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韶山森林生态系统硫沉降临界负荷 被引量:1
1
作者 向仁军 柴立元 +2 位作者 曾梅 张龚 张西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6,共6页
MAGIC和SMART模型在计算临界负荷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二者机理较为类似,考虑的主要反应过程可以相互补充.为了准确地计算硫沉降临界负荷,将MAGIC模型与SMART模型相结合,模拟了一定酸沉降量下生态系统化学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计算... MAGIC和SMART模型在计算临界负荷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二者机理较为类似,考虑的主要反应过程可以相互补充.为了准确地计算硫沉降临界负荷,将MAGIC模型与SMART模型相结合,模拟了一定酸沉降量下生态系统化学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计算出韶山硫沉降临界负荷为1.76keq(hm2.a)-1.通过与MAGIC模型计算的硫沉降临界负荷2.28keq(hm2.a)-1比较,用MAGIC和SMAR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临界负荷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沉降 临界负荷 生态系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法快速测定水中20种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超 李添宝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6,共5页
建立了水中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分析方法,对色谱条件和吹扫捕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21 min内完成了对水中20种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的一次性进样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加标回收率在85.8%~10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 建立了水中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分析方法,对色谱条件和吹扫捕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21 min内完成了对水中20种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的一次性进样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加标回收率在85.8%~10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0%~6.5%之间,最低检测限在0.10~0.50μg/L之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捷,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水中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的分析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转化率法分析溶菌酶在变性剂影响下的变性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小敏 王志勇 +3 位作者 刘欲文 汪存信 吴同华 田耘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菌酶在变性剂(乙醇、二甲基亚砜)影响下的变性过程,并用等转化率法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无变性剂存在情况下,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溶菌酶的变性温度都缓慢增加;变性剂可加速溶菌酶的变性...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菌酶在变性剂(乙醇、二甲基亚砜)影响下的变性过程,并用等转化率法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无变性剂存在情况下,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溶菌酶的变性温度都缓慢增加;变性剂可加速溶菌酶的变性过程,降低溶菌酶的热稳定性;其中,乙醇对溶菌酶热稳定性的影响大于DMSO。等转化率法分析表明:溶菌酶在有、无变性剂的条件下,其表观活化能在不同的转化率下未保持不变,而是随转化率增大而减小;溶菌酶的变性过程并不是标准两态可逆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种蛋白质状态的复杂过程。等转化率法为蛋白质单步或是多步变性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溶菌酶 变性剂 等转化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金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砷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6,共6页
以PB为模板,在玻碳电极上层层电沉积普鲁士蓝(PB)-金复合物,制备了多孔金膜(AuPB)修饰电极.用电化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多孔金膜修饰的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高表面积和粗糙度.并将其应用于高灵敏三价砷的电化学检测.在... 以PB为模板,在玻碳电极上层层电沉积普鲁士蓝(PB)-金复合物,制备了多孔金膜(AuPB)修饰电极.用电化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多孔金膜修饰的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高表面积和粗糙度.并将其应用于高灵敏三价砷的电化学检测.在最优条件下,电化学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LSASV)响应峰电流与样品中的砷(Ⅲ)在0.075~5μmol/L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灵敏度为1.4 k A/mol,检测限(S/N=3)为8.5 nmol/L.该修饰电极对As(Ⅲ)分析具有响应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以及良好稳定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多孔金膜 三价砷 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拉法制备铟锡氧化物透明隔热薄膜的研究
5
作者 刘扬林 段学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6-60,71,共6页
将纳米铟锡氧化物(ITO)粉体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制得ITO乙醇浆料,再添加成膜剂,制备纳米ITO涂料,通过提拉法镀膜制得透明隔热ITO薄膜.研究了ITO膜的性能,分析了提拉法参数与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微观结构和隔热效果的关系.研究表明:提... 将纳米铟锡氧化物(ITO)粉体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制得ITO乙醇浆料,再添加成膜剂,制备纳米ITO涂料,通过提拉法镀膜制得透明隔热ITO薄膜.研究了ITO膜的性能,分析了提拉法参数与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微观结构和隔热效果的关系.研究表明:提拉镀ITO膜具有很好的透明隔热性能,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85%,对近红外透过率低于35%,膜的耐有机溶剂性好,提拉次数对膜的厚度、红外透过率以及宏观隔热性能成正比关系,提拉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提拉温度为35℃时,膜的厚度最厚,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锡氧化物 提拉镀膜 透明 隔热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勒模式”下的课堂设计探究及实践
6
作者 易彩纯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15-116,共2页
笔者受"泰勒原理"启发而设计的一堂语音课,通过对学习者语音特点的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课堂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并对课堂内容的组织方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课堂的评价方式。此堂语... 笔者受"泰勒原理"启发而设计的一堂语音课,通过对学习者语音特点的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课堂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并对课堂内容的组织方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课堂的评价方式。此堂语音课的设计是对泰勒原理的具体实践和应用,该设计和实践证明,"泰勒原理"这一课程开发的模式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可以通过对该理论的深入探究和实践,不断地丰富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原理 课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