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克抑郁量表在医学生中的信度与效度评价和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金燕 曹文君 +3 位作者 管振钧 吴婷 王瑞君 刘旭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评价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中文版在医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797名医学生完成BDI-Ⅱ中文版的测试,并随机抽取24名被试者一周后完成BDI-Ⅱ的重测。结果 BDI-... 目的评价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中文版在医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797名医学生完成BDI-Ⅱ中文版的测试,并随机抽取24名被试者一周后完成BDI-Ⅱ的重测。结果 BDI-Ⅱ中文版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为0.87(P<0.001),重测信度相关系数0.73(P<0.001),各条目与BDI-Ⅱ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48~0.69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提示,认知情感-躯体化2因子模型在医学生样本中的各指标为χ~2/d7.676,CFI=0.933,IFI=0.933,RMSEA=0.049。结论BDI-Ⅱ中文版在医学生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我国医学生抑郁症状筛查的自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娟 田小霞 +3 位作者 李宝红 王东 孟董超 卢彦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S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HIR)组、白藜芦醇(Res)组。各组分别采集血液标本,处死动物收集肝组织...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S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HIR)组、白藜芦醇(Res)组。各组分别采集血液标本,处死动物收集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经HE染色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HIR组相比,Res使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血清中反映肝脏功能学的指标ALT、AST及AKP的浓度明显降低,同时肝组织HMGBl、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亦显著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从而减少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再灌注过程中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白藜芦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BG4蛋白对人胃癌AGS细胞凋亡和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毅强 师帅帅 +6 位作者 裴晋红 郑军 王星宇 李云飞 于波 张慧鹏 胡文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0-2095,共6页
目的:构建G-四链体抗体BG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BG4,探讨转染该真核表达载体致BG4蛋白过表达对人胃癌细胞株AGS凋亡和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G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 SANG10-BG4为模板,PCR扩增出含有BG4基因的目的片段... 目的:构建G-四链体抗体BG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BG4,探讨转染该真核表达载体致BG4蛋白过表达对人胃癌细胞株AGS凋亡和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G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 SANG10-BG4为模板,PCR扩增出含有BG4基因的目的片段,经TA克隆与p MD18-T载体连接,测序正确后,经Sac I和Pst I双酶切,与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并进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Western blot鉴定BG4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DAPI法及HE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空白对照组、p EGFP-N1组和p EGFP-N1-BG4组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酶切分析显示,目的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DNA测序表明克隆的BG4基因序列正确,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p EGFP-N1-BG4质粒可以成功表达BG4蛋白。转染p EGFP-N1-BG4质粒可抑制细胞进入S期。DAPI法及HE染色显示,p EGFP-N1-BG4组出现明显的新月形核和核固缩的细胞凋亡现象。q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 EGFPN1-BG4组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受到抑制。结论:用p EGFP-N1-BG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株AGS可以抑制该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 BG4 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凋亡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einheimera sp.QH胞外角蛋白酶KerQH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栗学清 庞鑫 +3 位作者 高慧芳 张廉芸 宋英达 武翠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5-130,共6页
目的:预测海洋菌Rheinheimera sp.QH分泌的角蛋白酶KerQH2的结构特征及与底物的互作位点,为深入研究KerQH2对角蛋白底物的降解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KerQH2的结构特征、作用于角蛋白底物的可能位点及关键氨基酸... 目的:预测海洋菌Rheinheimera sp.QH分泌的角蛋白酶KerQH2的结构特征及与底物的互作位点,为深入研究KerQH2对角蛋白底物的降解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KerQH2的结构特征、作用于角蛋白底物的可能位点及关键氨基酸等进行分析。结果:KerQH2为S8家族丝氨酸蛋白酶,其分子表面无规则卷曲占比较高,α-螺旋与β-折叠占比较低且多位于酶分子内部。KerQH2具有保守的催化三联体(Asp8、His41和Ser197),催化三联体区域表面静电势为中性。KerQH2催化结构域中含有大量保守的极性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与底物结合有关的序列富含Gly和Ala。KerQH2主要切割疏水性氨基酸Val(V)/ILe(I)和极性氨基酸Cys(C)/Gln(Q)之间形成的肽键。结论:角蛋白酶KerQH2的特殊结构有助于其降解结构复杂角蛋白分子,这可能是海洋菌对海洋寡营养环境的一种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酶 KerQH2 海洋菌 Rheinheimera sp.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