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惘”与“守望”:幼儿园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和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晶晶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82,共8页
在社会快速变迁、人口结构变动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其专业坚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分析,揭示幼儿园教师在坚守幼教事业时面临的“迷惘”与“守望”。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教... 在社会快速变迁、人口结构变动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其专业坚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分析,揭示幼儿园教师在坚守幼教事业时面临的“迷惘”与“守望”。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信念作为教师专业坚守的内隐动力,其生成和发展受教育情感、教育生活史、自我觉醒、反思能力、教育共同体等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共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教育信念 教师专业坚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传统道德本体建构与解构
2
作者 张怀承 周鸾飞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60,共8页
传统道德能够延传几千年,缘自社会对其合理性的认同,这种合理性的论证就是道德本体的建构。先秦时期作为传统道德内核的思想体系基本奠定;两汉学者不仅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而且在神学目的论的理论视域中对传统道德的合理性做了初步论... 传统道德能够延传几千年,缘自社会对其合理性的认同,这种合理性的论证就是道德本体的建构。先秦时期作为传统道德内核的思想体系基本奠定;两汉学者不仅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而且在神学目的论的理论视域中对传统道德的合理性做了初步论证,将道德的本体归原于“天”;宋明理学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和“理一分殊”的理论重新建构传统道德的本体,在传统学说的范围内完成了道德的至上性、绝对性和合理性的论证。这种论证的完成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僵化,明清之际的学者对宋明理学道德本体的绝对性提出了挑战,到近代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学者对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以理性主义、道德相对性解构了传统的道德本体。但是,在道德本体解构之后,道德合理性如何获得理论的辩护,又成了一个新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 道德本体 建构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基于罗尔斯的视角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文佳 李建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教育资源分配不仅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更与人们的发展密切关联,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究其本质,是一种前置分配,目的在于实现始端公平。始端公平相较于终端... 教育资源分配不仅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更与人们的发展密切关联,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究其本质,是一种前置分配,目的在于实现始端公平。始端公平相较于终端公平更具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有着更好的道德氛围。帮助人们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弥补生活环境的差异、补偿自然天赋的缺陷是教育资源分配正义的应有之义。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首先需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通过教育资源的分配保障受教育者选择的自由,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体现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并借助教育过程涵养人们的正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分配正义 教育公平 始端公平 终端公平 特殊群体 正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教育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海燕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39,共5页
规则意识教育是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是指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章、党纪、国家法律、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予以认同与遵从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规则意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 规则意识教育是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是指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章、党纪、国家法律、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予以认同与遵从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规则意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品德的核心。这是因为,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规则意识教育,有助于在全党范围内形成尊崇规则的良好氛围;有助于破除党内"潜规则"、彰显党内"显规则";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新时代党员干部代表着新时代党的形象,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增强新时代党员干部规则意识的时效性,就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丰富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着重强化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法纪教育;二是要注重拓展规则意识教育的形式,要以理论教育、典型教育、自我教育为抓手,引导新时代党员干部做严守规则的明白人、清醒人、带头人;三是要注重创新规则意识教育的载体,有效运用教育基地载体、网络载体、活动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党员干部 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昌济教育伦理思想的三个面相
5
作者 欧阳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5,共5页
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杨昌济不仅潜心研究与教育有关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且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教育伦理思想。杨昌济的教育伦理思想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的观上,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警惕泛道德主义倾向;二是在教育方法观上... 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杨昌济不仅潜心研究与教育有关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且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教育伦理思想。杨昌济的教育伦理思想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的观上,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警惕泛道德主义倾向;二是在教育方法观上,坚持经验主义原则,提倡教授、训练、养护相济为用;三是在师生关系观上,倡导平等交往关系,反对单向的对象化关系。杨昌济的教育伦理思想在当时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尤其是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性格和人格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昌济 教育目的观 教育方法观 师生关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昌济伦理思想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6
作者 欧阳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发展成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互重叠在一起,并形成了这样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刻洗礼,实属于这一运动的精神产儿;另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又给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积极影响,在这一运动中留... 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发展成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互重叠在一起,并形成了这样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刻洗礼,实属于这一运动的精神产儿;另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又给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积极影响,在这一运动中留下自己鲜明的印记。而这种鲜明的印记主要有三:以"观察实验"和"反对迷信"倡导"科学";以"国民教育"和"自由权利"倡导"民主";以"个人主义"和"人格"倡导"个性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昌济 伦理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
7
作者 胡海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9,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根本任务、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根本任务、重点内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队伍建设和领导管理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创新经验尊重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现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继承与创新并举的价值理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