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时空密度聚类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鉴别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云菲 张泽旭 朱芳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3-79,共7页
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关联因素,一直是交通领域的关注重点。本文针对事故统计的交通事故黑点路段鉴别方法存在地理学中的可塑面积单元(MAUP)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密度聚类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鉴别方法... 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关联因素,一直是交通领域的关注重点。本文针对事故统计的交通事故黑点路段鉴别方法存在地理学中的可塑面积单元(MAUP)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密度聚类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鉴别方法。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引入一种顾及时间周期性和事故严重程度的事故时空邻近计算方法,通过密度连接规则自适应鉴别各种时空尺度的交通事故黑点路段。以2012—2016年湖南省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克服不同划分单元的可塑面积单元问题,自适应鉴别不同长度的黑点路段,同时可进一步挖掘黑点路段上交通事故时空聚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分析 黑点路段 密度聚类 可塑面积单元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尺度区域GNSS坐标时间序列自适应时空滤波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斌 肖紫恩 +1 位作者 骆亚波 蒋一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3-796,846,共5页
提出一种GNSS坐标时间序列自适应时空滤波方法,在规定阈值下将滤波区域自适应分为若干个子区域,进行共模误差的提取和去除。对陆态网184个GNSS站点垂向坐标序列进行时空滤波,3组随机实验中,自适应PCA时空滤波后的站点序列平均RMS值减少... 提出一种GNSS坐标时间序列自适应时空滤波方法,在规定阈值下将滤波区域自适应分为若干个子区域,进行共模误差的提取和去除。对陆态网184个GNSS站点垂向坐标序列进行时空滤波,3组随机实验中,自适应PCA时空滤波后的站点序列平均RMS值减少约39.7%、38.4%和39.7%,且优于整体PCA滤波。进一步分析滤波前后站点噪声特性变化,结果显示,相比于整体PCA滤波,自适应滤波方法中站点残差序列幂律噪声减少约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坐标时间序列 大尺度区域 PCA 自适应时空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BERTY-DSAIL耦合模型反演南方混交林植被LAI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云开 刘建琴 +2 位作者 郭燕青 曹骁 谢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42,75,共5页
针对南方丘陵地区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反演精度低且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LIBERTY-DSAIL耦合模型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反演LAI的方法。本研究以GLIBERTY-DSAIL模型模拟光谱和植被实测高光谱为数据... 针对南方丘陵地区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反演精度低且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LIBERTY-DSAIL耦合模型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反演LAI的方法。本研究以GLIBERTY-DSAIL模型模拟光谱和植被实测高光谱为数据源,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与LAI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作为反演因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反演植被LAI并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与LAI显著相关的RVI、DVI、GNDVI、MSAVI这4种植被指数作为反演因子,结合本文提出的组合模型反演LAI,模型预测决定系数R2为0.7086,均方根误差RMSE为0.3021,精度整体较高。该组合方法可较好地用于反演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LAI,为南方地区混交林LAI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BERTY-DSAIL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混交林 叶面积指数 定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E的IFC到CityGML层次转换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彬彬 王笠苇 +2 位作者 谢建湘 张宏奎 王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12806-12816,共11页
新型城市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数据集成,不但能实现建筑物的精细化表达,而且室外信息得以兼顾,实现空间分析及室内外一体化表... 新型城市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数据集成,不但能实现建筑物的精细化表达,而且室外信息得以兼顾,实现空间分析及室内外一体化表达。但BIM与GIS两种不同的数据格式无法直接实现数据的互通。为此,首先分析了模型IFC和CityGML在文档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并实现了多个简单建筑物IFC模型到CityGML3.0 LOD2、LOD3的转换。其次,针对上述数据集成实验中语义丢失问题,扩展GIS的CityGML3.0数据格式,提出CityGML B-Con扩展模型,完善IFC到CityGML3.0的一对一映射关系。最后,实现多个不同复杂程度建筑物IFC模型到CityGML B-Con扩展模型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ityGML B-Con模型能实现BIM与GIS的数据集成。宏观层面来说,能够增强转换后建筑物外观的细节程度,微观层面而言,BuildingConstructiveElement和BuildingInstallation的子类得以区分,IfcStair、IfcRamp和IfcBeam等建筑构件都能通过一对一映射的方式转换至CityGML中,克服了CityGML原有标准在建筑物构件表达方面的缺陷,有效减少了BIM源数据语义信息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 IFC) CITYGML 扩展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