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基于UTAU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红霞 赵呈领 +1 位作者 蒋志辉 梁云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5,共12页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正在稳步推进中。本研究在充分借鉴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模型(UTAUT)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从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便利条件四个维度...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正在稳步推进中。本研究在充分借鉴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模型(UTAUT)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从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便利条件四个维度调查分析了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度,以及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使用意向及使用行为的影响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努力期望对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使用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努力期望、便利条件和绩效期望对学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使用行为具有正向积极的影响;现阶段学前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向高,但实际行为低;年龄、教龄、学历等变量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有一定影响。为切实提高学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活动的接受度,信息化环境是基础,优质教育资源是保障;信息化领导力是推力,学习团队是合力;培训是方法,应用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师 信息化教学 使用意向 使用行为 UTAU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网络控制系统H_∞容错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彭高丰 蒋伟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6-412,共7页
针对一类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H_∞容错控制.首先,分析并处理了网络控制系统中时滞与不等间隔采样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不等间隔采样下的不确定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切换模型.通... 针对一类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H_∞容错控制.首先,分析并处理了网络控制系统中时滞与不等间隔采样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不等间隔采样下的不确定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切换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运用H_∞控制方法,以及设计具有积分二次约束属性的控制器,获得了基于LMI描述的系统时滞依赖稳定性判据.然后,建立了网络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模型和传感器故障下的网络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把结论运用到传感器出现故障的网络控制系统,得到了系统在H_∞容错控制下的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与其他文献介绍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一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积分二次约束性 不等间隔采样 传感器故障 H_∞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叫调度协议下的网络控制系统鲁棒H_∞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高丰 彭可 +1 位作者 夏明霞 龙慧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2-1277,共6页
针对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鲁棒H_∞控制。首先,建立了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网络控制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系统切换模型。通过运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鲁棒H_∞控制理论,得到了闭环系... 针对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鲁棒H_∞控制。首先,建立了遵循轮叫调度协议的网络控制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系统切换模型。通过运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鲁棒H_∞控制理论,得到了闭环系统时延依赖稳定性判据。然后,把结论推广到了不确定网络控制系统,并获得了系统的时延依赖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一个与其他文献方法相比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轮叫调度协议 不等间隔采样 鲁棒H∞控制 时延依赖稳定性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2 位作者 周凤伶 梁云真 黄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41,共9页
学习力是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STEM教育致力于跨学科知识融合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突出表现在其核心特征、课程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原... 学习力是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STEM教育致力于跨学科知识融合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突出表现在其核心特征、课程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原则、教育应用对学生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互惠力、学习创造力的提升方面。该文构建了基于STEM教育的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模型,该模型以STEM课程为核心、以课外活动为延伸、以教师素养为保障,对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力课程设计原则、流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学习力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李红霞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6期46-54,共9页
微信作为具有强交互性、强黏贴性等特点的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倍受关注。为此,依据PST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并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并从教学法、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三个维度,全面剖析该模式... 微信作为具有强交互性、强黏贴性等特点的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倍受关注。为此,依据PST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并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并从教学法、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三个维度,全面剖析该模式的理论价值。为探讨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的实践可行性,开展了基于该模式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能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在学习效果、互动交流、微信的操作等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对基于微信平台的互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意义和存在的不足,也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PST理论 社交网络 社交学习 互动探究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化学反应优化算法求解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光勇 徐雨明 +1 位作者 李肯立 孙士兵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69-2672,共4页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是组合最优化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是一个NP难问题。针对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给出了一种混合化学反应优化求解算法。首先根据无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设计了参与化学反应的分子编码和目标函数;同时把贪心算法...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是组合最优化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是一个NP难问题。针对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给出了一种混合化学反应优化求解算法。首先根据无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设计了参与化学反应的分子编码和目标函数;同时把贪心算法思想创造性地融入到化学反应优化算法的四个重要反应算子中,以加快局部较优解的搜索过程;最后通过模拟化学反应中分子势能趋于稳定的过程,在问题的解空间中搜索其最优解。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求解无向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是有效的,并且在求解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组合优化 无向图 化学反应优化 贪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编码P2P流媒体中的动态段粒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姗 袁远 彭宇行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2-1271,共10页
网络编码技术已证明能够提高P2P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性能,但是现有系统采用固定段粒度编码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为了克服固定段粒度的缺点,且适应实际网络的随机特性,提出了动态段粒度的新概念,即源节点在编码时能够动态调节编码块的段粒度... 网络编码技术已证明能够提高P2P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性能,但是现有系统采用固定段粒度编码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为了克服固定段粒度的缺点,且适应实际网络的随机特性,提出了动态段粒度的新概念,即源节点在编码时能够动态调节编码块的段粒度。从编码方式、取值范围及输出能力三方面回答了升阶和降阶编码实现动态段粒度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设计了一种动态段粒度调节策略,该策略中源节点能够根据播放缓冲量和源节点服务能力来动态调节编码块的段粒度。实验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抖动和节点搅动时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P2P流媒体 动态段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层次化的联合识别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耀东 李仁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31-2440,共10页
目标检测与姿态估计在当前视觉研究中分属不同的任务,但两者在研究方法和现实应用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层次树模型,该模型包含3类结点,分别描述整体目标、判别部件和组件(即语义部件).中间层的判别部件兼顾承上(目标)与... 目标检测与姿态估计在当前视觉研究中分属不同的任务,但两者在研究方法和现实应用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层次树模型,该模型包含3类结点,分别描述整体目标、判别部件和组件(即语义部件).中间层的判别部件兼顾承上(目标)与启下(组件)的功能,一方面刻画整体目标的局部特征,另一方面隐含多组件的共现信息.相比当前最新的联合模型,层次树模型能够并行化处理检测与估计,避免串联化联合引发的错误传播.采用基于隐变量的结构化支持向量机训练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部件学习方法以自动地初始化和优化判别部件.实验设计了多任务识别和单任务识别2种评估场景,对比了本文模型与当前主流的联合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说明层次化模型具有更强的识别性能以及更高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识别模型 姿态估计 目标检测 部件模型 结构化支持向量机 隐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和APSO-QNN相结合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董胡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5,共6页
针对传统端点检测算法在多种复杂噪声环境下端点检测正确率低、鲁棒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多特征和加速粒子群优化量子神经网络(APSO-QNN)相结合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语音信号的短时能量特征、循环平均幅度差函数特征、频带方差... 针对传统端点检测算法在多种复杂噪声环境下端点检测正确率低、鲁棒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多特征和加速粒子群优化量子神经网络(APSO-QNN)相结合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语音信号的短时能量特征、循环平均幅度差函数特征、频带方差特征及美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将这些特征量输入量子神经网络(QNN)进行学习并利用加速粒子群算法对量子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构建语音端点检测模型,实现对信号的类型的判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升了语音端点检测的正确率,而且降低了虚检率与漏检率,具有较强的抗噪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点检测 加速粒子群优化 量子神经网络 正确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跟踪滤波的反调和彩色图像边缘分割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振中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2-1145,共4页
反调和彩色图像在成像精细,为了有效分析该类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需要进行边缘分割处理,传统的边缘分割方法采用融合时空域信息的噪点跟踪方法,在分割过程中通常会导致信息过饱和,细节特征丢失。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匹配跟踪滤波的反调和... 反调和彩色图像在成像精细,为了有效分析该类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需要进行边缘分割处理,传统的边缘分割方法采用融合时空域信息的噪点跟踪方法,在分割过程中通常会导致信息过饱和,细节特征丢失。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匹配跟踪滤波的反调和彩色图像边缘分割算法。构建彩色反调和图像的边缘特征空间向量模型,进行图像的边缘轮廓特征提取,采用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图像的边缘细节融合,引入模板匹配跟踪滤波滤除图像边缘的饱和信息,提高分割的准确度,分析图像分割2个模板之间的中心位置误差,作为图像分割性能测试指标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实现反调和彩色图像边缘分割,精度较高,误差较小,比传统方法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调和彩色图像 图像分割 模板匹配 跟踪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在线学习者倦怠:教师情感支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4
11
作者 赵呈领 李红霞 +1 位作者 蒋志辉 黄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6,共8页
在线学习的师生空间分离易让学习者感到教师情感支持的缺失,继而表现出一系列学习倦怠现象。该文从教师创造积极的氛围、教师的敏感性和关注学生观点三个维度架构在线学习中教师情感支持的框架,基于Office365教育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从教... 在线学习的师生空间分离易让学习者感到教师情感支持的缺失,继而表现出一系列学习倦怠现象。该文从教师创造积极的氛围、教师的敏感性和关注学生观点三个维度架构在线学习中教师情感支持的框架,基于Office365教育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从教学干预的设计切入,确定实验对象,实施在线教学,从而探究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表明,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习倦怠有缓解作用,并且教师创造的积极氛围对学习者的情绪低落影响最大,教师的敏感性对学习者的行为不当影响显著,教师对学生观点的关注对学习者成就感的提高影响显著。因此,在线学习环境中,教师对于学习者的情感支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情感支持 学习倦怠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者满意度:教师支持行为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同频共振 被引量:39
12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2 位作者 李红霞 黄琰 疏凤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9,共9页
在线学习环境的教师支持行为与学习者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现有研究并未从教师维度深究教师支持所包含的多因素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以751名在线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在线环境下,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 在线学习环境的教师支持行为与学习者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现有研究并未从教师维度深究教师支持所包含的多因素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以751名在线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在线环境下,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对满意度的影响,并探讨学习者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师支持行为对满意度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路径中存在调节效应,具体为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师情感性支持和社交性支持中的调节效应受到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但始终正向调节知识性支持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在教师工具性支持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教师支持行为 学习者满意度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 被引量:32
13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2 位作者 李红霞 黄琰 疏凤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在线学习中学习者表现自学能力差、浅层学习、辍学率高等问题频发不止,让其发展前景迷雾重重。如何拨雾见云?研究着力于在线学习中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设计了"维度构成研究——问卷设计与检验——模型构建"等... 在线学习中学习者表现自学能力差、浅层学习、辍学率高等问题频发不止,让其发展前景迷雾重重。如何拨雾见云?研究着力于在线学习中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设计了"维度构成研究——问卷设计与检验——模型构建"等三个部分的整体研究思路,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即从质性研究的视角分析了教师支持行为的维度构成,从量化分析的视角验证了各维度间的逻辑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系统论的视角构建了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研究发现:学习者感知教师支持行为分为情感性支持、社交性支持、知识性支持及工具性支持四个维度。通过对修正后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效应发现,知识性支持受社交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的影响;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受社交性支持的正向影响。社交性支持对知识性支持具有直接的影响,又存在通过工具性支持的间接影响。基于结论可得几点启示建议。(1)桥梁与纽带:情感性支持和社交性支持是开展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2)保障与引领:知识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是发展在线学习的前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教师支持行为 学习者感知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开发探讨 被引量:57
14
作者 李科生 蒋志辉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互联网+"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成熟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编排与呈现立体化、设计整体化、教与学个性化等特征的教学资源集约平台;其开发通过包括"蓝本编写&... "互联网+"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成熟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编排与呈现立体化、设计整体化、教与学个性化等特征的教学资源集约平台;其开发通过包括"蓝本编写""数字化加工""互联网试用"三个环节,并最终通过数字课本、电子教案与PPT、微课、虚拟仿真实验、题库、学术论坛六个模块获得功能实现,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立体化教材 平面化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源于网络学习空间场域的追问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呈领 吴丹丹 +3 位作者 蒋志辉 疏凤芳 李敏 张鸣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6,共9页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网络学习空间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探讨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实证研究,以某高校运用网络空间学习的大学生为研...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网络学习空间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探讨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实证研究,以某高校运用网络空间学习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回收数据,利用SPSS和AMOS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87.2%的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平均每天学习时长不足2小时;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教师自主支持以及学习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学习适应性关键因素;学习动机、学习态度通过信息素养间接影响学习适应性;情感支持通过影响教师自主支持间接影响学习适应性。文章最后从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三个层面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 学习适应性 信息素养 教师支持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比较
16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2 位作者 李红霞 胡萍 黄琰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5,共10页
满意度是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满意程度,是一种主观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衍生出不同的情境。本研究基于教育传播的视角将在线学习情境分为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两种,从教师、学生、技术三方面... 满意度是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满意程度,是一种主观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衍生出不同的情境。本研究基于教育传播的视角将在线学习情境分为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两种,从教师、学生、技术三方面来构建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Smart PLS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对已建构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并探讨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对各维度感知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录播情境中在线学习平台的质量对学习者的满意度没有直接影响,学习者感知的教师专业知识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支持是影响他们感知成就目标和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播模式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支持对满意度的影响显著,社会能力和认知动机因素也对学习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情境 录播情境 在线学习 学习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