通过重组慢病毒Lv-mPRL-3或对照载体Lv-Ctrl感染小鼠乳癌D2F2细胞,分别建立高表达mPRL-3的mPRL-3-D2F2细胞或对照NC-D2F2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中mPRL-3蛋白的表达。BALB/c小鼠左侧乳腺脂肪垫下分别接种mPRL-3-D2F2和NC-D2F2细胞后,通过基因枪接种pVAX1-mPRL-3疫苗(mPRL-3-D2F2/pVAX1-mPRL-3),同时设立疫苗对照组(mPRL-3-D2F2/pVAX1-Ctrl)和细胞对照组(NC-D2F2/pVAX1-mPRL-3),检测小鼠的肿瘤体积及生存期。结果:pVAX1-mPRL-3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均正确,并能在QM7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的mPRL-3-D2F2细胞中mPRL-3蛋白过表达,而NC-D2F2细胞中不表达mPRL-3蛋白。荷瘤小鼠经pVAX1-mPRL-3 DNA疫苗免疫,其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835.3±509.8)vs(1 543.0±578.4)mm3,P<0.01],且pVAX1-mPRL-3疫苗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55.5 vs 38 d,P<0.05)。结论:基因枪接种的靶向mPRL-3的DNA疫苗能抑制高表达mPRL-3的小鼠乳腺癌D2F2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提示其对mPRL-3阳性肿瘤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小鼠 乳腺癌 D2F2细胞 DNA疫苗 基因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佐剂TBhsp和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作用
15
作者 曹燕飞 吕娟 +2 位作者 孟麟 曲立科 寿成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17,626,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TBhsp)和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mAb)制备过程中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对照质粒pET28a-PRL-3和佐剂-PRL-3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28a-PRL-3-MT、pET28a-TBhsp...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TBhsp)和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mAb)制备过程中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对照质粒pET28a-PRL-3和佐剂-PRL-3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28a-PRL-3-MT、pET28a-TBhsp-PRL-3和pET28a-TBhsp-PRL-3-MT,并纯化其表达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的抗血清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PRL-3 mAb,并进行类和亚类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上述4种PRL-3相关的重组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出相应的融合蛋白,其中PRL-3-MT融合蛋白免疫组抗体效价高于其他组;用该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并筛选获得均为IgG类的10株分泌PRL-3 mAb的细胞株。结论 MT在PRL-3 mAb制备中可以发挥较为明显的免疫佐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HBP1通过负调控磷脂酶C-γ1基因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军梅 刘宇娟 +4 位作者 薛俊慧 曹正意 蒋卫 李慧 张晓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5-1463,共9页
HMG盒转录因子1(HMG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1,HBP1)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具有双重转录因子活性,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16,p21或DNMT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是磷脂酶C... HMG盒转录因子1(HMG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1,HBP1)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具有双重转录因子活性,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16,p21或DNMT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是磷脂酶C家族的成员,在许多肿瘤细胞PLC-γ1表达升高,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PLC-γ1可能是HBP1的下游靶分子;在宫颈癌细胞HeLa中分别过表达和敲低HBP1后,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证明,过表达HBP1,PLC-γ1 mRNA水平下调至49%,蛋白质相对表达量下调至48%(P<0.01);反之,敲低HBP1,PLC-γ1 mRNA水平上调2倍,蛋白质相对表达量上调2倍(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HBP1转录抑制PLC-γ1启动子活性;染色质免疫沉淀结果证实,细胞内HBP1与PLC-γ1启动子结合;细胞划痕实验48 h结果显示,HBP1组划痕面积改变率低于对照组约19%(P<0.05),“HBP1+PLC-γ1”组与HBP1组相比划痕面积改变率增加约17%(P<0.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发现,HBP1组与对照组相比穿过膜的细胞数量分别减少约90和68(P<0.01),“HBP1+PLC-γ1”组与HBP1组相比穿过膜的细胞数量分别增加约89和47(P<0.01),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HBP1下调PLC-γ1表达抑制了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上述所有结果表明,PLC-γ1是HBP1下游的靶基因,HBP1可以直接结合PLC-γ1基因的启动子,在转录水平抑制PLC-γ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该研究初步阐明了HBP1调控PLC-γ1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宫颈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为确定宫颈癌治疗的有效分子靶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盒转录因子1 磷脂酶C-Γ1 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