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0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速型工程最速控制器的磁轴承-转子系统抗扰控制
1
作者 申忠利 许梦麟 +2 位作者 欧师军 谢七月 付强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5,共11页
为降低磁轴承-转子系统运行过程中外部干扰对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磁轴承在宽速域条件下的抗扰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加速型工程最速控制器(AEFC)和快速鸽群优化器的控制方案。建立磁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在控制回路... 为降低磁轴承-转子系统运行过程中外部干扰对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磁轴承在宽速域条件下的抗扰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加速型工程最速控制器(AEFC)和快速鸽群优化器的控制方案。建立磁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在控制回路中采用工程抗扰的AEFC方案;采用结合两阶段优化和双量子并行搜索的快速鸽群优化器获得AEFC的最佳参数,建立结合跟踪误差和平滑度的多准则优化函数。总体控制方案有效融合了快速跟踪、干扰抑制和快速参数调整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与ADRC控制器相比,AEFC在正弦响应下的平均跟踪误差降低了76.7%,施加扰动后的平均波动幅度降低了70.1%,调节时间降低了50%;AEFC控制器在阶跃响应下作用在各自由度的平均超调量降低了13.2%,调节时间降低了8.5%;在2 000~32 000 r/min的转速范围内,AEFC控制器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轴承 控制算法 干扰 跟踪滤波器 控制器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与深度神经网络的锂离子电池温度预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来恩 曾小勇 +2 位作者 曾子豪 成采辰 孙耀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5,共8页
准确预测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动态以及时序依赖特性,构建了一种深度神经网络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预测。该模型可以提取数据的潜在高维特征并适当降维以减少模型复杂度,同时通过长短期记忆单元... 准确预测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动态以及时序依赖特性,构建了一种深度神经网络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预测。该模型可以提取数据的潜在高维特征并适当降维以减少模型复杂度,同时通过长短期记忆单元层捕获温度的长期依赖关系。此外,通过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端电压以及电流实时计算产热率,从而为深度神经网络提供额外的物理信息输入。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温度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温度预测 产热率 物理信息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泽文 张一鸣 +3 位作者 夏翊翔 冯译萱 王远川 葛俊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最后根据冗余度评价得出最优配置方案,并以贪心策略确定行波定位装置的动态装设顺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行波定位装置的配置数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行波 故障定位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孤岛微电网二次频率控制
4
作者 王力 蒋宇翔 +2 位作者 曾祥君 赵斌 李均昊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8,共13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和系统随机扰动给孤岛微电网频率稳定和运行控制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二次频率控制方法,分析孤岛微电网下垂控制特性,提出了基于深度Q网络的二次频率控制...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和系统随机扰动给孤岛微电网频率稳定和运行控制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二次频率控制方法,分析孤岛微电网下垂控制特性,提出了基于深度Q网络的二次频率控制器结构。将频率偏差作为状态输入变量,依次完成深度Q网络算法中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奖励函数、神经网络和超参数的设计,其中奖励函数兼顾了频率恢复和各分布式电源功率分配的目标,实现各智能体动作选择一致性;通过离线学习训练生成深度强化学习二次频率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孤岛微电网仿真模型,设置多场景源荷扰动验证控制器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和基于Q学习算法控制器相比,该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更稳定的二次频率控制,并能自适应协调各分布式电源按自身容量进行功率分配,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孤岛微电网 下垂控制 深度Q网络 二次频率控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的建模与求解
5
作者 肖峻 王聪 宋晨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共10页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定义;进而,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模型;再次,给出了基于二分修正仿真的能碳安全域的求解与观测方法;最后,通过电-气耦合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域 碳排放 碳流约束 电-气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域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安全预警方法
6
作者 肖峻 孙纲 +2 位作者 宋晨辉 王丹 莫少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09-3722,I0003-I0010,共22页
该文基于安全域理论提出一套较完整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安全预警流程。首先,建立RIES安全域模型并给出RIES安全边界计算方法,包括交流安全边界与直流安全边界。其次,介绍模糊推理与模糊综合评... 该文基于安全域理论提出一套较完整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安全预警流程。首先,建立RIES安全域模型并给出RIES安全边界计算方法,包括交流安全边界与直流安全边界。其次,介绍模糊推理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用于预警中评估越限的严重程度。再次,提出RIES预警方法,能综合考虑系统N-0与N-1安全性从而发出预警或告警信号。该方法包括预警指标选取与评判、安全预警分级、预警原因分析、安全趋势预测等步骤。最后,用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可知,该文提出的安全预警方法对于提升RIES的安全管控能力,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预警 安全域 模糊推理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噪声下基于鲁棒增强TimesNet的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
7
作者 唐明珠 俞昱 +5 位作者 左佳文 吴华伟 尹琛 魏颖 潘舒妍 熊富强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3,50,共11页
在电力系统中,实时监测换流阀的健康状态对于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与传统的振动信号分析、温度监测等检测手段相比,声纹检测具有无接触、低成本等优势,然而在复杂多变的换流阀非本体背景噪声环境下,声纹异常检测模型... 在电力系统中,实时监测换流阀的健康状态对于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与传统的振动信号分析、温度监测等检测手段相比,声纹检测具有无接触、低成本等优势,然而在复杂多变的换流阀非本体背景噪声环境下,声纹异常检测模型的性能往往达不到工业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增强TimesNet(RE-TimesNet)的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声纹数据的声学特征及其特征差分。然后,将特征集进行时频域掩码,进一步增强了特征集的鲁棒性。最后,采用基于Huber损失函数结合L2正则项和分组卷积的改进TimesNet异常检测模型识别异常模式。实验结果表明,RE-TimesNet在提高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的准确性、鲁棒性和运行速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缓解过拟合且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为噪声环境下的换流阀声纹异常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阀 声纹 异常检测 特征工程 鲁棒性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线路安全供电的典型区域模型分析
8
作者 竺炜 洪汝舟 +1 位作者 李爱元 周彦尧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3,共8页
10 kV线路一般以树枝辐射状供电,支线末梢容易出现低电压问题,分析10kV线路安全供电的典型区域面积是研究配网扩张及规划方法的基础。分析10kV线路的沿线压降特性,获取全线压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对10 kV配网供电区域的分解,得到以主... 10 kV线路一般以树枝辐射状供电,支线末梢容易出现低电压问题,分析10kV线路安全供电的典型区域面积是研究配网扩张及规划方法的基础。分析10kV线路的沿线压降特性,获取全线压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对10 kV配网供电区域的分解,得到以主线为中轴、支线承载的负荷均衡分布的矩形、菱形及前、后三角形等4类10kV线路典型供电区域模型;对典型供电区域进行边界压降分析,得到线路总负荷、线型与区域边界压降的关系,进而得到边界电压安全约束下的各类典型供电区域的最大面积。10kV线路典型供电区域及安全供电面积分析,可为新区配网的变电站布点、网架布局及线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理论意义及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线路 压降约束 安全供电典型区域模型 最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P2G与热能品位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9
作者 刘瑞 王子艺 +3 位作者 赵斌 王力 张传亮 刘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0-477,共8页
为降低园区供能成本与CO_(2)排放量,满足工业生产中不同品位能源需求,提出一套计及电转气(P2G)与不同品位热能供应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首先,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选取典型日负荷,建立以系统年总成本和CO_(2)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 为降低园区供能成本与CO_(2)排放量,满足工业生产中不同品位能源需求,提出一套计及电转气(P2G)与不同品位热能供应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首先,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选取典型日负荷,建立以系统年总成本和CO_(2)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化模型;然后,对于求解所得的Pareto前沿采用熵权法修正的TOPSIS方法进行决策;最后,对比不同的系统组成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计及P2G与热能品位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热泵与P2G耦合有效提升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优化系统能源供给,使得系统的效率提升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多目标优化 分布式能源系统 P2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DEO的全并联AT牵引网故障定位
10
作者 李泽文 冯译萱 +4 位作者 夏翊翔 张一鸣 刘国胜 张灵芝 罗姗姗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波单端定位方法。首先,深入分析牵引网故障行波的传输特性,研究全并联结构对行波折反射的影响,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和潮流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取故障特征量,将波头辨识转化为能量突变值提取;随后,利用VMD去噪提取电压行波真实分量,再针对第二反射波波头微弱难标定问题,在滑动时间窗口(sliding time window,STW)下,结合对称差分能量算子(symmetrical differencing energy operator,SDEO)构造故障信号的二次瞬时能量谱,效果良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抗过渡电阻能力强,能够反应不同工况下故障牵引网电磁能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并联AT牵引网 故障测距 行波单端定位 对称差分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区三相电压不平衡的主导特征识别及指标构建
11
作者 竺炜 黄宁晓 +2 位作者 舒慧莹 胡捷 唐明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配网台区(变压器)数量巨大,三相不平衡现象普遍。由于台区单相负荷的随机性大,三相电压的各相幅值排序与传统算法的不平衡度都会随时变化。基于采样数据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台区三相电压在某时段的主导各相幅值(即有效值)差异,识别严重不... 配网台区(变压器)数量巨大,三相不平衡现象普遍。由于台区单相负荷的随机性大,三相电压的各相幅值排序与传统算法的不平衡度都会随时变化。基于采样数据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台区三相电压在某时段的主导各相幅值(即有效值)差异,识别严重不平衡台区,以便人工治理。该方法是平衡成本与效益的可行办法。该文构建了各台区三相电压的时序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各相幅值差异主导特征分析与指标构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子矩阵是原三相电压时序矩阵的绝对主导成分;从左奇异向量可得到主导各相幅值的排序;由最大奇异值与左奇异向量构建三相主导不平衡度指标。该方法解决了各项幅值排序随时变化的问题,可以唯一确定任选时段的各相幅值。采用算例验证了该不平衡度指标的主导性、唯一性。基于该指标,通过识别-人工治理的滚动循环,可提升并保持配网的整体三相平衡水平。该研究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台区 三相电压不平衡 主导特征 奇异值分解 不平衡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光储系统暂态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12
作者 夏向阳 张桓祯 +8 位作者 柏文琦 龚芬 彭铖 向德 杨思锐 刘宝仪 罗贤良 余中天 杨林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56-2766,共11页
针对传统光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在大扰动下暂态穿越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电压自适应切换联合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在有功功率-频率环中引入滑模控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输出控制律,实现电网电压跌落期间... 针对传统光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在大扰动下暂态穿越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电压自适应切换联合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在有功功率-频率环中引入滑模控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输出控制律,实现电网电压跌落期间暂态功角波动的严格抑制,并在无功功率-电压环中建立故障电流约束模型,提出电压参考值自适应切换策略,限制故障电流的同时提供一定无功功率支撑。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显著降低了有功功率超调量,缩短了系统动态恢复时间,在功角稳定、故障电流抑制等暂态特性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VSG 电网扰动 有功振荡 滑模控制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一致性算法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李泽文 毛紫玲 +2 位作者 王远川 傅俊诚 夏翊翔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1,共8页
基于经典一致性控制的孤岛微电网系统的收敛速度慢,而现有的改进一致性算法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等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一致性算法,引入总体偏差消除项,在不改变原有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各分布式电源间的信... 基于经典一致性控制的孤岛微电网系统的收敛速度慢,而现有的改进一致性算法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等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一致性算法,引入总体偏差消除项,在不改变原有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各分布式电源间的信息交换和总体偏差消除项获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一致性算法的稳定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一致性算法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孤岛微电网的频率稳定和精确功率分配;最后搭建孤岛微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在收敛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改进一致性算法 分布式控制 有功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和动态窗口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
14
作者 贺勇 侯体成 曾子望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68-1676,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A*算法搜索效率低、路径不平滑、不具备避障能力等问题,结合A*和动态窗口法,提出具有全局引导的双层规划G-DWA*算法。首先,定义障碍物覆盖率模型,动态调整A*算法启发函数的权重系数,设计视线算法提取路径关键点。然后,引入... 为了解决传统A*算法搜索效率低、路径不平滑、不具备避障能力等问题,结合A*和动态窗口法,提出具有全局引导的双层规划G-DWA*算法。首先,定义障碍物覆盖率模型,动态调整A*算法启发函数的权重系数,设计视线算法提取路径关键点。然后,引入折扣因子改进动态窗口法的原始评价子函数,并提出新的速度平滑和轨迹相似度评价指标。最后,将改进A*算法提取的关键路径节点作为改进动态窗口法的中间引导点,同时计算每个引导点的作用范围,为局部规划提供全局引导。实验结果表明,G-DWA*算法可以明显提升无人机自主路径规划的快速性、平滑性,能在全局最优的基础上,规避未知障碍物,能更好地满足军事等复杂规划任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A~*算法 动态窗口法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矢量选择的永磁同步电机鲁棒模型预测定子磁链控制
15
作者 何静 李宗俞 吴公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20,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模型预测磁链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FC)系统稳态误差大、参数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磁链预测误差矢量分析的永磁同步电机多电压矢量选择方法...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模型预测磁链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FC)系统稳态误差大、参数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磁链预测误差矢量分析的永磁同步电机多电压矢量选择方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依据轴线划分扇区,制定了判断磁链误差矢量所在区域的多电压矢量选择标准。然后,采用定子磁链预测值和两相静止坐标系定子磁链价值函数计算各电压矢量作用时间,改进了传统模型预测寻优过程。此外,设计了一种考虑电阻、电感参数失配的离散滑模定子磁链观测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参数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预测定子磁链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系统在参数失配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显著减小了定子磁链与电磁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磁链控制 多电压矢量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阳丽莎 李茂军 +1 位作者 胡建文 王鼎湘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5,共8页
针对带钢表面缺陷检测任务存在的小目标检测效率低、缺陷定位不准确、检测算法参数量大、难以部署在终端设备上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7-tiny检测算法。首先,使用GSConv替换颈部网络中的标准卷积,基于GSConv设计一种改进的高效聚合... 针对带钢表面缺陷检测任务存在的小目标检测效率低、缺陷定位不准确、检测算法参数量大、难以部署在终端设备上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7-tiny检测算法。首先,使用GSConv替换颈部网络中的标准卷积,基于GSConv设计一种改进的高效聚合网络(ELAN-G),保证带钢表面缺陷特征信息被充分融合同时降低算法的参数量;其次,在预测头和颈部网络之间增加针对低分辨率和小缺陷的SPDConv模块,模块生成一个中间特征图,通过对中间特征图中的小缺陷特征信息进行过滤学习得到最终特征图,以此提高预测头对小缺陷的检测精度;最后,引入MPDIoU损失函数,合理利用边界回归框的几何性质,简化损失函数计算过程并提高缺陷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NEU-DET数据集上,改进算法比其他6种先进目标检测算法效果更好,性能更均衡,其平均精度均值(mAP)可达74.1%,且参数量和计算量低于所有对比算法,可应用于工业环境中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tiny 目标检测 表面缺陷 GSConv MPD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与Transformer的肝肿瘤CT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倩 胡建文 +1 位作者 王鼎湘 李茂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0-688,共9页
CT图像是医生对病人进行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然而,CT图像中肝肿瘤通常具有灰度多样、边界模糊、且与肝脏正常组织细胞的密度很接近等特点,导致肿瘤的边缘区域的分割和上下文特征信息的获取受到了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 CT图像是医生对病人进行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然而,CT图像中肝肿瘤通常具有灰度多样、边界模糊、且与肝脏正常组织细胞的密度很接近等特点,导致肿瘤的边缘区域的分割和上下文特征信息的获取受到了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Transformer的U型分割网络(Integrated the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Transformer U-shaped segmentation network,IAT-Unet).首先,在编码器的末端级联BiFormer模块,对富含语义信息的高级特征进行全局建模,避免造成关键信息的丢失;其次,在解码器中引入双重高效注意力机制(Dual highly Effective Attention Mechanism,DEAM),在空间上建模和跨通道交互,可以捕获肿瘤准确的定位信息和远程依赖关系,提高肿瘤特征的表达能力;此外,提出双桥跳跃连接,通过在编码器与解码器直接连接和利用边缘增强模块(Edge Enhancement Module,EEM)进行间接连接,可以补偿编码器在提取特征时丢失的信息,同时也能突出肿瘤的边缘轮廓.所提出的方法在公开数据集LiTS17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的Dice系数、Jaccard相似系数、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3.32%、87.47%、93.09%和93.55%;在3DIRCADb数据集上验证,肝肿瘤分割的Dice系数为90.40%.与多种分割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对CT图像中肝肿瘤的分割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肝肿瘤分割 U-net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双馈风机区间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星宇 傅俊诚 +3 位作者 李泽文 王炜宇 曹一家 曾祥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3-2644,I0015,共13页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提升系统区间振荡阻尼效果。首先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建立以伪梯度矩阵为参数的数据驱动模型,并提出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参数在线更新方法,提高数据驱动模型的准确度;然后设计数据驱动离散二阶滑模面,生成控制律来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同时降低风速变化等扰动对控制器阻尼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后理论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行工况变化和扰动下,所提阻尼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大幅提升控制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滑模控制 区间低频振荡 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 双馈风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差分扩展集员滤波的融合室内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晓烨 何青 +1 位作者 李灵 张杏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4,119,共4页
针对室内复杂环境下单一定位技术难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的中心差分扩展集员滤波(CDESMF)算法来融合超宽带(UWB)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信息。为了克服泰勒展开的固有缺陷,采用低阶多维斯特... 针对室内复杂环境下单一定位技术难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的中心差分扩展集员滤波(CDESMF)算法来融合超宽带(UWB)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信息。为了克服泰勒展开的固有缺陷,采用低阶多维斯特林插值公式代替泰勒展开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以提高算法精度并且有效抑制数据的抖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融合算法定位精度在5 cm以内,比扩展卡尔曼滤波(EKF)融合算法定位精度提高了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员滤波 超宽带 惯性测量单元 室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量数据超分辨重构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洪吉 陈超强 +2 位作者 苏盛 邓乐 陈凤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1,共14页
低压配电台区中用户零线、地线接线错误漏电故障多发,易酿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目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虽已应用在定位接线错误漏电故障用户,但受制于台区电流监测设备采样频率不足,存在定位时效性差的固有缺陷。于是提出基于计量... 低压配电台区中用户零线、地线接线错误漏电故障多发,易酿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目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虽已应用在定位接线错误漏电故障用户,但受制于台区电流监测设备采样频率不足,存在定位时效性差的固有缺陷。于是提出基于计量数据超分辨重构的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快速定位方法,通过实现低分辨率数据的重构,突破传统方法在时间分辨率层面的技术瓶颈。首先分析接线错误漏电故障时台区剩余电流的构成,明确台区剩余电流与用户负荷电流的关联特性。继而系统评估传统多元线性回归,Lasso回归,岭回归以及弹性网络回归模型的泛化性能差异,揭示自变量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将时序电流数据映射为二维特征图像,采用增强型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ESRGAN)模型进行超分辨重构,通过均方根误差、峰值信噪比与结构相似性指数多维度验证数据重构质量。最终使用重构的高分辨率数据建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定位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基于实验室仿真平台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数据重构质量更高,模型拟合程度和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定位准确率更高,且故障定位时间与传统方法相比成倍数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线错误 多元回归分析 定位时效性 数据重构 生成对抗网络 弹性网络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