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沙市茶叶市场质量监控机制的探讨
1
作者 周金沙 徐琳 +2 位作者 杨丽峰 解忠义 廖佳 《茶叶通讯》 2006年第2期35-37,共3页
本文从严格执行茶叶企业的QS发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及茶叶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对长沙市茶叶市场质量监控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长沙茶叶 质量监控 机制 QS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果蔬汁饮料中14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45
2
作者 汪辉 曹小彦 +3 位作者 李林 胡朝晖 沈腊三 解晓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4-1197,共4页
参照国家标准及相关文献测定食品中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的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果蔬汁饮料中14种常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提高了检测效率。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甲醇和0.03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22 mi... 参照国家标准及相关文献测定食品中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的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果蔬汁饮料中14种常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提高了检测效率。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甲醇和0.03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22 min内可分离测定7种防腐剂、5种色素和2种甜味剂。方法的回收率为93%-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果蔬汁饮料中常见添加剂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 防腐剂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57
3
作者 汪辉 曹小彦 +3 位作者 彭新凯 陈利国 黄辉 谭舸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115,124,共3页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样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然后用AgilentTC-C184.6×250mm色谱柱,柱温为40℃,流动相为0.02mol/L硫酸铵∶甲醇=94∶6(V∶V),流速0.8mL/min,二极管阵...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样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然后用AgilentTC-C184.6×250mm色谱柱,柱温为40℃,流动相为0.02mol/L硫酸铵∶甲醇=94∶6(V∶V),流速0.8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35nm波长下进行检测,并以保留时间和三维光谱图相似性系数进行定性,外标法定量。不同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01.5%,RSD小于1.2%。方法线性范围为0.1~150μg/mL,检测限为0.01μg/mL,相关系数R=0.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三聚氰胺 高蛋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食品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利国 曹小彦 +2 位作者 黄辉 张燕 彭新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建立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槟榔、酱腌菜等食品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直接提取,不需浓缩,直接进样,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建立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槟榔、酱腌菜等食品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直接提取,不需浓缩,直接进样,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在0~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1mg/kg(S/N=3),添加平均回收率88.5%~103.5%,RSD<10%。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回收率高,简单快捷,能满足常规检测及食品安全控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 食品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乙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还原糖含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红梅 陈利国 +2 位作者 黄辉 曹小彦 许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97,107,共3页
根据JJF1059-999《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和GB/T5009.7——2003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原理,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并计算食品中还原糖测量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各分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此方法适用于评估食... 根据JJF1059-999《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和GB/T5009.7——2003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原理,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并计算食品中还原糖测量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各分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此方法适用于评估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还原糖 不确定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面粉制品中的偶氮甲酰胺 被引量:8
6
作者 章建辉 欧阳丽 +3 位作者 彭新凯 夏立新 李欢 汪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0-1433,共4页
建立了面粉制品中偶氮甲酰胺(ADA)残留量的丹磺酰氯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分析方法。面粉制品中的ADA经湿热处理后,转变成氨基脲(SEM),加入丹磺酰氯(DNS-Cl)进行衍生。采用Aglient TC C18(250 mm×4.6 mm,5... 建立了面粉制品中偶氮甲酰胺(ADA)残留量的丹磺酰氯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分析方法。面粉制品中的ADA经湿热处理后,转变成氨基脲(SEM),加入丹磺酰氯(DNS-Cl)进行衍生。采用Aglient TC C18(250 mm×4.6 mm,5μm)对衍生产物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流速1.0m L/min,柱温30℃,激发波长330 nm,发射波长530 nm,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偶氮甲酰胺在0.1~5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8,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3 mg/L和0.10 mg/L。在0.1,0.3,1.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8.4%~96.6%,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7.1%~9.4%。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可用于面粉制品中偶氮甲酰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偶氮甲酰胺 丹磺酰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乌洛托品 被引量:8
7
作者 汪辉 夏立新 +3 位作者 彭新凯 王玉枝 杨彦宁 李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8,共7页
建立测定乌洛托品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快速监测食品中违法添加的乌洛托品。食品中乌洛托品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脱水,乙腈提取后,采用梯度洗脱,SCX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乌洛托品... 建立测定乌洛托品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快速监测食品中违法添加的乌洛托品。食品中乌洛托品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脱水,乙腈提取后,采用梯度洗脱,SCX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乌洛托品在1~1 000μg/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8,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kg,定量限为1.0μg/kg,加标回收率在52.6%~11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2%。本方法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简便易行,分析周期短,适合大量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快速测定 食品 乌洛托品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汪辉 彭新凯 +2 位作者 曹小彦 胡朝晖 何红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1,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采用GB/T22388-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质量分数。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采用GB/T22388-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质量分数。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按数学模型计算奶粉中三聚氰胺质量分数为2.70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64mg/kg,结果表达为(2.70±0.064)mg/kg。该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料乳 乳制品 三聚氰胺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宋涛平 邱华丽 +2 位作者 王淑娟 彭新凯 杨丽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对2套引物的筛选,最终选取nuc基因的6条引物建立LAMP反应体系。整个反应在63℃恒温条件下进行45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对反应结果进行判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灵敏度为0.001ng/μL,且与...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对2套引物的筛选,最终选取nuc基因的6条引物建立LAMP反应体系。整个反应在63℃恒温条件下进行45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对反应结果进行判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灵敏度为0.001ng/μL,且与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快速、特异性高,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铝残留量干法消化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辉 陈波 +3 位作者 曹小彦 胡朝晖 夏立新 汪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0,126,共4页
目的:探讨食品中铝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干法消化样品,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残留量;结果:铝在10.0μg/mL以内,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0917X+0.017,r=0.99936,平均回收率为97.55%,RSD1.79%;结论: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 目的:探讨食品中铝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干法消化样品,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残留量;结果:铝在10.0μg/mL以内,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0917X+0.017,r=0.99936,平均回收率为97.55%,RSD1.79%;结论: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残留量 干法消化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宏 付冠艳 +4 位作者 付淑君 钟菲菲 刘佩 曾林 杨丽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己经有比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应用此方法,可显著缩短检测时间,它是快速检测的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致病菌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己经有比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应用此方法,可显著缩短检测时间,它是快速检测的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致病菌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原理、制备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法快速筛查食品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辉 彭新凯 +3 位作者 夏立新 章建辉 李莎 周探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4-809,共6页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快速筛查食品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的分析方法。采用0.05%醋酸溶液冰水浴超声提取二氧化硫脲,离心后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测试。采用亲水型色谱柱Venusil HILIC(4.6mm×250mm,5μm)分离,...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快速筛查食品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的分析方法。采用0.05%醋酸溶液冰水浴超声提取二氧化硫脲,离心后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测试。采用亲水型色谱柱Venusil HILIC(4.6mm×250mm,5μm)分离,柱温为25℃,以0.02mol/L醋酸铵(冰醋酸调至pH4.5)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检测波长为275nm。二氧化硫脲在6.0~2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22.5mg/kg和75.0mg/kg,方法回收率为92.7%~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3%~3.8%。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食品馅料 二氧化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对大豆油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淑君 周明 +3 位作者 解晓红 曾林 彭新凯 杨丽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1,共4页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直饱受世界争议,作为占据转基因作物最大份额的转基因大豆主要用来加工成食用油。通过传统CTAB法和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大豆油基因组DNA,并结合实时荧光技术检测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CaMV35S。结果表明:改良法Le...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直饱受世界争议,作为占据转基因作物最大份额的转基因大豆主要用来加工成食用油。通过传统CTAB法和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大豆油基因组DNA,并结合实时荧光技术检测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CaMV35S。结果表明:改良法Lectin扩增的Ct值小于传统CTAB法,且均检测到外源基因CaMV35S的扩增,改良法提取到的DNA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食用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实时荧光技术 转基因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牛羊肉中的猪肉成分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丽霞 淑君 彭新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5,共3页
研究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以实现对牛羊肉中猪肉成分的快速检测。针对猪肉线粒体DNACOXI基因设计LAMP引物,通过扩增产物电泳和终点染色法鉴定反应,同时采用荧光检测仪实时监控反应过程。结果表明,LAMP法能有效、特异地检测... 研究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以实现对牛羊肉中猪肉成分的快速检测。针对猪肉线粒体DNACOXI基因设计LAMP引物,通过扩增产物电泳和终点染色法鉴定反应,同时采用荧光检测仪实时监控反应过程。结果表明,LAMP法能有效、特异地检测出牛羊肉中的猪肉成分,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可方便的应用到肉制品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猪肉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转基因玉米NK603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丽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8,80,共4页
针对转基因玉米的特异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X342369)设计引物,建立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特异性基因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LAMP法检测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成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针对转基因玉米的特异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X342369)设计引物,建立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特异性基因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LAMP法检测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成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性检出限为0.1%。该方法快速、简便,可在作物转基因筛查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玉米 NK603品系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3,4-苯并(α)芘检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习文 李宏 +3 位作者 夏立新 彭新凯 杨彦宁 黎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4,104,共4页
确立通过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旋蒸浓缩、甲醇反提净化对肉制品进行前处理,进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测定肉制品中3,4-苯并(α)芘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3,4-苯并(α)芘在0.5-1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其线性回归方程Y=4.095×... 确立通过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旋蒸浓缩、甲醇反提净化对肉制品进行前处理,进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测定肉制品中3,4-苯并(α)芘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3,4-苯并(α)芘在0.5-1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其线性回归方程Y=4.095×10-5X-4.449×10-2,相关系数R=0.999 9,回收率为87.4%-88.1%,精确度为1.83%-2.37%,检出限(3S/N)为0.1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3 4-苯并(α)芘 高效液相色谱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法测定罐头食品中锡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俊 黎瑛 +2 位作者 周金沙 戴赛飞 夏延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0,143,共4页
评估罐头食品中锡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来源。结果表明,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测定C值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准溶液浓度-荧光强度曲线、标准溶液配制和测量重复性所带来的不确定度;求出合成不确定度... 评估罐头食品中锡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来源。结果表明,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测定C值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准溶液浓度-荧光强度曲线、标准溶液配制和测量重复性所带来的不确定度;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析结果为X=(5.74±0.25)mg/kg,k=2,置信概率95%,该方法适用于罐头食品中锡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罐头食品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鲜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汪辉 彭新凯 +3 位作者 李文丽 曹小彦 黄辉 胡朝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31-535,共5页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生鲜乳及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本实验参照FDA三聚氰胺检测方法、NY/T1372—2007,探讨检测三聚氰胺的色谱条件和优化生鲜乳及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前处理方法。最后确立了有效的检测方法,采...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生鲜乳及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本实验参照FDA三聚氰胺检测方法、NY/T1372—2007,探讨检测三聚氰胺的色谱条件和优化生鲜乳及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前处理方法。最后确立了有效的检测方法,采用硫酸铵(0.02mol/L):甲醇=94:6(V/V)作为流动相,203nm为检测波长。样品溶液在0.1~150μg/ml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5mg/kg,回收率均在91%以上,回归方程式为y=2.37×105x+1.21×104及相关系数r=0.9998。此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适于测定生鲜乳及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生鲜乳 乳制品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与大米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汪辉 曹小彦 +3 位作者 彭新凯 胡朝晖 黄江南 何红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5-208,共4页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与大米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提供的不确定度分析思路,分析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对测量结...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与大米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提供的不确定度分析思路,分析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表述。结果:本实验的不确定度为0.41μg/g。结论: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储备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和样品处理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小麦粉 大米粉 甲醛次硫酸氢钠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加工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的含量 被引量:17
20
作者 汪辉 彭新凯 +2 位作者 王玉枝 夏立新 曾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9-516,共8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加工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SCX)分离目标化合物,改进了前处理方法,采用PXC固相萃取柱净化,并对洗脱溶液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各参数进行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流...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加工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SCX)分离目标化合物,改进了前处理方法,采用PXC固相萃取柱净化,并对洗脱溶液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各参数进行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样品均质后加入30μLβ-盐酸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并经0.02 mol/L乙酸铵溶液(pH 5.2)提取,离心,过固相萃取柱净化。两种目标化合物在0.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不超过0.04μg/kg和0.15μg/kg。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98%,RSD低于8.5%。结果表明,此方法适于加工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加工肉制品 加工方式 莱克多巴胺 克伦特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