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及其启示--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广军 刘亚琴 +1 位作者 李昱 赵绚丽 《江苏高职教育》 2021年第4期53-59,共7页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从满意度理论、发展性评价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出发,总结社会满意度调查对于“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高水平学校的10项建设任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9项建设任务为调查对象,分析在校生、毕业...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从满意度理论、发展性评价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出发,总结社会满意度调查对于“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高水平学校的10项建设任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9项建设任务为调查对象,分析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用人单位和家长对各个建设任务的满意度量化值。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需求,提出“双高计划”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内涵质量建设的发展理念,推动建设任务动态优化,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新视角,彰显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高计划”建设 社会满意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广军 李昱 刘亚琴 《江苏高职教育》 2023年第1期7-14,共8页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增量堪忧、开发不足、结构不优等突出问题,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乡村振兴人才的质量有待提升,政策支持有待改善。基于乡村振兴理论、产教融合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等构建了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增量堪忧、开发不足、结构不优等突出问题,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乡村振兴人才的质量有待提升,政策支持有待改善。基于乡村振兴理论、产教融合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等构建了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融合主体的作用关系和招生、培养、就业、本土、改革、创新等融合机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推进策略,主要包括通过深化乡村振兴人才招生体制机制改革、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就业创业指导改革、本土化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分别解决“招得来、教得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融合机制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校工程学习模式比较研究——以富兰克林·欧林工学院和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无敌 陈鹏 郭广军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3期45-55,共11页
工程学习模式是为学习共同体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智能信息时代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而构建的工科学习活动结构。高校知识生产模式和学习科学理论,共同构成工程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因此,以富兰克林·欧林工学院和粤港机器人... 工程学习模式是为学习共同体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智能信息时代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而构建的工科学习活动结构。高校知识生产模式和学习科学理论,共同构成工程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因此,以富兰克林·欧林工学院和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为研究对象,基于学习生态系统视域,开展工程学习模式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对比中美工程教育模式的异同,发现工程学习模式的逻辑起点在于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和知行创统一。借鉴欧林工学院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促进中国新工科学习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新策略,以期为新工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模式 比较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层次与推进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昱 郭广军 刘亚琴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72-76,共5页
"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估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有助于形成"双高计划"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有助于"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自评自省。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由1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 "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估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有助于形成"双高计划"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有助于"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自评自省。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由1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估管理机制AHP模型,并从价值引领、领导管理、任务落实、绩效监测、督导调度、绩效激励六个层面,系统构建推进"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估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绩效评估 推进机制 评估指标体系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