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预处理抗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彦珍 王黎敏 +4 位作者 董传仁 刘永明 郑汉巧 欧阳静萍 涂淑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 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胶原及心肌功能结构关系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体重(250 ±30)g 雄性SD 大鼠24 只,分3 组,每组8 只,即假手术对...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 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胶原及心肌功能结构关系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体重(250 ±30)g 雄性SD 大鼠24 只,分3 组,每组8 只,即假手术对照(SC)组;缺血再灌注(I/R) 组和缺血预处理(IPC) 组。用超微结构立体计量及羟脯氨酸浓度测定观察心肌间质胶原变化,多道记录仪测量心功能指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I/R 时心肌间质胶原浓度显著低于SC 组( P< 0-01) ,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严重,左室功能明显低于SC 组( P< 0-01) 。IPC 组心肌超微结构破坏明显低于I/ R 组。同时,心肌间质胶原浓度、胶原纤维线密度及左室功能指标明显高于I/R 组( P< 0-05 ,P< 0-01) 。结论:IPC 的心肌保护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心肌细胞上,而且对心肌间质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兔延髓缺血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翠英 宋志斌 +2 位作者 范毅敏 王黎敏 宋卓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延髓缺血后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大耳白兔14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n=4),缺血对照组(n=4),川芎嗪治疗组(n=6);记录膈肌放电和股动脉压分别监测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呼吸频率(RF)和平均动...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延髓缺血后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大耳白兔14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n=4),缺血对照组(n=4),川芎嗪治疗组(n=6);记录膈肌放电和股动脉压分别监测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呼吸频率(RF)和平均动脉压(MBP);延髓冠状切片尼氏染色测定平均灰度,观察疑核区神经尼氏体含量。结果:缺血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在缺血后4、5、6h均缩短(P<0.05),TE在缺血后1、5、6h缩短(P<0.05),RF在各观察时点均加快(P<0.05);川芎嗪治疗组在缺血后2、6hTI缩短程度比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RF在缺血后3h和5h加快程度比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疑核区神经尼氏体含量多于缺血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可对抗延髓缺血所致的呼吸变化,对延髓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来丽娜 杨柳絮 +3 位作者 郭春花 张晓一 王黎敏 范毅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rt组(5、15、45 mg.kg-1)、阳性对照Col组(0.1 mg.kg-1)。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rt组(5、15、45 mg.kg-1)、阳性对照Col组(0.1 mg.kg-1)。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Jamall法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用TGF-β1(5μg.L-1)刺激,与Art(终浓度6.25、25、50 mg.L-1)共培养后,检测HSC-T6中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mRNA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rt各组能减轻肝组织纤维增生的程度,降低肝组织Hyp含量,使肝组织α-SMA、TGF-β1 mRNA和HSC-T6中procollagenⅠmRNA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Art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SC活化,降低TGF-β1 mR-NA及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胶原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在青蒿琥酯抑制PDGF-BB诱导HS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来丽娜 任泽恩 +3 位作者 杨柳絮 张晓一 王黎敏 范毅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factor-BB,PDGF-BB)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signal r...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factor-BB,PDGF-BB)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Art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PDGF-BB组、PDGF-BB+Art组和PDGF-BB+PD98059组。以PDGF-BB诱导HSC增殖,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rt和ERK1/2抑制剂PD98059。CCK-8法检测各组HSC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ERK1/2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PDGF-BB可诱导HSC细胞增殖,p-ERK1/2表达增高,而PDGF-BB+Art组、PDGF-BB+PD98059组HSCⅠ型胶原的含量及p-ERK1/2活性均降低。结论:ERK1/2参与了PDGF-BB诱导HSC细胞增殖的作用,Art抗PDGF-BB所诱导的HSC细胞增殖作用与其抑制ERK1/2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肝星状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丽丽 张慧英 +9 位作者 王黎敏 李旭炯 贾建桃 吕敏丽 范毅敏 张翠英 刘明社 赵中夫 韩德五 CHENG Ji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CCl4、乙醇、高脂、高胆固醇和低胆碱)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以不同剂量(20 mg/kg和40 mg/kg)大黄素进行治疗。4周后,测定肝指数,检测血清内毒素、...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CCl4、乙醇、高脂、高胆固醇和低胆碱)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以不同剂量(20 mg/kg和40 mg/kg)大黄素进行治疗。4周后,测定肝指数,检测血清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反映肝功能的指标白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指数,光镜下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含量。结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大鼠肺指数明显增加,肺脏发生水肿、炎症反应,肺匀浆TNF-α、MDA、NO和ONOO-含量明显增加;大黄素治疗组肺指数较模型组下降,肺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TNF-α、MDA、NO和ONO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肝纤维化 肝肺综合征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东吉 尚改萍 +3 位作者 曹文君 王黎敏 李淑芬 冯改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标准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后;随机再分3个实验组,即川芎嗪5mg、10mg和15mg浸泡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标准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后;随机再分3个实验组,即川芎嗪5mg、10mg和15mg浸泡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30 min 6个时间点。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各组各浸泡时间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最适强度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经不同浓度盐酸川芎嗪液处理后,引起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和最适强度增大,不应期延长,与浸泡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3组浓度间比较:随川芎嗪液浓度增高对神经干电生理指标影响越明显(P<0.05,P<0.01)。经任氏液重新浸泡,消失的动作电位仍可恢复。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能降低蟾蜍坐骨神经干的兴奋性,可逆性阻滞动作电位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蟾蜍坐骨神经干 动作电位 阈强度 最适强度 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抑制ERK1/2蛋白活化负性调控HSC-T6细胞cyclin D1的表达和AP-1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来丽娜 宋晓亮 +5 位作者 任泽恩 杨柳絮 王黎敏 郑王巧 郭春花 张晓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AP-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目的:通过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AP-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影响,探讨Art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诱导HSC-T6细胞的增殖。实验分为对照组、PDGF-BB组、PDGF-BB+Art组(Art终浓度6.25 mg/L、25 mg/L、50 mg/L)和PDGF-BB+ERK抑制剂PD98059组。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RT-PCR检测各组ERK1/2和cyclin D1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ERK1/2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AP-1的活性。结果:(1)PDGF-BB可明显促进HSC-T6细胞的增殖,PDGF-BB+Art各剂量组和PDGF-BB+PD98059均可抑制HSC-T6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P<0.05,P<0.01)。(2)PDGF-BB+Art组(50 mg/L)ERK1/2 mRNA的表达低于PDGF-BB组(P<0.05),其中PDGF-BB+PD98059组ERK1/2 mRNA的表达最低(P<0.01);PDGF-BB+Art组(25 mg/L、50 mg/L)和PDGF-BB+PD98059组cyclin D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PDGF-BB组(P<0.05,P<0.01)。(3)p-ERK1/2、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在PDGF-BB组最高,而PDGF-BB+Art各剂量组和PDGF-BB+PD98059组降低(P<0.05,P<0.01)。(4)Art可使AP-1与DNA结合活性下降。结论:Art可抑制HSC-T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RK1/2蛋白活化从而降低AP-1的活性和下调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胶原 Ⅰ型 细胞周期蛋白D1 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贾建桃 张慧英 +4 位作者 王黎敏 赵中夫 刘明社 来丽娜 卢彦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 建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细胞性质。方法 4-5周龄大鼠随机分成3组, 无菌状态下剥除胸膜, 将肺组织边缘剪成1 mm3的大小, 贴入一次性培养瓶, 分别用含肝素钠的DMEM完全培养液、RPMI1640完全... 目的 建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细胞性质。方法 4-5周龄大鼠随机分成3组, 无菌状态下剥除胸膜, 将肺组织边缘剪成1 mm3的大小, 贴入一次性培养瓶, 分别用含肝素钠的DMEM完全培养液、RPMI1640完全培养液以及含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的完全培养液培养,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CD31的表达。结果 与2组对照组相比, 采用含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的完全培养液培养, 获得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 纯度高。内皮细胞于24 h迁移出肺组织块, 14 d左右汇合, 呈多角形, 以铺路石样镶嵌状排列生长。传代细胞呈长梭形, 生长迅速, 具有自发形成血管的倾向。细胞为CD31免疫反应阳性, 证实其为内皮细胞。结论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 选择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以及优化分离过程, 可以获得高纯度原代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糖激酶2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减少LPS引起的人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淑芬 宋卓慧 +3 位作者 李婷 孙婧 范毅敏 刘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人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并对己糖激酶2(HK2)在该效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BEAS-2B细胞建立损伤模型,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 Hoechst 33342染色及Annexin V/PI双...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人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并对己糖激酶2(HK2)在该效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BEAS-2B细胞建立损伤模型,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 Hoechst 33342染色及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水平;通过使用线粒体凋亡通路抑制剂或者外在凋亡通路抑制剂鉴定细胞凋亡通路;在BEAS-2B细胞中转染HK2过表达质粒以验证HK2对上述效应的影响。Western blot法确认HK2过表达效果;免疫荧光实验检测HK2亚细胞定位。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LPS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BEAS-2B细胞活力; 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表明,给予LPS处理后的BEAS-2B细胞核出现固缩和碎裂;同时Annexin V/PI双染实验结果表明,处于凋亡状态的细胞由2. 89%增加至42. 4%,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0. 05)。线粒体凋亡通路执行蛋白caspase-9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而caspase-8抑制剂却无此效应。在BEAS-2B细胞的凋亡过程中伴随着HK2的表达下调,而HK2过表达可以有效阻止以上事件的发生。结论:己糖激酶2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减少LPS引起的人肺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糖激酶2 BEAS-2B细胞 线粒体凋亡通路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小霞 来丽娜 +4 位作者 陈云霞 李旭炯 王黎敏 孟丽 张丽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961-967,共7页
目的:探讨甜菜碱干预对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甜菜碱干预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和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 目的:探讨甜菜碱干预对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甜菜碱干预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和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6周末和8周末处死取材。肝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ALT、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和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D_(86)、CD_(20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_1)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组动物血浆中ALT、内毒素、Hcy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随病程进展逐渐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TNF-α、IL-6、iNOS水平和CD_(86)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其6周水平高于8周;而肝组织中Arg-1水平和CD_(206)、TGF-β_1的mRNA表达在6周至8周逐渐显著升高(P<0.05)。与相应的肝硬化模型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动物血浆中ALT、内毒素、Hcy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TNF-α、IL-6水平在6周显著降低(P<0.05),8周变化不明显;肝组织中iNOS、Arg-1水平和肝组织中CD_(86)、CD_(206)、TGF-β_1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血浆中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显著相关(P<0.01),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分别与肝组织中CD_(86)、CD_(206)的mRNA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甜菜碱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拮抗肝脏内质网应激反应,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等途径,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肝硬化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 内毒素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在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大鼠肝肺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建桃 张慧英 +8 位作者 田小霞 冀菁荃 张丽丽 吕敏丽 王黎敏 封明 赵中夫 韩德五 CHENG Ji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80-1585,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周组、6周组和8周组3个时点,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合并肝肺综合征(HPS)模型,并设标准饮食的正常...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周组、6周组和8周组3个时点,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合并肝肺综合征(HPS)模型,并设标准饮食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内毒素、TNF-α和肺组织匀浆中的TNF-α、丙二醛(MDA)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肺组织标本中GRP7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浆内毒素含量随病程进展逐渐增高;肺组织中GRP78蛋白和mRNA的表达随HPS进展逐步增高,且各时点间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内毒素与升高的GRP78蛋白水平间呈高度正相关(P<0.01)。血浆ALT和TNF-α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MDA含量随病程进展逐渐增高;血浆内毒素含量以及肺组织中GRP78蛋白分别与血浆TNF-α和肺组织中TNF-α、MDA的含量呈高度正相关(P<0.01)。在各时点,模型组动物血浆TNF-α含量、肺组织匀浆TNF-α、GRP78蛋白及mRN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第6周和第8周,模型组动物血浆内毒素和ALT的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时形成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作为内质网应激的重要应激原,通过氧化应激激活肺组织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导致GRP78表达增高,很可能是HPS发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大鼠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小霞 张慧英 +7 位作者 陈云霞 李旭炯 王黎敏 孟丽 来丽娜 赵中夫 韩德五 CHENG Ji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0-885,共6页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硬化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质网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组。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4周末、6周末和8周末处死取材。ELISA法检测大...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硬化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质网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组。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4周末、6周末和8周末处死取材。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ALT、内毒素、Hcy的水平和肝组织匀浆中i NOS、TNF-α、IL-6、Arg-1、IL-10的水平;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VG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Grp78、NF-κB、IRF5、CD86、CD206和TGF-β1的mRNA表达。结果: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组动物血浆中ALT、内毒素、Hcy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在4周、6周和8周均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P〈0.05);肝组织中NF-κB、IRF5和CD86的mRNA表达以及i NOS、TNF-α、IL-6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它们的变化趋势为6周水平最高,4周次之,8周最低;肝组织中CD206和TGF-β1的mRNA表达以及Arg-1、IL-10的水平在4周未见明显变化,在6~8周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中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显著相关(P〈0.01);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和肝组织中Grp78的mRNA表达均与肝组织中CD86和CD206的mRNA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质网应激-巨噬细胞极化途径可能是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发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 内质网应激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8促进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丽丽 庞慧 +10 位作者 吕敏丽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 张慧英 贾建桃 王黎敏 刘燕 李旭炯 李宝红 张翠英 赵中夫 韩德五 JI Cheng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GRP78/BiP)是否促进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在4周、6周和8周分别取材。实验1:取心脏称重并测量左室壁厚度,计算左室壁厚...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GRP78/BiP)是否促进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在4周、6周和8周分别取材。实验1:取心脏称重并测量左室壁厚度,计算左室壁厚度与心脏重量比值及心脏指数。实验2: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RP78/BiP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生长停滞及DNA诱导蛋白153(CHOP/GADD15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的表达。结果:随肝硬化病程进展,左室壁厚度与心脏重量比值以及心脏指数逐渐增加,8周组增加显著(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HOP/GADD153和caspase-12阳性蛋白表达指数逐渐升高,8周组差异显著(P<0.05);NF-κB p65和Bcl-2阳性蛋白表达指数呈一致性变化,在4周组较其它组明显增高(P<0.05);GRP78/BiP蛋白阳性表达指数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HOP/GADD153、caspase-1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呈显著正相关,CHOP/GADD153与NF-κB p65、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GRP78高表达在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硬化心肌病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 肝硬化心肌病 细胞凋亡 内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