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化铵-盐酸法提纯隐晶质石墨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匡加才 徐华 +4 位作者 谢炜 唐维 邓应军 汪天杰 彭顺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2,共4页
为了提高隐晶质石墨的固定碳含量,扩大隐晶质石墨的应用范围,采用湖南郴州地区的隐晶质石墨为原料,用氟化铵-盐酸法对其进行纯化处理。研究了氟化铵的用量、反应温度、液固比以及反应次数对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氟化铵-盐... 为了提高隐晶质石墨的固定碳含量,扩大隐晶质石墨的应用范围,采用湖南郴州地区的隐晶质石墨为原料,用氟化铵-盐酸法对其进行纯化处理。研究了氟化铵的用量、反应温度、液固比以及反应次数对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氟化铵-盐酸法提纯隐晶质石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氟化铵的含量为45%,液固比为3∶1,恒温70℃反应2h,重复5次的条件下能够将隐晶质石墨的固定碳含量从83.08%提高到99.47%。研究表明氟化铵-盐酸法可以有效提高隐晶质石墨的固定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晶质石墨 提纯 氟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转速对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炜 唐维 +3 位作者 匡加才 邓应军 王真 谭良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为了考察球磨转速对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球磨转速对隐晶质石墨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粒径分布以及隐晶质石墨/LDPE复合材料反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转速的增加,隐晶质石墨有效细化,颗粒均匀度明... 为了考察球磨转速对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球磨转速对隐晶质石墨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粒径分布以及隐晶质石墨/LDPE复合材料反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转速的增加,隐晶质石墨有效细化,颗粒均匀度明显增加,平均粒径减小,晶体结构不变,在8~18GHz范围内,反射率峰值明显降低,吸波频段拓宽。当球磨转速为800r/min时,隐晶质石墨复合材料反射率峰值达到-23.4dB,小于-5dB和-10dB的有效带宽分别为5.95GHz和1.7GHz,说明隐晶质石墨通过球磨细化处理后能有效提高其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晶质石墨 球磨 粒径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酸法提纯隐晶质石墨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炜 王真 +4 位作者 匡加才 唐维 姜定 徐华 邓应军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2,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隐晶质石墨进行了混合酸法提纯实验研究。研究了混合酸和石墨的液固比、氢氟酸体积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的影响,从而确定隐晶质石墨提纯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影响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的主要因...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隐晶质石墨进行了混合酸法提纯实验研究。研究了混合酸和石墨的液固比、氢氟酸体积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的影响,从而确定隐晶质石墨提纯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影响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混合酸和石墨的液固比为3.5 mL/g,氢氟酸体积含量为3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时,提纯后的隐晶质石墨固定碳含量最高,为9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酸法 隐晶质石墨 正交试验提纯 固定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钙处理隐晶质石墨纯化后的酸性含氟废水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炜 彭顺文 +5 位作者 匡加才 贺家源 徐华 邓应军 唐维 郑亚亚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5,共3页
采用氢氧化钙处理隐晶质石墨纯化后的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考察了氢氧化钙用量、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废水中F-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钙用量的增加,废水中F-质量浓度先逐渐降低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pH值的增加,废水... 采用氢氧化钙处理隐晶质石墨纯化后的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考察了氢氧化钙用量、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废水中F-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钙用量的增加,废水中F-质量浓度先逐渐降低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pH值的增加,废水中F-质量浓度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废水中F-质量浓度缓慢降低;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废水中F-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其最佳处理工艺为:每100mL废水中直接加入9.00g氢氧化钙,搅拌10 min后立即过滤。此处理工艺可使废水pH值从0.98提高到7,F-质量浓度从7900mg/L降低至3.94mg/L,F-去除率达9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废水 氢氧化钙 隐晶质石墨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膨润土陶瓷泥浆解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昌 夏清 杨小平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0,80,共4页
以低品位膨润土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复合解凝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Zeta电位、流动度、触变性分析等检测手段,探讨了解凝剂种类、用量、泥浆含水率等因素对低品位膨润土陶瓷泥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解凝剂的组成... 以低品位膨润土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复合解凝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Zeta电位、流动度、触变性分析等检测手段,探讨了解凝剂种类、用量、泥浆含水率等因素对低品位膨润土陶瓷泥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解凝剂的组成为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草酸钠,其质量比为1∶2∶2,最佳剂量为0.50%,在含水率为60%的条件下,采用复合解凝剂,泥浆流动度可控制在28 s以内,且泥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陶瓷泥浆 解凝剂 复合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云母陶瓷坯料高效球磨效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昌 刘其城 肖雨潇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3,58,共4页
针对湖南岳阳某建筑陶瓷厂高含量云母陶瓷坯料难细磨的问题,探索三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两种助磨剂对该坯料的助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含量云母建筑陶瓷坯料,加三乙醇胺(TEA)和三异丙醇胺(TIPA)对该难磨坯料均有良好的助磨作用,三异... 针对湖南岳阳某建筑陶瓷厂高含量云母陶瓷坯料难细磨的问题,探索三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两种助磨剂对该坯料的助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含量云母建筑陶瓷坯料,加三乙醇胺(TEA)和三异丙醇胺(TIPA)对该难磨坯料均有良好的助磨作用,三异丙醇胺比三乙醇胺的助磨作用更大,且球磨时间延长,助磨作用都增强。两种助磨剂都有最佳加入量,球磨时间由25min提高为50min,三乙醇胺的最佳加入量由0.5%增加为0.6%,三异丙醇胺的最佳加入量由0.2%增加为0.3%。助磨剂在发挥助磨功效的同时改善了泥浆的流动性,干坯强度提高了31.2%,瓷体结构更加致密,瓷坯强度提高了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坯料 助磨剂 三乙醇胺 三异丙醇胺 筛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低维铁磁性金属纤维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谢炜 龙春光 +2 位作者 华熳煜 匡加才 刘燕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9-42,共4页
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低维铁磁性金属纤维的原理和装置,分析了溶液性质、电纺工艺条件和环境条件对低维铁磁性金属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综述了铁磁性金属纤维静电纺丝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采用静电纺丝制备铁磁性金属纤维的前景。
关键词 低维材料 铁磁性纤维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能泡沫墙材的设计与研究
8
作者 陈致力 叶昌 +1 位作者 陈焕 张欣辉 《广东建材》 2011年第11期77-79,共3页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节能墙体材料,本研究制备了松香皂泡沫剂和毛发蛋白质泡沫剂,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不同泡沫剂对泡沫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从泡沫剂加入量和不同水泥用量两方面影响作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毛发蛋白质泡...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节能墙体材料,本研究制备了松香皂泡沫剂和毛发蛋白质泡沫剂,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不同泡沫剂对泡沫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从泡沫剂加入量和不同水泥用量两方面影响作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毛发蛋白质泡沫剂制备的泡沫混凝土性能要优于松香皂泡沫剂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在水灰比0.5、水泥:砂=1:1时,蛋白质泡沫剂加入量为1.5g时,泡沫混凝土密度仅为0.775kg/m3,抗折强度达到1.98MPa,抗压强度达到19.7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剂 松香皂 蛋白质 泡沫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温度对中空多孔炭纤维介电常数的影响
9
作者 谢炜 程海峰 +3 位作者 匡加才 楚增勇 陈朝辉 龙春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4-47,共4页
以中空多孔聚丙烯腈(PAN)原丝为原料,通过预氧化和炭化工艺制备了中空多孔炭纤维。研究了预氧化温度对其微观结构、元素组成和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温度对中空多孔炭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不大;碳含量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以中空多孔聚丙烯腈(PAN)原丝为原料,通过预氧化和炭化工艺制备了中空多孔炭纤维。研究了预氧化温度对其微观结构、元素组成和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温度对中空多孔炭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不大;碳含量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而氮、氧含量则相反。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所得中空多孔炭纤维的介电常数依次降低。在2GHz处,预氧化温度为250℃时ε′和ε″分别为23.12和73.51,而预氧化温度为310℃时ε′和ε″分别为19.32和9.87。因此,可通过预氧化温度来调节中空多孔炭纤维的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多孔炭纤维 预氧化 炭化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