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日本铁矿石造块新法的研究与应用 |
袁文彬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0 |
8
|
|
2
|
钒钛磁铁矿链篦机—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设计的若干问题(续) |
叶匡吾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3
|
充气胶轮摩擦传动圆筒混合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
李文伟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4
|
露天矿平硐—溜井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
李鼎权
张泽荫
郭宝昆
|
《有色金属工程》
CAS
|
1981 |
2
|
|
5
|
面燃烧烧结点火技术在日本的研究与应用 |
谢良贤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6
|
当代新技术在宝钢二期烧结设计中的应用 |
唐先觉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7
|
钒钛磁铁矿链篦机—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设计的若干问题 |
叶匡吾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8
|
熔融还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谢良贤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9
|
非烧结矿铺底法在日本的研究与应用 |
袁文彬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0
|
从国外直接还原的现状谈我国的发展方向 |
谢良贤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2 |
5
|
|
11
|
从降低漏风率谈中小烧结厂节能 |
张庆军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12
|
日本烧成球团矿烧结法的工业性应用效果 |
袁文彬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13
|
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烧结余热回收装置建成 |
唐先觉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4
|
协同克里格法和多变量估值 |
田世丰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5
|
发展烧结点火技术,降低点火能耗 |
谢良贤
|
《冶金能源》
|
1991 |
5
|
|
16
|
回转窑还原的结圈问题 |
叶匡吾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7
|
对宝钢烧结添加生石灰技术的评析 |
孔德萱
|
《烧结球团》
|
1985 |
2
|
|
18
|
对我国当前发展煤基直接还原技术的几点看法 |
叶匡吾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19
|
“一步法”的机理与实践初探 |
刘树立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20
|
烧结用活性石灰的生产方法评述 |
常作夫
|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
199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