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游戏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媒介逻辑、话语建构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邓祯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数字游戏作为一种具有异域亲缘性的消费媒介和跨文化的情动媒介,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数字游戏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进行了多模态、互动式、跨媒介话语的构建:一是征用多模态符号,增强中华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二是联结跨文化玩... 数字游戏作为一种具有异域亲缘性的消费媒介和跨文化的情动媒介,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数字游戏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进行了多模态、互动式、跨媒介话语的构建:一是征用多模态符号,增强中华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二是联结跨文化玩家,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互动交流;三是运用跨媒介联动,形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矩阵。从“数字游戏出海”到“文化出海”的蜕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活用中华文化资源,打造高质量数字游戏产品,树立跨媒介传播的战略意识,构建多元化的国际传播策略,加强数字游戏技术的创新应用,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稳固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国际传播 媒介逻辑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与通俗的文体混用——论余华早期小说与类型小说的关系建构
2
作者 董外平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20世纪的先锋小说与类型小说建立了一种融合与创化的关系,这种关系建构成为先锋小说及其先锋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先锋小说的文体混用主要基于两个原则:一是直接借用类型小说的刺激元素,增加严肃文体不具备的表达效果;二是创造性转化类型... 20世纪的先锋小说与类型小说建立了一种融合与创化的关系,这种关系建构成为先锋小说及其先锋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先锋小说的文体混用主要基于两个原则:一是直接借用类型小说的刺激元素,增加严肃文体不具备的表达效果;二是创造性转化类型小说的世俗元素,转向严肃文体的深度模式。余华早期小说大量借用凶案、惊悚、侦探等类型元素,呈现了一种惊险、惶恐和迷失的城市现代性景观,表达了余华对现代城市复杂而幽深的内在体验。同时,余华又对逻辑推理、谜团设置、斗智斗法等类型元素进行了创化,在这个过程中,余华利用偶然、附魅、荒诞等非理性主义思想解构了类型小说的理性图式,理性主义的认知论被存在主义的本体论取代。在某种意义上,余华早期的文体混用之作既是一种特殊的先锋小说,又是一种新型的类型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先锋小说 类型小说 文体混用 现代城市体验 非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化·拟真化·戏谑化——中国当代文学刑罚叙事的三种范式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外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7,共9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刑罚叙事中,余华、莫言、王小波代表了三种典型的风格类型,即诗意化、拟真化和戏谑化。余华的刑罚叙事虽然包含写实的成分,但加入了更多浪漫主义的想象与抒情,他将叙述者诗意的情怀撒向血肉分离的场景,写出了酷刑在感...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刑罚叙事中,余华、莫言、王小波代表了三种典型的风格类型,即诗意化、拟真化和戏谑化。余华的刑罚叙事虽然包含写实的成分,但加入了更多浪漫主义的想象与抒情,他将叙述者诗意的情怀撒向血肉分离的场景,写出了酷刑在感知世界的诗意形态。莫言的刑罚叙事奉行了写实主义的精神,他对酷刑细节无微不至地展示甚至逼近自然主义的领地;莫言借助感知语言、生理词汇/器官词汇和直截了当的叙述,呈现了一个极致拟真化的刑罚世界。王小波的刑罚叙事更接近后现代派,他采用戏拟、反讽、黑色幽默等后现代派的艺术手法,将刑罚置于性话语的戏谑之中,以致酷刑变成一出荒诞的滑稽戏。在美学与伦理的天平中,无论余华、莫言还是王小波,都或多或少地倾向了美学实践而违背或偏离了生命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刑罚叙事 诗意化 拟真化 戏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短视频仪式传播的表征及思考 被引量:13
4
作者 耿蕊 皮景婷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技术的迭代推动着非遗传播方式的变革,特别是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全新契机。非遗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是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互文文本、多群体话语、多叙事方式以及交互沉浸体... 技术的迭代推动着非遗传播方式的变革,特别是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全新契机。非遗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是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互文文本、多群体话语、多叙事方式以及交互沉浸体验等特点是非遗短视频建构仪式传播的基础。本文基于罗森布尔的仪式传播理论,从仪式符号、仪式空间、仪式行为三方面分析非遗短视频仪式传播的表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仪式共享及意指实践。非遗短视频虽然有爆款出圈,但随着媒介深度融合发展,如何在主流话语与娱乐话语的接合、多模态符号与跨媒介叙事的融合、线上主题与线下活动的结合、实体在场与虚拟在线的配合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创新非遗短视频的仪式传播还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短视频 仪式建构 参与共享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性别:民国时期反对女子“剧烈运动”的话语传播及再造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梦园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0,共6页
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中这段时期,在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潮影响下,国内女校教育逐渐突破单一的体操教学,出现篮球、田径等竞技类运动项目,这引发了社会空间中关于女子“剧烈运动”的一系列抵制话语。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 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中这段时期,在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潮影响下,国内女校教育逐渐突破单一的体操教学,出现篮球、田径等竞技类运动项目,这引发了社会空间中关于女子“剧烈运动”的一系列抵制话语。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对此女子“剧烈运动”的反对话语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对西方体育生理知识展开选择性译介,并加以本土演绎的创造过程。其中,一方面在国家救亡的社会视域中,反对女子剧烈运动被赋予了女性身体必须适度锻炼以为国家“善种”的优生学意义;但在传统文化的礼俗视域中,反对其剧烈运动,又包含了妇女身体须恪守礼教、男女有别的性别政治意味。由此,以反对女子“剧烈运动”为线索,国家主义与男权政治在本土语境下形成一种微妙平衡,构成了霍尔所谓的“接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剧烈运动” 国家主义 性别政治 语际书写 女性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谜书传播特质与发展趋势
6
作者 谢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47,共6页
解谜书又称互动解谜书、解谜游戏书、游戏书,是一种可以“玩”的图书。作为小众图书类型,解谜书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之处,且在发展中也与密室、手游、APP等不断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解谜书受众规模、市场规模、文化影响,更多限... 解谜书又称互动解谜书、解谜游戏书、游戏书,是一种可以“玩”的图书。作为小众图书类型,解谜书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之处,且在发展中也与密室、手游、APP等不断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解谜书受众规模、市场规模、文化影响,更多限定于一个较稳定的圈层。近年来随着出版业态不断增多以及技术发展不断赋能,解谜书亦呈现一些新变化,在不断创新中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谜书 解谜内容产业链 解谜粉 解谜文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如何赋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文化上市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钰 邓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基于2011—2021年我国文化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文化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驱动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 基于2011—2021年我国文化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文化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驱动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实现;此外,数字金融还因企业基本特征、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而表现出差异化影响。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价值发现功能和技术服务优势,为新发展阶段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注入新的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文化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个”句的意外类型及“个”的信息标记调整功能
8
作者 黄婧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传统语法研究认为,“把个”句表示发生不如意的事或意外,“个”是无定宾语标记,属于句法标记范畴。文章在对事件表述空间二分和意外类型三分的基础上,验证了“把个”句是典型的言者意外句,事件表述的命题空间与交际空间之间事件信息的... 传统语法研究认为,“把个”句表示发生不如意的事或意外,“个”是无定宾语标记,属于句法标记范畴。文章在对事件表述空间二分和意外类型三分的基础上,验证了“把个”句是典型的言者意外句,事件表述的命题空间与交际空间之间事件信息的不一致是引发言者意外的基础语义条件。其中,“个”是言者意外标记,而非无定宾语标记,属于信息标记范畴。“个”的添加还使句子由包含信息焦点和位置可变的对比焦点的双焦点结构,转化为位置固定的信息焦点、对比焦点与话题焦点共存的双层事件空间多焦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个”句 事件表述空间 言者意外 信息标记 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城寨之围城》:城寨影像空间的记忆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怡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8-152,共5页
九龙城寨的影像空间多作为香港地区集体记忆的表征和身份认同的文化隐喻,打开了连接香港地区历史记忆的通道。《九龙城寨之围城》致敬和接续着九龙城寨之于香港地区和香港地区电影的意义;同时又扩展了九龙城寨的影史序列。该片通过呈现... 九龙城寨的影像空间多作为香港地区集体记忆的表征和身份认同的文化隐喻,打开了连接香港地区历史记忆的通道。《九龙城寨之围城》致敬和接续着九龙城寨之于香港地区和香港地区电影的意义;同时又扩展了九龙城寨的影史序列。该片通过呈现“新人”努力走出城寨空间,重思萦绕于港人心中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等问题。此外,《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历史记忆书写借城寨实景的搭建、家园主题的赋予及围绕电影建立起来的公众讨论语境,体现出助推城寨空间上升为文化记忆场域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城寨之围城》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品修改与诗思嬗变的互动——以戴望舒对诗集《我底记忆》的修改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向阿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2,共6页
戴望舒《我底记忆》的修改历程略为复杂,它的几次精调细改导致了文本的解读差异,造就了不同的版(文)本本性。除了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其版本变迁与戴望舒不同时期的诗学观念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互文关系。在各个版本的诸多差异之中,诗歌造... 戴望舒《我底记忆》的修改历程略为复杂,它的几次精调细改导致了文本的解读差异,造就了不同的版(文)本本性。除了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其版本变迁与戴望舒不同时期的诗学观念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互文关系。在各个版本的诸多差异之中,诗歌造艺的完善彰显了诗人创作新诗体——无韵自由诗的成熟;《断指》等作品的删弃折射出了诗人在其文学道路选择上的矛盾;诗歌形式的大改又暗合了诗人思想的裂隙、碰撞与交锋。整个文本修改不仅可挖掘出其诞生与传衍过程中所沉淀的种种文学史信息,亦可剖析文本演变背后诗人的心路历程,透视其诗学思想的发展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底记忆》 版本 修改 诗学观念 《断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产业市场结构特征及治理理念创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辉锋 李淼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4,共5页
短视频平台产业在市场结构上具有高市场集中度与低进入壁垒共存、虽是垄断结构却有明显竞争行为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物理技术特性,属于非传统的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鉴于此,其治理理念应与既有产业组织理论不同,应认识到居于垄... 短视频平台产业在市场结构上具有高市场集中度与低进入壁垒共存、虽是垄断结构却有明显竞争行为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物理技术特性,属于非传统的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鉴于此,其治理理念应与既有产业组织理论不同,应认识到居于垄断地位的平台本质上不是垄断企业,而是竞争性企业,在治理时应治理其垄断行为而不必改变其垄断地位;对其相关“垄断”行为应审慎判断,不宜过严定性与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 市场结构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事件句的信息特征与句式选择
12
作者 黄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2,共9页
镜像事件句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类"NP1+VP+NP2"句式,是指句子主语(NP1)和宾语(NP2)或主语(NP1)和谓语互换位置,其VP与句子的语义真值保持不变,且在形态上呈镜像分布的一对句子。镜像事件句是用于描写同一事件框架的同义异息结构... 镜像事件句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类"NP1+VP+NP2"句式,是指句子主语(NP1)和宾语(NP2)或主语(NP1)和谓语互换位置,其VP与句子的语义真值保持不变,且在形态上呈镜像分布的一对句子。镜像事件句是用于描写同一事件框架的同义异息结构,其认知视角、信息结构和信息类型由隐性VP决定,句式选择受到语篇信息和交际双方交互主观性的双重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事件句 隐性VP 信息 句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超写实虚拟人:身份重组与关系赋能下的媒介升维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135,共7页
超写实虚拟人是高度类人化的数字仿真人,它借助社交媒体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造出拟像奇观,成为行动者网络中的信息生产者、情感劳动中的社交对象和人机互动中的技术集成者。超写实虚拟人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关系媒介,通过补偿受众缺憾、... 超写实虚拟人是高度类人化的数字仿真人,它借助社交媒体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造出拟像奇观,成为行动者网络中的信息生产者、情感劳动中的社交对象和人机互动中的技术集成者。超写实虚拟人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关系媒介,通过补偿受众缺憾、帮助受众构建认同以及开展集体表演来实现价值与意义。超写实虚拟人的媒介实践可能改变大众的认知模式、交往习惯和生活结构,因此需要警惕其建构的主体数字生活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写实虚拟人 拟像奇观 关系媒介 情感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绍基对性灵诗学的承与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向双霞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何绍基历来被视为道、咸宋诗派的理论家,其诗学多被当作翁方纲肌理说的余波和学人诗的代表来讨论。但是,淡化其宋诗派的身份,回归其诗学本身,何绍基实际上是袁枚的追随者,他的诗学底色是叶燮、袁枚的性灵一派。这种浓郁的性灵诗学倾向... 何绍基历来被视为道、咸宋诗派的理论家,其诗学多被当作翁方纲肌理说的余波和学人诗的代表来讨论。但是,淡化其宋诗派的身份,回归其诗学本身,何绍基实际上是袁枚的追随者,他的诗学底色是叶燮、袁枚的性灵一派。这种浓郁的性灵诗学倾向体现在论诗诗句、诗学理论体系和诗歌评点中;同时,何绍基诗学和性灵诗学也有颇多异趣之处,譬如性情的雅化、对考据的强调、诗歌评点重议论、重刻画摹写细腻等,而这正是其学人本色的体现。总体而言,何绍基将性情置于学问之上,性灵诗观是其诗学的底色和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袁枚 诗学 性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冯雪峰笔名“何仲”及佚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0,共2页
根据《要实事求是一些!》原文手稿在专用稿纸、书写笔迹、涂改校订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冯雪峰曾以多种笔名在“新语丝”栏目发表文章的现象、冯雪峰笔名的常用字,乃至文章论证特征、观点及用词与冯雪峰其他作品的一致性,本文推断:“何仲... 根据《要实事求是一些!》原文手稿在专用稿纸、书写笔迹、涂改校订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冯雪峰曾以多种笔名在“新语丝”栏目发表文章的现象、冯雪峰笔名的常用字,乃至文章论证特征、观点及用词与冯雪峰其他作品的一致性,本文推断:“何仲”是冯雪峰的笔名之一,《要实事求是一些!》及以同一笔名发表于1952年《文艺报》半月刊的另一篇文章《文艺教学的坏例子之一》是失收于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2卷本《冯雪峰全集》的佚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雪峰 《文艺报》 笔名 何仲 佚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作品修改现象之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阿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6,共12页
中国现代诗歌作品在发表刊登、结集出版以及重印、再版的动态流布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删削、修改情况,甚至是大范围的改写或重写,其修改时间跨度长,文本修改容量大,呈现出现代新诗版本与校勘研究史上非常特殊的现象。这一修改... 中国现代诗歌作品在发表刊登、结集出版以及重印、再版的动态流布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删削、修改情况,甚至是大范围的改写或重写,其修改时间跨度长,文本修改容量大,呈现出现代新诗版本与校勘研究史上非常特殊的现象。这一修改现象涉及修改动因的复杂性、“跨时代”修改的潜规性、异文类型的多样性、篇目取舍的普遍性、副文本演变的内在关联性等诸多重要而典型的问题。以新诗集为单位,通过考察现代诗歌作品的修改现象及呈现出来的文学与历史关系,可为新诗研究乃至现代文学历史化叙述寻觅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文本修改 版本 异文 序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信副词“反正”的话语关联与语义情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艺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3,共9页
本文以语义语法理论为指导,选取真实语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从话语到句子的宏观微观双重分析视角,先总结出副词“反正”前条件后因果的话语关联,勾勒出从认知、逻辑到语义的话语关联图。继而分析“反正”的句法分布规律、同现成... 本文以语义语法理论为指导,选取真实语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从话语到句子的宏观微观双重分析视角,先总结出副词“反正”前条件后因果的话语关联,勾勒出从认知、逻辑到语义的话语关联图。继而分析“反正”的句法分布规律、同现成分制约等,总结出该词常选择具有较强确定性的小句。最后确定“反正”的核心语义情态为“增信义”,其使用增加了“反正”所在句的确然信度。这一语义的归纳将“反正”所在句句义和“反正”一词的词义区别开来,并根据所在句的句义特征将“增信义”又分为已然事件的实然信度、未然事件的必然信度、心理意志的决然信度以及道理哲思的信然信度等四个主要下位语义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正” 话语关联 语义情态 增信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