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格栅水力特性的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昱 常锦 郭剑雄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3,43,共7页
运用Plaxis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讨了格栅水力特性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原理。结果表明,随着雨水持续入渗,加筋边坡各层土工格栅轴力不断增加,呈中间大、两端小的“... 运用Plaxis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讨了格栅水力特性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原理。结果表明,随着雨水持续入渗,加筋边坡各层土工格栅轴力不断增加,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凸”型分布,忽略格栅的水力特性会低估格栅所受轴力、高估边坡稳定性。柔性支护结构可有效提高边坡抵抗降雨入渗的能力,维持膨胀土体抗剪强度,同时也能限制边坡变形和位移增长,是一种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膨胀土边坡 边坡稳定性 格栅水力特性 柔性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粉煤灰活性掺合料设计及水化特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英力 陈瑜 +2 位作者 王迪 马保国 张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针对电厂两大工业废渣——烟气脱硫石膏及粉煤灰,通过试验研发用于混凝土的活性复合矿物掺合料。以适当比例复合后的脱硫石膏及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掺入到水泥砂浆中,通过活性激发措施,以胶砂流动度、早期强度以及强度发展规律等作为控... 针对电厂两大工业废渣——烟气脱硫石膏及粉煤灰,通过试验研发用于混凝土的活性复合矿物掺合料。以适当比例复合后的脱硫石膏及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掺入到水泥砂浆中,通过活性激发措施,以胶砂流动度、早期强度以及强度发展规律等作为控制指标探索脱硫石膏及粉煤灰的最优配比,同时通过微细观结构的SEM观测评价脱硫石膏-粉煤灰活性矿物掺合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脱硫石膏及粉煤灰以1:2的比例复合等量取代水泥30%掺入水泥砂浆中,可获得较为优异的胶砂流动度、早期强度,而后期强度能赶上甚至超过基准水泥胶砂;SEM表明由于脱硫石膏及其它外加组分的活性激发效应,粉煤灰的活性得到有效激发,早期有明显的钙矾石生成。脱硫石膏-粉煤灰复合矿物掺合料的研发可大量消纳燃煤电厂的工业废渣,且在水泥基材料体系中具有优异的水化及低成本特性,具有显著的"绿色"效应,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粉煤灰 掺合料 活性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脱硫石膏干混抹面砂浆制备及变形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英力 陈瑜 +1 位作者 王盛铭 曾华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9-1153,共5页
以粉煤灰(FA)及脱硫石膏(FGD)取代部分水泥,制备了水泥-粉煤灰-脱硫石膏干混抹面砂浆,并对胶凝材料体系进行了试验优选。在材料制备基础上,对优选砂浆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易性及体积变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选的三组干混砂浆力学性能... 以粉煤灰(FA)及脱硫石膏(FGD)取代部分水泥,制备了水泥-粉煤灰-脱硫石膏干混抹面砂浆,并对胶凝材料体系进行了试验优选。在材料制备基础上,对优选砂浆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易性及体积变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选的三组干混砂浆力学性能分别满足M7.5、M10的强度要求;新拌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满足规范要求,其中粉煤灰掺量越大,流动性越好;硬化砂浆表现出较好的"收缩补偿"效应,且脱硫石膏掺量越大,减缩效应越明显,28d干缩率最大仅为110×10-6;圆环法加速开裂试验表明,优选出的砂浆具有较低的开裂敏感性,水泥掺量不超过15%时,砂浆28d均未见肉眼可见裂纹。综合试验结果,推荐干混砂浆配比为:水泥:粉煤灰:脱硫石膏:砂=0.15:0.60:0.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脱硫石膏 干混砂浆 抹面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涂层对沥青路面防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彭超 张滈 +3 位作者 徐方 蒋国盛 陈鹏旭 张伟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5,共5页
采用有机硅橡胶与表面改性过的微米/纳米粉末制备了超疏水涂层,研究了该涂层对于沥青路面防冰性能的影响.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该超疏水涂层的接触角达到了160°;沥青混合料表面结冰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降温条件下,相比于无涂层... 采用有机硅橡胶与表面改性过的微米/纳米粉末制备了超疏水涂层,研究了该涂层对于沥青路面防冰性能的影响.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该超疏水涂层的接触角达到了160°;沥青混合料表面结冰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降温条件下,相比于无涂层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涂有超疏水涂层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面水滴结冰时间延长了1.5倍;沥青混合料表面冰层黏结力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涂层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涂有超疏水涂层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面冰层黏结力在-5℃时减小了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硅橡胶 沥青路面 防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拉压模量不同的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潘勤学 郑健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为传统的线弹性理论,设计时采用抗压回弹模量作为材料刚度参数,并未充分考虑道路材料拉压模量具有显著差异的特点。为此,文章将双模量理论(即拉压模量不同弹性理论)引入到路面力学分析中,基于迭代思想建立考虑材料...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为传统的线弹性理论,设计时采用抗压回弹模量作为材料刚度参数,并未充分考虑道路材料拉压模量具有显著差异的特点。为此,文章将双模量理论(即拉压模量不同弹性理论)引入到路面力学分析中,基于迭代思想建立考虑材料拉压模量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方法,且利用ABAQUS二次开发平台UMAT编制计算子程序,对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关键点位的力学响应,基于双模量理论与传统线弹性理论的计算结果之间的偏差高达30%~50%,应引起高度重视;沥青路面表面存在着较大的拉应力和拉应变,应为沥青路面破坏源之一,建议将沥青面层的设计点位从层底移至路表轮隙区;应用双模量理论对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可有效地解决道路材料弹性模量的不唯一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力学计算方法 双模量理论 有限元方法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量理论广义弹性定律的深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潘勤学 郑健龙 文丕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0,共8页
传统不同模量理论中基于主应力方向建立的本构方程,仅能表述主应力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未体现出其他方向的应力应变特性,不能有效表征拉压不同模量问题的力学本质.基于此,在主应力方向的本构方程基础上,利用应力及应变的转轴公式,推... 传统不同模量理论中基于主应力方向建立的本构方程,仅能表述主应力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未体现出其他方向的应力应变特性,不能有效表征拉压不同模量问题的力学本质.基于此,在主应力方向的本构方程基础上,利用应力及应变的转轴公式,推导了基于不同直角坐标系下的拉压不同模量本构方程的具体形式,也即广义弹性定律.经理论验证,此广义弹性定律揭示了拉压不同模量问题既是非线性问题也体现出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质;并且在拉压模量相等时可以回退到经典弹性理论本构方程,而基于主应力方向建立的本构方程是广义弹性定律中的特例.针对不同模量理论中不甚明晰的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弹性模量比值的假设,应用所得到的广义弹性定律对纯剪应力状态进行了力学分析,分析表明:在基于最大或最小剪应力方向的直角坐标系下,剪应力与剪应变成线性关系,剪切模量保持不变;并结合微元体纯剪变形的几何关系,证明了假设即拉泊松比与拉模量之比等于压泊松比与压模量之比在纯剪受力状态下是自然满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理论 不同模量 本构方程 主应力 纯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