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经验、问题:构成大学课程的三个相对起点 被引量:8
1
作者 欧阳文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1,共6页
大学课程突破先定的、单一的、单向度的学科课程藩篱,确立学科、经验与问题作为大学课程相对起点,以实现大学课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面向过去、立足当下与面向未来以及知识本位、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有机统一,由此构建适合中国大学完... 大学课程突破先定的、单一的、单向度的学科课程藩篱,确立学科、经验与问题作为大学课程相对起点,以实现大学课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面向过去、立足当下与面向未来以及知识本位、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有机统一,由此构建适合中国大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经验 问题 课程 相对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视野的大学课程变革 被引量:12
2
作者 欧阳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3,共3页
基于布鲁贝克所主张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张力下平衡”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观照中国大学课程实践,中国大学课程存在诸如学术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矛盾;课程起点重视高深学问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矛盾;课程评价追求科学化,存在量化课程评价与质性课... 基于布鲁贝克所主张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张力下平衡”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观照中国大学课程实践,中国大学课程存在诸如学术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矛盾;课程起点重视高深学问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矛盾;课程评价追求科学化,存在量化课程评价与质性课程评价的矛盾等。中国大学课程变革可以尝试以下路径:确立社会本位与学术本位统一的大学课程目标;形成多元相对起点的大学课程结构;大学师生成为课程建构共同体;大学课程走向高标准、多样化的量化与质性评价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课程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现代化过程中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尚旗 唐土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农民工的现代化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农民工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面临众多的困境,这与此群体的社会地位、生存条件和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为了加快农民工的现代化,应从改革制度、更新观念和统筹各项政策入手。
关键词 农民工 现代化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9
4
作者 余小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共4页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各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办一切的模式已被逐步打破,应该建立起由政府的宏观质量调控、社会的质量调节和高校的质量管理三者有机协调、运转通畅的新模式。
关键词 三位一体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模式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教育的人性关怀探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承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100,共3页
面对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以往传统的灌输?压制使他们顺从的道德教育模式显然已经失去了可能性。由于道德本身蕴涵着人性关怀,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弘扬人性。道德教育注重人性关怀,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而是本质问题。只有在道德教育... 面对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以往传统的灌输?压制使他们顺从的道德教育模式显然已经失去了可能性。由于道德本身蕴涵着人性关怀,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弘扬人性。道德教育注重人性关怀,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而是本质问题。只有在道德教育中充分凸现人性关怀的情意,才会使道德教育呈现人性美、展示人性美、弘扬人性美,才能使道德教育从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和空洞的道德劝导上升到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意义的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知识 道德情感 道德精神 人性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 被引量:6
6
作者 唐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2-145,共4页
财税制度作为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实施减免税收、差别利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财政、税收双管齐下,构建财税联动机制,... 财税制度作为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实施减免税收、差别利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财政、税收双管齐下,构建财税联动机制,强化对生态工程和循环型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财税对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持和调节功能,这将是未来我国财税在这方面改革的主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财税制度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姆的“爱四要素说”伦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成海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弗洛姆生活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世纪,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感受使他有足够的洞察力和智慧深刻揭示人的生存处境。他提出人道主义伦理学,旨在建立健全的社会和健全的人格。他看到人的孤独处境,希望藉爱拯救人类。与... 弗洛姆生活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世纪,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感受使他有足够的洞察力和智慧深刻揭示人的生存处境。他提出人道主义伦理学,旨在建立健全的社会和健全的人格。他看到人的孤独处境,希望藉爱拯救人类。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不同,他认为爱不仅是情感,爱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好地理解爱的艺术,他提出"爱四要素说",即关心、尊重、责任、认识。这四种要素浓厚的伦理学色彩,构成了弗洛姆理论中的爱的伦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关心 责任 尊重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训消费伦理观的现代审思 被引量:4
8
作者 戴素芳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2期91-96,共6页
传统家训消费伦理是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古代社会它曾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稳定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它对于推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建设及和谐... 传统家训消费伦理是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古代社会它曾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稳定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它对于推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意义的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伦理观 崇俭抑奢 现代审思 现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后续发展环境变量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四平 龙双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881-3882,共2页
行政环境是行政生态理论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行政环境,就必定有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以现行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环境的特点以及变化为基础,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新农村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后续发展 环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玲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湖南新型工业化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湖南省情和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技术需求,阐述了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企业自主创新策略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湖南企业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家训伦理教育的实践理念与当下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素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传统家训伦理道德教育实践理念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及重要方法,它从言行、情理、教养等多个方面运思,强调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客统一、知行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早教与渐进性的统一,这些伦理教育理念是我国传... 传统家训伦理道德教育实践理念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及重要方法,它从言行、情理、教养等多个方面运思,强调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客统一、知行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早教与渐进性的统一,这些伦理教育理念是我国传统家训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在当今社会,传统家训中的优良伦理教育实践理念对于推进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伦理教育 实践理念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权力腐败产生的伦理透视--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土红 余江西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腐败产生的根源上,学者们往往过于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分析,侧重主体论、环境论、寻租论等论点,忽视了权力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因素。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根源也应纳入...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腐败产生的根源上,学者们往往过于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分析,侧重主体论、环境论、寻租论等论点,忽视了权力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因素。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根源也应纳入我们研究的视角。从伦理学视角透视权力腐败的根源,一是权力持有者个体道德已经变异,出现了人性蜕变,有了权力腐败的动机;二是整个社会道德出现了多元化,已经具备了容忍权力腐败存在的道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腐败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英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年第2期47-57,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许多矛盾与问题也凸现出来,其中教育经费短缺就是突出问题之一。传统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愈来愈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提高财政投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许多矛盾与问题也凸现出来,其中教育经费短缺就是突出问题之一。传统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愈来愈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财政体系已势在必行,并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普遍趋势。中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又要立足中国国情,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探索和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体制 国际经验 中国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秋良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洞庭湖水资源资产国有公司、洞庭湖水资源(水权)运营公司、洞庭湖水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洞庭湖水资源资产国有公司、洞庭湖水资源(水权)运营公司、洞庭湖水资源监管局各负其责,共同担负与实施洞庭湖水资源(水权)的运营,这是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改变过去"多龙治水"状况,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水权市场健康发展的洞庭湖水资源(水权)运营制度框架,这是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必然提出洞庭湖水资源立法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制度建构 水资源(水权)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
15
作者 傅如良 褚青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89-92,共4页
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不可剥夺和转让的权利。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却基本上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相对于城镇居民享有的基本保障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因此,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广大农民基本生存... 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不可剥夺和转让的权利。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却基本上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相对于城镇居民享有的基本保障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因此,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广大农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社会公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公平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权法》与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
16
作者 熊开金 羊朝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490-10491,共2页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没能全面的得到实现。笔者拟从对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进行反思这一角度,说明《物权法》深深地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
关键词 物权法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反思 与时俱进的公平效率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动态稳定
17
作者 唐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32-37,共6页
分析了政治中不稳定因素对于维护政局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指出要保持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需要法理性的合法性权威认同,满足社会一定的企望要求,以保证社会公平与正义,政治参与的有序与法制化,政治体制与机构的综合改革。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动态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风就是党的生命
18
作者 唐土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74-76,共3页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政风、民风走向,也关系反腐倡廉建设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说,党风决定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风就是党的生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党...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政风、民风走向,也关系反腐倡廉建设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说,党风决定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风就是党的生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风 生命 执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与科技法的价值转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志纯 易显飞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科技法在科技发展中扮演了建构性的角色,传统的科技法只注重科技发展的经济价值,与传统的线性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联系。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又是与科技紧密结合的经济。在面向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传统的科技立法实... 科技法在科技发展中扮演了建构性的角色,传统的科技法只注重科技发展的经济价值,与传统的线性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联系。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又是与科技紧密结合的经济。在面向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传统的科技立法实行“价值转向”,而科技法的生态价值取向就是循环经济取代传统线性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科技立法主体应该以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意识,实现科技立法的价值转向,扫清循环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上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法 循环经济 价值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助学贷款的博弈论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雨燕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30-32,49,共4页
国家助学的贷款和还贷过程是商业银行和学生之间的博弈。在贷款时,双方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规范贷款政策、提高商业银行甄别能力、增加绩差学生的粉饰成本,有利于提高贫困学生贷款的机率;在还贷时,双方是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降低银... 国家助学的贷款和还贷过程是商业银行和学生之间的博弈。在贷款时,双方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规范贷款政策、提高商业银行甄别能力、增加绩差学生的粉饰成本,有利于提高贫困学生贷款的机率;在还贷时,双方是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降低银行的追款成本、加大对违约学生惩罚力度以及建立学生的信用档案、增加对学生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助学贷款的还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学贷款 博弈论 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