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预应力微型桩动态调控软岩路基上拱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锐
张喜伟
+2 位作者
罗辉
余雷
刘正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2-1063,共12页
为研究并提出一种经济有效调控红层软岩路基上拱变形的工程措施并揭示其作用机理,自研可动态调节上拱变形的预应力微型桩试验装置,室内测得不同预应力(50、100、150和200kN)与桩顶竖向位移的关系,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桩径D为0.17 m的单...
为研究并提出一种经济有效调控红层软岩路基上拱变形的工程措施并揭示其作用机理,自研可动态调节上拱变形的预应力微型桩试验装置,室内测得不同预应力(50、100、150和200kN)与桩顶竖向位移的关系,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桩径D为0.17 m的单桩(桩长8、10和12 m)与群桩(桩间中心距3D、4D、5D、6D)调控红层软岩路基上拱变形的效果与机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微型桩可有效控制上拱变形,但控制能力并非随预应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需实时监测上拱变形值,并动态调整预应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处治措施的工况下,试验路段因湿化作用和侧向地应力引起的上拱变形量约为9.5 mm;8、10和12 m长的预应力微型桩单桩调控下,上拱变形分布曲线在成桩位置出现突变,数值急剧减小,桩长和预应力的增加可使调控范围出现小幅度的增加,调控范围的最大值在2~3倍桩直径范围内波动;在试验选取的桩长和桩距范围内,12 m桩长、5D桩距的预应力群桩可同时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使轨道附近上拱变形量分别减小至3.2mm(降幅为66.3%)、2.9mm(降幅为69.5%)和3.5mm(降幅为63.5%),最终满足规范对上拱变形量的控制要求;此外,群桩在施加预应力后调控能力明显增强,达到无预应力条件下的1.4倍左右。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红层软岩路基上拱处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微型桩
红层软岩
高铁路基
上拱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材料抗压性能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凡威
杨涛
+5 位作者
郅晓
张迅
邓嫔
陈宇亮
周震
肖源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老旧建筑拆除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可作为生态化建材用于透水型再生水稳基层,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仍亟待深入研究。该文采用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碎石,将再生骨料、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组分掺量作为设计变量,基于正交试验理论...
老旧建筑拆除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可作为生态化建材用于透水型再生水稳基层,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仍亟待深入研究。该文采用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碎石,将再生骨料、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组分掺量作为设计变量,基于正交试验理论共设计了9种不同胶凝材料配比类型的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测试并分析了其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弯拉应力以及疲劳寿命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使用要求,渗透系数也满足我国透水道路使用要求;其疲劳寿命值离散性较大,可用威布尔双参数分布模型较为准确地拟合,基于此分布模型建立了其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可较好地预测试样不同存活概率下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基层
建筑固废
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
力学性能
透水性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应力微型桩动态调控软岩路基上拱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锐
张喜伟
罗辉
余雷
刘正楠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
工程
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湖南中核岩土
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2-106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8432)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K2019G045)。
文摘
为研究并提出一种经济有效调控红层软岩路基上拱变形的工程措施并揭示其作用机理,自研可动态调节上拱变形的预应力微型桩试验装置,室内测得不同预应力(50、100、150和200kN)与桩顶竖向位移的关系,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桩径D为0.17 m的单桩(桩长8、10和12 m)与群桩(桩间中心距3D、4D、5D、6D)调控红层软岩路基上拱变形的效果与机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微型桩可有效控制上拱变形,但控制能力并非随预应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需实时监测上拱变形值,并动态调整预应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处治措施的工况下,试验路段因湿化作用和侧向地应力引起的上拱变形量约为9.5 mm;8、10和12 m长的预应力微型桩单桩调控下,上拱变形分布曲线在成桩位置出现突变,数值急剧减小,桩长和预应力的增加可使调控范围出现小幅度的增加,调控范围的最大值在2~3倍桩直径范围内波动;在试验选取的桩长和桩距范围内,12 m桩长、5D桩距的预应力群桩可同时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使轨道附近上拱变形量分别减小至3.2mm(降幅为66.3%)、2.9mm(降幅为69.5%)和3.5mm(降幅为63.5%),最终满足规范对上拱变形量的控制要求;此外,群桩在施加预应力后调控能力明显增强,达到无预应力条件下的1.4倍左右。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红层软岩路基上拱处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应力微型桩
红层软岩
高铁路基
上拱变形
Keywords
prestressed micro-piles
red-bed soft rockmass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heave deformation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材料抗压性能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凡威
杨涛
郅晓
张迅
邓嫔
陈宇亮
周震
肖源杰
机构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载铁路
工程
结构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南
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
长沙
)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C1904704)
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项目(2022-MS5-122)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8443)
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2105330492)
长沙理工大学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fj230109)。
文摘
老旧建筑拆除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可作为生态化建材用于透水型再生水稳基层,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仍亟待深入研究。该文采用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碎石,将再生骨料、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组分掺量作为设计变量,基于正交试验理论共设计了9种不同胶凝材料配比类型的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测试并分析了其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弯拉应力以及疲劳寿命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使用要求,渗透系数也满足我国透水道路使用要求;其疲劳寿命值离散性较大,可用威布尔双参数分布模型较为准确地拟合,基于此分布模型建立了其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可较好地预测试样不同存活概率下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
道路基层
建筑固废
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
力学性能
透水性
疲劳寿命预测
Keywords
road base
building demolition wastes
cement-stabilized permeable recycled aggregate materials(CPRAM)
mechanical property
permeability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预应力微型桩动态调控软岩路基上拱效果研究
张锐
张喜伟
罗辉
余雷
刘正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材料抗压性能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孟凡威
杨涛
郅晓
张迅
邓嫔
陈宇亮
周震
肖源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