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NA技术的湘江长沙段丰水期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赵文玉 刘梦月 +2 位作者 林本平 郭珊 刘祯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湘江长沙段表层水及底泥样品中鱼类DNA片段测序,可补充湘江长沙段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并验证eDNA技术用于鱼类资源调查的可行性。2021年8月14日沿湘江长沙段流向采集表层水与底泥样品各18份,采用E.Z.N.A.®土壤DN...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湘江长沙段表层水及底泥样品中鱼类DNA片段测序,可补充湘江长沙段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并验证eDNA技术用于鱼类资源调查的可行性。2021年8月14日沿湘江长沙段流向采集表层水与底泥样品各18份,采用E.Z.N.A.®土壤DNA提取试剂盒,以线粒体基因的12S rRNA为靶点,采用鱼类特异性引物Tele 02进行PCR扩增,与MitoFish和NCBI核酸数据库比对并经人工核实。结果显示,调查共获得淡水鱼8目13科32属39种;鲤形目(Cypriniformes)最多,共计27种,OTU相对丰度占比最高为48.56%;其次是鲇形目(Siluriformes)占22.87%,胡瓜鱼目(Osmeriformes)占17.65%,鰕鯱目(Gobiiformes)占8.48%,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占1.48%,鲈形目(Perciformes)占0.83%,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占0.08%,攀鲈目(Anabantiformes)占0.05%;属分类水平下,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银鱼属(Salanx)、拟鲿属(Pseudobagrus)、䱗属(Hemiculter)、鲤属(Cyprinus)和吻鰕鯱属(Rhinogobius)为优势属。表层水与底泥中的Alpha多样性指数分布较为均匀,且中下游鱼类多样性水平稍高于上游,可能与水源地保护措施改善了水生态质量及禁渔政策有关。研究表明,eDNA技术可作为鱼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大数据统计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调查方法结合,可用于快速监测流域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鱼类多样性 丰水期 湘江长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的智慧水利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2
作者 夏卓群 周子豪 +1 位作者 邓斌 康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38-943,共6页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据冲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智慧水利态势评估方法。首先,面对海量水利数据,使用深度自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特征学习和过滤降维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交由深度神经网络进行二分类和多分类计算,并将结果融合,得出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值,其将作为D-S证据理论的输入。最后,通过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得到最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态势评估模型,所提方法能够在提升客观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D-S证据理论 深度自编码器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鱼墩对鱼道进口水力特性及诱鱼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斌 谢颜武 +3 位作者 甘茂辉 瞿超雄 蒋昌波 张家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88,共9页
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往往受运行工况、进口布置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鱼类难以找到进口并进入鱼道内部。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以某水电工程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为例,提出在进口附近布置多个导鱼墩,并建立了三维水动力... 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往往受运行工况、进口布置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鱼类难以找到进口并进入鱼道内部。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以某水电工程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为例,提出在进口附近布置多个导鱼墩,并建立了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及正态比尺为1∶25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置2种电站机组运行工况、3种导鱼墩间距、2种导鱼墩摆放角度共12种工况开展试验,并设置2种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的无导鱼墩情况作为对照,探索导鱼墩对鱼道进口水力特性及诱鱼效果的影响,以期提高鱼类找到进口并进入鱼道内部的可能。试验结果表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未设置导鱼墩时,2种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皆会出现较大的漩涡,这对鱼类的上溯将产生影响;设置导鱼墩后可改善进口附近的水流流态,减弱电站尾水对进口诱鱼水流的影响,使得诱鱼水流易被鱼类识别。导鱼墩背水面形成的小于0.2 m/s的流速区域,为鱼类上溯提供了休息区,以便积蓄力量继续上溯。相比于未设导鱼墩时,设置导鱼墩后平均上溯成功率有所提高,一台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提高了11.2~32.5个百分点,两台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提高了8.1~35.6个百分点。导鱼墩摆放方式相同,在两台电站机组运行情况下,诱鱼效果较佳。电站机组运行工况相同、角度一定、相对间距为5时诱鱼效果最佳;相对间距一定、角度为60°时,诱鱼效果较佳。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电站尾水口附近鱼道进口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鱼道进口 导鱼墩 水力特性 诱鱼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条件下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中明 肖喆臻 +2 位作者 袁振 贺松涛 杨雪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深入认识地下储气库FRP-混凝土界面在压剪条件下的黏结性能,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FRP-混凝土界面在法向应力、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胶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4种影响因素变化条件下的黏结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压剪条件下,FRP-混凝... 为深入认识地下储气库FRP-混凝土界面在压剪条件下的黏结性能,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FRP-混凝土界面在法向应力、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胶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4种影响因素变化条件下的黏结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压剪条件下,FRP-混凝土界面主要产生混凝土表层的剥离破坏;界面剪应力与位移之间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界面的剪切强度和刚度随着界面法向应力、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胶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摩尔-库仑强度准则可用于描述界面在压剪条件下的屈服破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混凝土界面 压剪条件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 胶层厚度 界面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对HTCC气渗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张登祥 曾喆 蒋中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184,218,共9页
为探究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TCC)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气渗特性,试验制备HTCC并测试其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根据CAES运行工况在压强10 MPa、温度150℃以内选取9个试验方案,对10组HTCC试件做温压同步循环加载后进行高压气体渗透及微结构试... 为探究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TCC)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气渗特性,试验制备HTCC并测试其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根据CAES运行工况在压强10 MPa、温度150℃以内选取9个试验方案,对10组HTCC试件做温压同步循环加载后进行高压气体渗透及微结构试验,测试热-力耦合作用对HTCC气渗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TCC拉压比可以达到0.16以上,峰值拉伸应变为0.7%以上,平均裂缝宽度为41~49μm,具有很好的抗拉韧性与裂缝控制能力;HTCC气体渗透率为10-18 m^(2)数量级,温压同步循环加载后渗透率均有明显增长,且温度与压强对渗透率的影响效果不同,渗透率对压强的变化更加敏感;气体渗透率随进气口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当进气口压力超过3 MPa后,渗透率基本趋于稳定;当压强<7.5 MPa、且温度<100℃时,温压循环后HTCC渗透率能保持在10-18 m^(2)数量级以内,可以满足CAES抗渗性能要求。当压强达到10 MPa时,HTCC临界孔径增大,孔径粗化,抗渗性能迅速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热-力耦合 气渗性能 渗透率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滑坡涌浪近场传播时频分析
6
作者 黄筱云 刘子亮 +1 位作者 黄瑞启 程永舟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114,共9页
为深入了解冲击滑坡涌浪近场传播的规律,运用FLOW-3D软件建立三维滑坡涌浪数值模型,模拟滑坡体入水产生涌浪以及涌浪近场传播过程,并通过小波变换对三维涌浪近场历时变化进行时频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滑坡涌浪的能量从主径向朝两侧逐渐传... 为深入了解冲击滑坡涌浪近场传播的规律,运用FLOW-3D软件建立三维滑坡涌浪数值模型,模拟滑坡体入水产生涌浪以及涌浪近场传播过程,并通过小波变换对三维涌浪近场历时变化进行时频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滑坡涌浪的能量从主径向朝两侧逐渐传递;至入水点2倍水深距离以外,其他径向上涌浪能谱演化特征趋向与主径向一致,所有径向上涌浪局部波能沿程衰减率接近,主频附近的组成波的波能传递速度不随径向角变化。基于此,进一步提出近场特征波能峰值与近场特征波能传递速度的概念与估算公式,为滑坡涌浪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滑坡 三维涌浪 近场 小波变换 FLOW-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作用下混凝土-环氧涂层界面气泡初始损伤演化
7
作者 常留红 郭洋 +2 位作者 郑景琦 李飘 薛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针对海工建筑物混凝土-环氧涂层界面气泡初始损伤在波浪作用下加速演化,进而导致涂层发生力学剥蚀的问题,本文基于内聚力模型基本理论,二次开发内聚力单元,建立环氧涂层-混凝土基体界面初始损伤内聚力模型,模拟规则波作用下界面疲劳损... 针对海工建筑物混凝土-环氧涂层界面气泡初始损伤在波浪作用下加速演化,进而导致涂层发生力学剥蚀的问题,本文基于内聚力模型基本理论,二次开发内聚力单元,建立环氧涂层-混凝土基体界面初始损伤内聚力模型,模拟规则波作用下界面疲劳损伤过程,分析规则波作用下气泡生成角度、面积和偏心率等因素对初始损伤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界面初始损伤的扩展演化分为损伤演化前、疲劳累积和损伤扩展三个阶段:初始损伤演化前,初始损伤动力响应集中于气泡底部尤其是半短轴边缘部位;疲劳累积阶段,半短轴边缘疲劳损伤累积呈阶梯式增长,半短轴边缘脱黏失效后,半长轴疲劳损伤迅速累积并发生脱黏失效;脱黏扩展阶段,脱黏区域从气泡初始损伤底部向外扩展,半短轴脱黏速率大于半长轴,最终形成圆形脱黏区域。随着气泡面积和偏心率的增加,内聚力单元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增大,涂层脱黏历时缩短;随着气泡生成角度增加,气泡底部内聚力单元最大应变逐渐减小,底部内聚力单元的应变集中效应减弱,涂层脱黏历时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界面 波浪荷载 界面气泡 初始损伤 内聚力模型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涌潮冲击桩柱体最大压强及最大载荷的计算方法
8
作者 王旭 屈科 +1 位作者 杨元平 王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03,共14页
涌潮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特殊强非线性间断流,因此涌潮区域内桥墩等桩柱体建筑物会受到极大的涌潮冲击力,可能会对桩柱体等涉水结构造成严重毁坏。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和wave2Foam构建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 涌潮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特殊强非线性间断流,因此涌潮区域内桥墩等桩柱体建筑物会受到极大的涌潮冲击力,可能会对桩柱体等涉水结构造成严重毁坏。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和wave2Foam构建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首先,进行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计算涌潮传播、演变及与桩柱体相互作用的能力;然后,数值计算涌潮与桩柱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涌潮传播、演变及桩柱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变化规律,并阐明不同形态涌潮与桩柱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涌潮复杂水动力特性机理;最后,系统分析不同涌潮高度、潮前水深、桩柱体斜置角度和作用方向对涌潮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涌潮与桩柱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涌潮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着涌潮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呈现出线性增大趋势;波状涌潮和弱旋滚涌潮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潮前水深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强漩滚涌潮冲击桩柱体时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潮前水深的变化没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涌潮冲击桩柱体过程中,相比垂直桩柱体涌潮对正向斜置桩柱体作用的水动力载荷较小,且最大冲击压强的大小也因桩柱体的斜置发生了明显的减小现象。基于对涌潮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数据结果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理论特性分析,提出适合不同形态涌潮冲击桩柱体时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涌潮最大冲击压强的理论计算公式。为强潮区域桥梁基础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桩柱体 水动力特性 理论分析 wave2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下洞庭湖河水地下水相互作用:以资江洞庭湖河段为例
9
作者 谌宏伟 朱智超 +4 位作者 李正最 喻娓厚 周慧 于莎莎 彭向训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55,共11页
以2022年洞庭湖为研究背景,以资江洞庭湖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和氡同位素联合示踪的方法,探讨洞庭湖区不同季节河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以揭示极端气候条件下湖区河道水交换的异常变化。1月和8月研究河段河水均为HCO_(3)-Ca型,地... 以2022年洞庭湖为研究背景,以资江洞庭湖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和氡同位素联合示踪的方法,探讨洞庭湖区不同季节河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以揭示极端气候条件下湖区河道水交换的异常变化。1月和8月研究河段河水均为HCO_(3)-Ca型,地下水分别为HCO_(3)-Ca型和HCO_(3)-Ca与HCO_(3)·SO_(4)-Ca型,均主要受岩石溶滤控制,且均表现出河水地下水一定程度混合的特征。1月和8月地下水^(222)Rn浓度平均分别是河水的21和23倍,且两类水体均为1月高于8月。1月和8月河水TDS和Cl^(-)沿程均小幅度起伏变化,地下水中则以与河水总体相近的趋势大幅度波动;1月河水和地下水^(222)Rn浓度沿程为总体先升后降的大幅度波动特征,8月则表现为上半河段变化趋势相反、下半河段趋势相近。综合分析认为:1月和8月研究河段上游和下游一定范围内均为地下水补给河水,中部一定范围内补给减弱;1月和8月地下水补给河水的速率分别为0.39×10^(-4)和0.44×10^(-4) m^(3)/(s·m),补给量分别为1.24和1.39 m^(3)/s。2022年的极端气候导致洞庭湖平原区河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出现异常,研究河段1月地下水补给河水强度增加,8月由通常的河水补给地下水逆转为地下水补给河水。极端气候不仅影响了洞庭湖平原河道水交换模式和强度,还可能导致河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氡同位素 河水 地下水 相互作用 极端气候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河段顶管施工河床地表沉降影响规律
10
作者 盛松涛 安子玥 +1 位作者 周洪云 刘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41,共9页
过河段顶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流固耦合下岩土体的重度增加、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顶管施工中会进一步加剧土体的变形,甚至造成突水冒顶事故。以某市雨污分流工程的过河段顶管施工为依托,分析了河床地表沉降机理;运用COMSOL软件建... 过河段顶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流固耦合下岩土体的重度增加、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顶管施工中会进一步加剧土体的变形,甚至造成突水冒顶事故。以某市雨污分流工程的过河段顶管施工为依托,分析了河床地表沉降机理;运用COMSOL软件建立过河段顶管施工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岩土体的c、φ值进行折减;深入研究了过河段顶管施工周边土体的应力、河床地表沉降及管道直径、注浆压力和土体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河床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Peck经验公式吻合度较高;管道周围土体应力呈近“M”型分布,且距离管道越近,土体应力曲线更接近“M”型;管道直径越大,最大沉降越大且沉降槽越宽;注浆压力越大、弹性模量越小,顶管开挖对土体的扰动程度越大,河床地表沉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流固耦合 强度折减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坡度岛礁地形对波浪非线性特征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超 屈科 +2 位作者 王旭 陈佳莹 王傲宇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5-1052,共8页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一般具有差异坡度的礁坪地形,礁坪地形的变化显著影响入射波浪在岛礁上传播演变的非线性特征。然而,以往研究尚未系统探讨礁坪地形突变对规则波非线性特征的影响。文章基于差异坡度岛礁地形的实验室...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一般具有差异坡度的礁坪地形,礁坪地形的变化显著影响入射波浪在岛礁上传播演变的非线性特征。然而,以往研究尚未系统探讨礁坪地形突变对规则波非线性特征的影响。文章基于差异坡度岛礁地形的实验室波浪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差异坡度岛礁地形对波浪非线性特征变化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入射波高、礁坪水深和波浪周期3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浪偏度、不对称度和厄塞尔数峰值的幅值均在礁坪台阶附近达到最大值,3个非线性特征参数幅值整体上均随入射波高和波周期的增大而增大,随礁坪水深增大而减小。最后,根据波浪偏度和不对称度在差异坡度礁坪上随厄塞尔数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其参数化拟合得到不同礁坪区域内波浪偏度和不对称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波 珊瑚礁 岛礁地形 非线性特征 偏度 不对称度 厄塞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态礁体群对非平整岛礁孤立波水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超 屈科 +2 位作者 王旭 高榕泽 王傲宇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珊瑚礁特殊的地貌结构会导致大部分的入射波浪在其礁缘处破碎,从而有效降低礁坪上的波浪强度,起到保护海岸区域的作用。然而,岛礁上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例如吹填珊瑚砂和岸防建设等,不但对岛礁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并且对岛礁复... 珊瑚礁特殊的地貌结构会导致大部分的入射波浪在其礁缘处破碎,从而有效降低礁坪上的波浪强度,起到保护海岸区域的作用。然而,岛礁上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例如吹填珊瑚砂和岸防建设等,不但对岛礁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并且对岛礁复杂波浪演变特性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岛礁建设面临促进岛礁生态修复和改善岛礁防浪抗浪特性的双重需要。文章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人工生态礁体群存在时岛礁孤立波水动力的演变特性,并且分析了波高、水深、礁体开孔直径等因素对孤立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生态礁体群的存在会对岛礁孤立波的传播演变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入射波浪与人工生态礁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礁体的存在会降低入射波浪的反射强度。除此之外,人工礁体内部复杂的涡流场会消耗更多的入射波能量,导致入射波浪在礁坪上的透射系数降低,更好地起到保护海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礁体群 珊瑚礁 非平整岛礁 孤立波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性分析
13
作者 熊鹰 蒋一心 陈斯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圆对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 a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在研究年间呈波动上升状态,由警戒转变为良好状态,水资源承载力中心总体向承载力较低的西南方向移动;系统间的耦合度除2012年外均达高水平耦合阶段,且耦合协调度评价值由濒临失调逐渐转变为良好协调,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是与水资源承载力关联性最强的3个因子;未来5 a水资源承载力发展呈现向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CRITIC-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关联度 GM(1 1)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监控系统有功功率调节多目标优化策略
14
作者 鲍海艳 黄运彪 +1 位作者 付亮 陈傲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4-731,共8页
水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出现的功率反调不利于调节品质和电网安全稳定,且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与功率反调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提出一种兼顾AGC调节性能和功率反调的多目标优化策略.首先进行水电机组功率控制系统反调特性分析,推导机... 水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出现的功率反调不利于调节品质和电网安全稳定,且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与功率反调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提出一种兼顾AGC调节性能和功率反调的多目标优化策略.首先进行水电机组功率控制系统反调特性分析,推导机组本地控制单元(LCU)指令输入到水轮机出力输出的开环传递函数,分析机组功率反调影响因素;然后建立水电机组监控系统功率控制模型,构建了协调水电机组功率反调与AGC调节性能的多目标函数,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调速器参数及监控系统参数优化,得出水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最优运行参数;最后仿真结果表明:皂市水电厂运用优化后参数,减负荷工况调节时间减小近10.0 s,超调量由6.39 MW降为0 MW,反调量降低最大幅度为2.64 MW;增负荷工况响应时间减小5.8 s,调节时间减小近24.0 s,反调量减小近1.30 MW;由此可见采用优化策略所得到的优解,可在保证AGC调节性能满足电网要求的前提下,明显降低功率反调,提高机组有功功率调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参数优化 监控系统 功率反调 有功功率 调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闸门泄流三维流场及脉动压力数值模拟
15
作者 李小超 吴兵兵 周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弧形闸门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挡水、泄水建筑物,虽然弧形闸门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设计水压,但泄水过程中水压的脉动可能会使闸门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造成闸门的破坏。结合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方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弧形... 弧形闸门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挡水、泄水建筑物,虽然弧形闸门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设计水压,但泄水过程中水压的脉动可能会使闸门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造成闸门的破坏。结合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方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弧形闸门泄流三维湍流流场数值模型,数值求解采用稳态计算和瞬态计算两个连续的运算步骤进行,以便更好地确定入口处的流速。分别采用k-ε湍流模型和k-ω湍流模型对闸门周围流场和作用在弧形面板上的流体压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k-ε湍流模型与壁函数相结合的方法不能捕捉到稳定泄流阶段闸门面板上的压力脉动行为,而k-ω湍流模型结合壁面积分不仅能够得到闸门周围的流场变化,而且能准确计算闸门面板上的脉动压力。基于k-ω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下游水位变化对闸门周围流场和脉动压力的影响,闸门面板上压力的脉动主要是由于闸门前的漩涡引起的,压力脉动的优势频率取决于闸孔出流形式,与上下游水位差无关,自由出流时的压力脉动优势频率比淹没出流时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泄流 湍流模型 脉动压力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江尾闾采砂与航道整治工程对航道水流条件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诗宇 刘涛 +2 位作者 朱博渊 雷泽文 谢景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15,共7页
采砂与航道整治工程联合作用下分汊河段内汊道分流比易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航道水流条件,危及通航安全。为研究资江尾闾北支采砂和东支益芦航道整治工程对航道水流条件影响,采用2021年、2023年河道地形与水文资料,构建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数... 采砂与航道整治工程联合作用下分汊河段内汊道分流比易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航道水流条件,危及通航安全。为研究资江尾闾北支采砂和东支益芦航道整治工程对航道水流条件影响,采用2021年、2023年河道地形与水文资料,构建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地形及水文条件下航道水动力场变化。结果表明: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采砂后北支航道枯水期水位最大降幅为0.01 m,洪水期流速最大增幅为0.08 m/s,横向流速最大增幅为0.06 m/s,分流比增加1.22%;若益芦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北支航道水深普遍降低0.57 m,不影响北支航道正常通航及毛角口处船舶驶入东支。采砂可能造成洪水期采区附近洲滩发生冲刷,建议进行守护。研究成果可为河湖交汇区分汊河段内采砂方案布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江尾闾 采砂 航道 水动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综合枢纽施工导流方案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晓平 田辉 +3 位作者 蒋明峰 任启明 扈世龙 赵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4,共4页
针对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各期围堰情况下束窄河道的行洪能力,对分段围堰法和淹没基坑法相结合的施工导流方式进行优化.采用1∶100的正态水工模型进行流场分析试验,合理分配原设计方案的二、三期施工导流溢流宽度,同时优化纵向围堰平面布置... 针对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各期围堰情况下束窄河道的行洪能力,对分段围堰法和淹没基坑法相结合的施工导流方式进行优化.采用1∶100的正态水工模型进行流场分析试验,合理分配原设计方案的二、三期施工导流溢流宽度,同时优化纵向围堰平面布置以减小回流区域.对泄流能力和水力特性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优化方案能有效调顺束窄河道的水流方向,明显减小回流区域,增加束窄河道的有效溢流宽度;二、三期围堰水位壅高值分别降至0.28和0.43 m,泄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优化后的施工导流方案已经在长沙综合枢纽施工导流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行洪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导流 方案优化 物理模型 长沙综合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头水利枢纽泄水闸闸前冲刷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森松 刘晓平 +2 位作者 吴国君 周千凯 乾东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9,54,共6页
针对低水头水利枢纽坝前附近的冲刷问题,建立了用于研究闸前三元流的泄水闸物理及数学模型,利用动床物理模型观测了闸前冲坑发展过程,然后采用定床物理模型和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闸前冲刷初始时刻、中期时刻及稳定时刻的三维流场。结果表... 针对低水头水利枢纽坝前附近的冲刷问题,建立了用于研究闸前三元流的泄水闸物理及数学模型,利用动床物理模型观测了闸前冲坑发展过程,然后采用定床物理模型和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闸前冲刷初始时刻、中期时刻及稳定时刻的三维流场。结果表明:冲刷初期水流受挡水闸阻水作用,在闸前近壁区水流下潜形成漩涡,闸前呈现复杂的三元流流态,从而造成闸前床面泥沙大量启动,迅速形成冲坑。在冲刷中后期,下潜水流流速在冲坑内部沿水深方向逐渐减弱,漩涡现象不明显,冲坑发展变缓,最终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头 泄水闸 冲坑 下潜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利工程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盛松涛 毛建平 苏忖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工程评标应考虑的因素很多,正确分析评标过程涉及的指标因素,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环境,也有利于业主最终择优评选出最佳承包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和投资,发挥工程投资的综合效益。运用模糊综... 工程评标应考虑的因素很多,正确分析评标过程涉及的指标因素,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环境,也有利于业主最终择优评选出最佳承包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和投资,发挥工程投资的综合效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该法既能减轻评标工作量,又能克服目前评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方法上保证评标定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标方法 权重 模糊综合评价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盛松涛 李星 张贵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具有影响因素多和模糊性的特点,基于模糊物元理论,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和环境影响模糊物元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具有影响因素多和模糊性的特点,基于模糊物元理论,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和环境影响模糊物元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环境影响 后评价指标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