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传播伦理创新研究 |
张明海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 |
郭华
王文兵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3
|
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理论意涵与提升路径 |
张明海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4
|
人工智能、诗性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革命 |
余乃忠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5
|
理论“偶遇”与民族感性世界化——马克思论“中国社会主义” |
余乃忠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6
|
创新观念史与研究史中的 “支持偏好 ” |
廖苗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7
|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机遇: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领导者 |
余乃忠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8
|
非传统道德增强的双重变导:生物医学中介与智能体引擎 |
陈万球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9
|
交互认识论:群众路线的新思路 |
郭华
张践明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社区共同体建设中公共精神的六个维度 |
张承安
师晓倩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11
|
大数据时代的认识论重塑 |
余乃忠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2
|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 |
余乃忠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3
|
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的人工智能 |
余乃忠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4
|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特质 |
余乃忠
张进蒙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5
|
后疫情时代医患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医学伦理反思 |
陈芬
罗培英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21 |
9
|
|
16
|
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本质特点、发生依据、根本任务 |
鲁芳
李唯彤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7
|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 |
阳立高
彭頔雯
杨崇峻
易显飞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8
|
大数据时代的形而上学基础 |
余乃忠
解泽奇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9
|
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存论根基 |
鲁芳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