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辩论赛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庞慧 王金胜 +3 位作者 李水仙 王佳 李莉 张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1-764,共4页
本研究主要通过医学免疫学辩论赛的方式,促进学生们对于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长治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6组进行辩论赛前查阅资料;采用正反方各4人进行现场辩论,每一对辩手一个辩题;继而进行辩... 本研究主要通过医学免疫学辩论赛的方式,促进学生们对于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长治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6组进行辩论赛前查阅资料;采用正反方各4人进行现场辩论,每一对辩手一个辩题;继而进行辩论赛后调查问卷;最后将教改班与平行对照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教改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与平行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愿意参加这种活动来加强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医学免疫学辩论赛是一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辩论赛 问卷调查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地区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庞慧 赵爱兰 +3 位作者 白向宁 王立兵 郭步平 熊衍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分离情况及菌株特征。方法收集腹泻患者粪便,EC肉汤增菌后,采用针对致泻性大肠杆菌7个毒力基因eaeA、aggR、ipaH、stx1、stx2、lt、stIb及16SrRNA基因rrs的多重PCR初筛后,阳性者作...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分离情况及菌株特征。方法收集腹泻患者粪便,EC肉汤增菌后,采用针对致泻性大肠杆菌7个毒力基因eaeA、aggR、ipaH、stx1、stx2、lt、stIb及16SrRNA基因rrs的多重PCR初筛后,阳性者作致泻性大肠杆菌分离,再对分离菌株行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血清群测定。结果 170份标本中分离到致泻性大肠杆菌20株,阳性率为12%。其中EPEC 11株,均为非典型EPEC,EAEC 7株,ETEC 2株。结论长治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除EPEC外,EAEC占有很大比例;对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及判断有赖于血清群与毒力基因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致泻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市2000-2009年流动人口结核病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庞慧 郭红琴 +4 位作者 庞佳佳 赵波 明亮 徐林霞 武延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市流动人口结核病状况及其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从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中临床确诊为结核病的病例常规采集各种标本,涂片抗酸染色、经改良罗氏培养基上培...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市流动人口结核病状况及其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从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中临床确诊为结核病的病例常规采集各种标本,涂片抗酸染色、经改良罗氏培养基上培养,生化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及其病例作为背景资料,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测定分离菌株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柳酸、卡那霉素、乙胺丁醇和丁胺卡那霉素等的药物敏感性,并将分离自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菌株耐药性进行了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0-2009年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共2315株,耐药菌株1039株,总平均耐药率为44.88%(1 039/2 315),其中流动人口耐药率为49.26%(533/1 082),常住人口耐药率41.04%(506/1 233)。流动人口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从41.17%(35/85)上升至61.11%(77/126),而常住人口的菌株耐药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46.20%(61/132)下降为38.50%(40/104)。总平均耐单药率为11.53%(267/2 315),其中流动人口耐单药率为14.42%(156/1 082),常住人口耐单药率为9.00%(111/1233)。总平均耐多药率为13.82%(320/2 315),其中流动人口耐多药率15.43%(167/1 082),常住人口耐多药率12.41%(153/1 233)。流动人口组的总耐药率、耐单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常住人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5.75、16.56和4.43,P均<0.05)。结论长治市流动人口的结核耐药率显著高于本地区常住人口的结核耐药率,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强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结核病 耐药性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和PD-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表达增强并与浸润和转移有关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丽莉 李水仙 毕志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PD-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组织芯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2例ESCC及30例癌旁组织中PD-L1、PD-L2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D-L1...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PD-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组织芯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2例ESCC及30例癌旁组织中PD-L1、PD-L2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D-L1、PD-L2在E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58/92)、67%(62/92),癌旁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9/30)、37%(11/30),PD-L1、PD-L2在ESCC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D-L1的表达与ESCC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D-L2的表达与ESCC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PD-L1、PD-L2在ESCC中表达升高,且与ESCC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2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株慢速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针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庞慧 李桂莲 +1 位作者 万康林 余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4-918,共5页
慢速生长分枝杆菌主要分布于土壤、污水等环境中,这类细菌可对人类致病,尤其是肺部疾病。本研究中,通过分析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为了找到治疗慢速生长分枝杆菌病的最佳药物。结果表明,异烟肼(4/34)是敏感性最低的药物,只对M... 慢速生长分枝杆菌主要分布于土壤、污水等环境中,这类细菌可对人类致病,尤其是肺部疾病。本研究中,通过分析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为了找到治疗慢速生长分枝杆菌病的最佳药物。结果表明,异烟肼(4/34)是敏感性最低的药物,只对Mycobacterium szulgai,Mycobacterium celatum,Mycobacterium duvalii和Mycobacterium elephantis敏感。利福平(13/34)和乙胺丁醇(14/34)有相似的敏感性。链霉素(27/34)是一线抗结核药物中效果最好的,对绝大多数的试验菌株都有较好的活性。氧氟沙星(23/34),卡那霉素(26/34)和妥布霉素(26/34)具有强有力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31/34),左氧氟沙星(31/34),阿米卡星(33/34)和卷曲霉素(33/34)具有极好的抗慢速生长分枝杆菌活性。莫西沙星(34/34)的抗菌活性最强。在本试验的测试慢速生长分枝杆菌中,Mycobacterium simiae和Mycobacterium africanum对更多的药物耐药。Mycobacterium szulgai和Mycobacterium duvalii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都有较好的活性。总之,二线抗结核药物是治疗慢速生长分枝杆菌的良好药物,可被广泛用于慢速生长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性 慢速生长分枝杆菌标准株 抗结核药物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某医院发现的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庞慧 弓艳娥 +6 位作者 袁敏 蒋毅 郭步平 龚林 李水仙 李娟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类重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受累。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携带有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特征和流行状况的评价。方法本研究中所用菌株是2008-2012年分离自山西省长治某医...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类重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受累。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携带有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特征和流行状况的评价。方法本研究中所用菌株是2008-2012年分离自山西省长治某医院的标本,通过琼脂扩散和E纸条试验来分析菌株的药敏状况。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情况经Carba NP试验来确认,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测定及确证由PCR和DNA测序完成。最后,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结果 1 297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9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株,它们都是产A组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碳青霉烯酶(KPC-2)基因阳性,而其它的检测基因均为阴性。尽管9株菌都属于MLST中的ST11型,但就PFGE分析发现,可能存在两次院内感染的传播:分别在2010和2012年。结论携带KPC-2基因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在医院内传播,加强院内严密监控和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已是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药物敏感性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标准株对10种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庞慧 李桂莲 +1 位作者 万康林 余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3-788,共6页
目的越来越多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对于常规抗结核药物耐药,并且可以引起种类繁多的疾病。本研究主要聚焦在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标准菌株对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方面。方法在体外,应用阳离子调节的MH微量肉汤稀释法,针对40种快速生长... 目的越来越多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对于常规抗结核药物耐药,并且可以引起种类繁多的疾病。本研究主要聚焦在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标准菌株对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方面。方法在体外,应用阳离子调节的MH微量肉汤稀释法,针对40种快速生长分枝杆菌进行10种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结果显示氯法齐明(39/40)具有最好的抗菌活性。司帕沙星(37/40)和头孢美唑(36/40)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罗红霉素(33/40)、阿奇霉素(31/40)和利福喷丁(29/40)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利福布丁(16/40)对于实验菌株具有中等程度的抗菌活性。氨苯砜(4/40)和帕司烟肼(9/40)具有很低的抗菌活性。氨硫脲(1/40)的抗菌活性最低。在40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标准株当中,Mycobacterium aurum,Mycobacterium duvalii和Mycobacterium parafortuitum对于测试药物的敏感性最高,可达80%的敏感性。Mycobacterium massiliense,Mycobacterium boenickei和Mycobacterium porcinum的药物敏感性最低,只有30%的敏感性。其它物种有40%~70%的敏感性。结论通过对40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标准株的药物敏感性测试,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和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性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抗菌药物 最小抑菌浓度 阳离子调节的MH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耐药相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益萍 庞慧 +4 位作者 万康林 弓艳娥 郭旭霞 王艳霞 刘海灿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9-1125,共7页
目的研究山西省长治及周边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运用MLVA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对8种抗结核药物分别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 目的研究山西省长治及周边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运用MLVA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对8种抗结核药物分别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5个位点中Mtub21、MIRU26和ETRE多态性较高(HGI>0.6),MIRU40、ETRB、MIRU16、ETRD、MIRU23和ETRC位点多态性较低(HGI<0.3)。127株结核分枝杆菌共分为11个基因群102种基因型,90株为独特型,基因群中Ⅰ群所占比例最大(80.31%)。127株菌株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总耐药率分别为47.24%和23.62%。一线药物中链霉素(40.94%)的耐药率最高,乙胺丁醇(6.30%)最低。二线药物中左氧氟沙星(14.17%)的耐药率最高,丙硫异烟胺(3.15%)最低。链霉素的单耐药率最高(11.81%);耐多药率为21.26%(27/127);广泛耐多药率为3.15%。Ⅰ群菌株的耐药率与其它菌株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证实山西长治及周边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多态性,Ⅰ群为主要流行群。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药物的敏感性高于一线药物。主要流行菌株Ⅰ群菌株与耐药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 MLV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8促进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丽 庞慧 +10 位作者 吕敏丽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 张慧英 贾建桃 王黎敏 刘燕 李旭炯 李宝红 张翠英 赵中夫 韩德五 JI Cheng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GRP78/BiP)是否促进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在4周、6周和8周分别取材。实验1:取心脏称重并测量左室壁厚度,计算左室壁厚...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GRP78/BiP)是否促进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在4周、6周和8周分别取材。实验1:取心脏称重并测量左室壁厚度,计算左室壁厚度与心脏重量比值及心脏指数。实验2: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RP78/BiP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生长停滞及DNA诱导蛋白153(CHOP/GADD15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的表达。结果:随肝硬化病程进展,左室壁厚度与心脏重量比值以及心脏指数逐渐增加,8周组增加显著(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HOP/GADD153和caspase-12阳性蛋白表达指数逐渐升高,8周组差异显著(P<0.05);NF-κB p65和Bcl-2阳性蛋白表达指数呈一致性变化,在4周组较其它组明显增高(P<0.05);GRP78/BiP蛋白阳性表达指数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HOP/GADD153、caspase-1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呈显著正相关,CHOP/GADD153与NF-κB p65、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GRP78高表达在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硬化心肌病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 肝硬化心肌病 细胞凋亡 内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