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高强高韧铝镁硅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国鹏 杨伏良 +3 位作者 马政 党小荔 熊落保 尹德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32-2137,共6页
在6063合金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的Al-Mg-Si系合金。合金经熔炼铸造和挤压加工后分别进行退火、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处理,优化自然时效时间,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电子万能实验机对合金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进... 在6063合金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的Al-Mg-Si系合金。合金经熔炼铸造和挤压加工后分别进行退火、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处理,优化自然时效时间,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电子万能实验机对合金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合金与6063合金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塑性,人工时效态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14.32 MPa和19.63%,自然时效态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为277.26 MPa和28.61%(稳定值);新合金最佳自然时效时间为7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合金 时效 断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l-Mg-Si-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文意 杨伏良 +4 位作者 马政 党小荔 孟德超 张国鹏 尹德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01-1507,共7页
采用热模拟研究一种新型Al-Mg-Si-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制定该合金的低温快速挤压工艺和在线热处理制度,利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Al-Mg-Si-Cu合金为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 采用热模拟研究一种新型Al-Mg-Si-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制定该合金的低温快速挤压工艺和在线热处理制度,利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Al-Mg-Si-Cu合金为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该合金的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来描述,也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其变形激活能为189.82kJ/mol;随着热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逐步由动态回复转变为动态再结晶;合金低温快速挤压后,经过在线风淬停留3h,然后200℃人工时效3h,其抗拉强度达到305MPa,屈服强度达到26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热变形 流变应力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塑铝-镁-硅系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文意 杨伏良 +3 位作者 马政 孟德超 尹德艳 熊落保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0,73,共4页
在6063铝合金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的高塑6000系合金;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铸造、挤压成型和热处理态合金的力学性能、组织特征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并与6063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的6000系合金在T6状... 在6063铝合金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的高塑6000系合金;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铸造、挤压成型和热处理态合金的力学性能、组织特征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并与6063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的6000系合金在T6状态下抗拉强度达到282.0MPa,伸长率达到21.7%,T4状态(48 h)的抗拉强度达到184.3 MPa,伸长率达到34.40%;与6063合金相比,T6态新合金的屈强比较小;塑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硅合金 力学性能 高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效制度对Al-0.42Mg-0.50Si-0.99Cu合金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尹德艳 杨伏良 +1 位作者 黄珂 马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45,共6页
设计了一种成分为Al-0.42Mg-0.50Si-0.99Cu的新型工业型材用铝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及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对其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T6欠时效时晶界无明显析出相;T6峰时效时... 设计了一种成分为Al-0.42Mg-0.50Si-0.99Cu的新型工业型材用铝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及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对其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T6欠时效时晶界无明显析出相;T6峰时效时晶界析出物细小连续分布,晶间腐蚀严重;随时效时间延长,Q′相增多并逐渐粗化,晶界析出物粗大呈非连续分布;双级时效时晶内析出了大量Q′相,晶界析出相球化且析出相之间的间距增大,呈断续分布,无析出带(PFZ)变宽,抗腐蚀能力增强;合金在T6峰时效时强度最高,但晶间腐蚀敏感性大;双级时效可在强度损失不大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其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硅铜合金 力学性能 晶间腐蚀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