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布加固桥梁正截面强度的计算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小燕 欧阳剑 王良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针对碳纤维加固桥梁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形式,推导出了采用碳纤维加固设计的计算公式和应满足的条件,并应用于某大桥的加固设计计算,大桥经过加固后维持了正常的通车和承载力。所建立的碳纤维加固设计计算公式可供同类加固设计参考使用。
关键词 碳纤维布 桥梁加固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红胜 周绪红 刘永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对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在强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改进的静力弹塑性(NSP)分析方法,在对一个交错桁架体系实例的原结构方案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错桁架结构布置方案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延性要求的一般特性,得... 对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在强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改进的静力弹塑性(NSP)分析方法,在对一个交错桁架体系实例的原结构方案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错桁架结构布置方案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延性要求的一般特性,得到了不同布置方案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特点和各个楼层的延性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交错桁架体系的塑性铰发展多集中在桁架腹杆中,柱中一般无塑性铰出现,结构刚度退化小,变形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桁架 结构体系 静力弹塑性 延性 破坏模式 强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入党动机若干问题的综合矫正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建军 曾有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2期19-21,共3页
当前,在高校大学生中形成了争相入党的热潮,但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动机则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化。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社会的原因、家庭影响以及学校教育与党建工作的不足,在部分大学生中表现出了一些错误、片面、不成熟的入党动... 当前,在高校大学生中形成了争相入党的热潮,但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动机则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化。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社会的原因、家庭影响以及学校教育与党建工作的不足,在部分大学生中表现出了一些错误、片面、不成熟的入党动机,影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必须通过强化教育促进机制、团内养成机制、入党动机的甄别机制、面向社会的优秀党员评价的信号显示机制和党员示范机制来予以综合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强化教育 学校教育 高校学生 面向社会 综合 多样化 入党动机 党建工作 优秀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交错桁架整体延性的结构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许红胜 周绪红 刘永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52-56,共5页
针对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构造细节及防震减灾问题,对影响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整体延性性能的若干结构因素,如桁架不落地、桁架构件、柱的连接形式及建筑高宽比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交错桁架设计中... 针对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构造细节及防震减灾问题,对影响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整体延性性能的若干结构因素,如桁架不落地、桁架构件、柱的连接形式及建筑高宽比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交错桁架设计中,应采用抗弯矩连接,避免采用底层桁架不落地的交错桁架结构形式。该研究结果及建议对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桁架 结构体系 整体延性 破坏模式 抗震设防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计算分析的力分配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文胜 黄生文 +1 位作者 刘辉 张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9-41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计算的新方法,即力分配方法。阐述了力分配方法的原理,并详细推导了方法的相应公式。提出的方法,适应于一般的岩土体力学分析,也同样适应于一般的固体力学计算。由于采用分配法计算,因此,该方法具有分配法计算的所有... 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计算的新方法,即力分配方法。阐述了力分配方法的原理,并详细推导了方法的相应公式。提出的方法,适应于一般的岩土体力学分析,也同样适应于一般的固体力学计算。由于采用分配法计算,因此,该方法具有分配法计算的所有特点:共同避免了组成和解算典型方程,而以逐次渐近的方法来计算节点的不平衡力;其物理概念生动形象,易于掌握,且程序简单。由于该方法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其将在岩土工程计算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分配方法 逐点计算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结构时变物理参数识别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宜春 易伟建 谢献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102,共5页
利用小波分析函数多尺度逼近方法,将剪切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时变的阻尼和刚度用尺度函数的线性组合表示,将时变参数的辨识问题转化为由已知的正交尺度函数和系统的输入输出来估计线性组合中的时不变系数问题,用最小二乘法对剪切型框架... 利用小波分析函数多尺度逼近方法,将剪切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时变的阻尼和刚度用尺度函数的线性组合表示,将时变参数的辨识问题转化为由已知的正交尺度函数和系统的输入输出来估计线性组合中的时不变系数问题,用最小二乘法对剪切型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时变的刚度和阻尼进行了有效的辨识。此方法无需事先假定系统参数的时变规律,在有噪声情况下可以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减小识别方程的不适定性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多尺度逼近 时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识别 被引量:6
7
作者 任宜春 易伟建 谢献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0,共5页
基于HHT的利用结构自由振动响应进行系统识别的方法,只需要测得一点的响应就能得到各阶模态频率和阻尼比,通过各点的响应分析可以得到各阶振型,从而求得结构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通过对一个4层2跨2开间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 基于HHT的利用结构自由振动响应进行系统识别的方法,只需要测得一点的响应就能得到各阶模态频率和阻尼比,通过各点的响应分析可以得到各阶振型,从而求得结构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通过对一个4层2跨2开间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锤击测试试验。用HHT方法识别其各阶频率、振型和各阶阻尼比,并计算得到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由识别的刚度矩阵可以看出用考虑节点转角并进行静力凝聚的杆系-层模型能较精确地反映框架结构的振动。试验数据分析还表明,当初始振幅较大时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具有时变性,随着振幅的减小,阻尼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识别 HILBERT-HUANG变换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柔度矩阵损伤识别的柔度曲率比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曹水东 李传习 +1 位作者 徐飞鸿 张建仁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5-88,共4页
提出了基于结构柔度矩阵的柔度曲率比法,该方法利用结构损伤前后的柔度矩阵差的主对角元素,计算结构的柔度曲率,并取与利用结构损伤前柔度矩阵主对角元素计算所得的柔度曲率的比值,即柔度曲率比,作为损伤识别指标,进行损伤识别.数值分... 提出了基于结构柔度矩阵的柔度曲率比法,该方法利用结构损伤前后的柔度矩阵差的主对角元素,计算结构的柔度曲率,并取与利用结构损伤前柔度矩阵主对角元素计算所得的柔度曲率的比值,即柔度曲率比,作为损伤识别指标,进行损伤识别.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损伤定位准确,对损伤敏感,所需模态数据阶数少,能识别单个或多个损伤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柔度矩阵 柔度曲率比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力学实验”系列“三性”实验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虹 文双武 贺株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8期86-88,共3页
结合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将部分工程背景明确、力学模型简单、测试手段先进适合于课堂教学的"三性"实验项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既能深化理解又能开阔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 综合性 设计性 研究探索性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板结构的弯曲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端生 黄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69,共5页
采用一般解析解法,先根据矩形薄板弯曲问题的微分方程来求得各种类型的解,如双正弦级数、单正弦级数和代数多项式的解,然后选取其中能满足四个边和四个角的全部边界以及各种载荷作用的解的组合作为每块板的一般解.然后可以用来求解板结... 采用一般解析解法,先根据矩形薄板弯曲问题的微分方程来求得各种类型的解,如双正弦级数、单正弦级数和代数多项式的解,然后选取其中能满足四个边和四个角的全部边界以及各种载荷作用的解的组合作为每块板的一般解.然后可以用来求解板结构计算中的所有积分常数.作为算例考虑了一个静水压力作用下的水池.本文的解为精确解,理论简单,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结构 弯曲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人文教学:大学理工科教师的方法取向——以力学系列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成龙 李小松 +2 位作者 曾纪杰 李学罡 喻小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42-46,共5页
科学人文教学,指理工科教学必须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人文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科学人文素质是指大学生在科学与自然的学习、思考与探索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浑沌体,这一浑沌体是个体素质的一体两面... 科学人文教学,指理工科教学必须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人文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科学人文素质是指大学生在科学与自然的学习、思考与探索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浑沌体,这一浑沌体是个体素质的一体两面,共同构成大学生素质结构。科学人文教学体现了一种科学人文观,包含了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它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且有会通创新精神。科学人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在于:科学分化具有合理性,理工科教学内容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科学人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由此,提出了大学理工科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人文教学 科学人文素质 大学理工科教学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哲锋 沈蒲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5期7-11,共5页
本文采用10条不同类型地震波对11个周期不同的高层混合结构进行地震能量分析,以研究结构参数以及地震波参数对结构滞回耗能层间分布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层混合结构的主要滞回耗能区域在剪力墙底部,钢框架基本不参与滞回耗能;滞回耗... 本文采用10条不同类型地震波对11个周期不同的高层混合结构进行地震能量分析,以研究结构参数以及地震波参数对结构滞回耗能层间分布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层混合结构的主要滞回耗能区域在剪力墙底部,钢框架基本不参与滞回耗能;滞回耗能在高层混合结构中的层间分布主要受到结构自振周期和地震波强震持时的影响,底层剪力墙承担滞回耗能的比例随结构自振周期或地震波强震持时的增大而降低;通过参数分析获得了反映周期以及强震持时影响的滞回耗能层间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混合结构 滞回耗能 层间分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受扰区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传习 卢春玲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介绍了拉压杆模型法的发展、模型建立的步骤和3种建立拉压杆模型的方法,还介绍了美国ACI 318-05规范中关于压杆内力、承载力及有效面积的确定方法、杆件及结点的强度检验公式.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设计方法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结构断裂损伤诊断方法
14
作者 周尚志 王丽华 刘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1,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结构破损诊断方法,该方法以结构破损前后柔度的变化作为破损诊断网络输入,为了解决由于系统响应样本数据空间分布不均匀对网络收敛速度及网络诊断影响问题,对网络训练样本采用广义空间格点进行了交换,模拟算例... 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结构破损诊断方法,该方法以结构破损前后柔度的变化作为破损诊断网络输入,为了解决由于系统响应样本数据空间分布不均匀对网络收敛速度及网络诊断影响问题,对网络训练样本采用广义空间格点进行了交换,模拟算例及应用实例均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诊断结构破损位置与破坏程度,是一种有效的结构破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结构动力学 神经网络 破损诊断 广义空间格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柱加强对高层混合结构地震能量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刘哲锋 沈蒲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近年来,能量分析方法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受到国内外地震工程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今后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之一。以一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为对象,通过逐渐增大框架底层柱截面,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 近年来,能量分析方法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受到国内外地震工程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今后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之一。以一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为对象,通过逐渐增大框架底层柱截面,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的地震能量反应,结果表明,加强钢框架底层柱使结构总输入能基本不发生变化,结构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的比例ν和底部剪力墙滞回耗能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比例μ均随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加强钢框架底层柱能够提高外钢框架-内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降低其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能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拱桥拱圈拼装过程中扣索索力和标高预抬量的确定 被引量:35
16
作者 田仲初 陈得良 +2 位作者 颜东煌 何斌 蒋田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87,共7页
扣索索力和预抬量是大跨度拱桥的拱圈拼装过程中的难点和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连续体弹性 刚性支承法,使用该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确定"扣挂"索力和拱圈标高预抬量,使本节段索的索力可以一次性张拉到位,且进一步给出... 扣索索力和预抬量是大跨度拱桥的拱圈拼装过程中的难点和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连续体弹性 刚性支承法,使用该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确定"扣挂"索力和拱圈标高预抬量,使本节段索的索力可以一次性张拉到位,且进一步给出了相关工程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扣索索力 预抬量 弹性-刚性支承法 一次张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辉 陈文胜 +1 位作者 冯夏庭 陈清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13-1417,共5页
离散单元方法特别适合于节理比较发育的岩体。对于模拟和分析矿山中因采矿引起的围岩松动和冒落等力学行为是比较有效的。用离散单元法研究了大冶铁矿狮子山采区露天转地下开采,采用充填法、崩落法采掘对露天边坡和围岩的影响及围岩变... 离散单元方法特别适合于节理比较发育的岩体。对于模拟和分析矿山中因采矿引起的围岩松动和冒落等力学行为是比较有效的。用离散单元法研究了大冶铁矿狮子山采区露天转地下开采,采用充填法、崩落法采掘对露天边坡和围岩的影响及围岩变形规律,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为设计和方案的选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方法 数值模拟 露天采矿 地下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劈裂灌浆力学机理分析 被引量:37
18
作者 邹金锋 李亮 +1 位作者 杨小礼 胡振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5-628,642,共5页
为了在塑性力学和大变形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土体在劈裂灌浆初始阶段的力学机理,将劈裂灌浆的初始阶段视为无限土体中的圆孔扩张问题,并将圆孔周围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分为3个区域。在弹性区中土体服从小变形假设,在软化区和流动区中土体服从... 为了在塑性力学和大变形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土体在劈裂灌浆初始阶段的力学机理,将劈裂灌浆的初始阶段视为无限土体中的圆孔扩张问题,并将圆孔周围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分为3个区域。在弹性区中土体服从小变形假设,在软化区和流动区中土体服从大变形假设。根据应力平衡方程以及应力和应变连续的边界条件,推导出劈裂灌浆初始阶段的最终扩孔压力和最终扩孔半径的理论解答。同时,还分析了灌浆压力、最终扩孔半径、土体的泊松比和大变形以及压缩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比较接近,初步证实了该理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灌浆 大应变 半径 压力 扩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的温度影响修正 被引量:20
19
作者 卢伟升 陈常松 +2 位作者 涂光亚 宁云 颜东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51,54,共4页
在介绍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温度对应变测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在混凝土以及大气中温度影响修正实用公式,并成功应用于湖南益阳茅草街大桥施工控制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 温度影响修正 应力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下3条断续裂隙岩样的裂缝贯通机制 被引量:37
20
作者 张平 李宁 +1 位作者 贺若兰 徐建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57-1464,共8页
采用含3条断续预制裂隙的类砂岩模型试样进行单轴动力加载试验,对不同裂隙空间位置条件下断续裂隙岩体中裂隙的贯通机制进行了研究。静、动荷载下的对比研究成果显示:不同空间位置的裂隙贯通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且对动载的响应不同;动载... 采用含3条断续预制裂隙的类砂岩模型试样进行单轴动力加载试验,对不同裂隙空间位置条件下断续裂隙岩体中裂隙的贯通机制进行了研究。静、动荷载下的对比研究成果显示:不同空间位置的裂隙贯通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且对动载的响应不同;动载下分支裂纹扩展及贯通具有惯性效应,即动载下裂尖次生共面、次生倾斜裂纹起裂后易朝原起裂方向快速发展,动载下易在两预制裂隙内端部产生直接贯通。这与静载下岩桥处的贯通常通过分支裂纹拐折扩展、相连不同,这也是导致裂隙试样中低应变速率下强度增大(即速率效应)的主要原因。同时,试验结果也表明:含裂隙试样静、动荷载下裂隙间的多次贯通是导致其呈现出渐进破坏特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 裂隙岩体 贯通机制 惯性效应 速率效应 渐进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