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肿瘤科临床带教应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剑雄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7期158-16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科临床带教应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该院血液肿瘤科的临床研究生及实习医师共52名,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的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独立小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的实习医...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科临床带教应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该院血液肿瘤科的临床研究生及实习医师共52名,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的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独立小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的实习医师作为参比组,实施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的实习医师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血液肿瘤科实习医师进行带教后的考核成绩、临床工作能力和带教满意度。结果在对血液肿瘤科实习医师进行临床带教后,研究组实习医师的考核成绩较参比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较参比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医师的带教满意度较参比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肿瘤科实习医师进行临床带教时,采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实习医师的考核成绩,锻炼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提高带教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科 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 临床带教 考核成绩 临床工作能力 带教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AML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及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
2
作者 周贵珍 彭浪 +1 位作者 邹立新 刘小柳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及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的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氧(氧含量分别为21%、3%和1%)处理细胞24、48、72 h,以常氧(氧含量21%)作为对照。CCK-8法... 目的研究缺氧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及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的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氧(氧含量分别为21%、3%和1%)处理细胞24、48、72 h,以常氧(氧含量21%)作为对照。CCK-8法、乳酸脱氢酶检测及Hoechst 33258染色等分析缺氧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代谢及凋亡的影响。采用5-羟甲基化胞嘧啶(5-hmC)和5-甲基化胞嘧啶(5-mC)检测试剂盒分析缺氧对基因组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结果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AML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代谢活性增加,而细胞凋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氧程度增加,细胞基因组5-hmC的含量升高,5-mC的含量降低(P<0.05)。浓度1%的O_(2)培养细胞48 h,细胞的增殖和去甲基化最强。结论缺氧促进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与代谢,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基因组去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急性髓系白血病 甲基化 5-羟甲基化胞嘧啶 5-甲基化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酶TET2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3
作者 刘小柳 雷坚 +1 位作者 邹立新 彭浪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酶TET2 mRNA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TET2 mRNA表达,免疫比色法检测DNA中5-hm C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结果:MCL患者TET2 mRNA...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酶TET2 mRNA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TET2 mRNA表达,免疫比色法检测DNA中5-hm C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结果:MCL患者TET2 mRNA表达水平及5-hm C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T2 mRNA水平与5-hm C含量呈正相关;MCL中p15基因甲基化率(5/20)高于对照组(0/10);MCL患者中,与p15未甲基化组比较,p15甲基化组的TET2 mRNA表达水平更低、5-hm C含量更低(P<0.05)。结论:TET2可能通过调节5-hm C生成,从而改变p15基因的甲基化态势,影响MC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TET2 5-羟甲基化胞嘧啶 P15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Rpn11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坚 刘小柳 +2 位作者 张芸 曾亮 刘志红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Rpn11蛋白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例初治MCL的标本及资料,以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标本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Rpn11蛋白的定位及表达,分析Rpn11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的...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Rpn11蛋白在套细胞淋巴瘤(M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例初治MCL的标本及资料,以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标本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Rpn11蛋白的定位及表达,分析Rpn11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Rpn1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MCL病理组织中Rpn11蛋白表达阳性率85%,高于对照组织40%(P=0.03)。套细胞淋巴瘤组织中Rpn1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的Ann Arbor分期、血清白蛋白水平、Ki-67指数均相关(P<0.05),与呈阴性表达的MCL比较,Rpn11阳性者分期更晚、白蛋白水平更低、Ki-67指数更高。而Rpn11表达与患者的MIPI分组、B症状、骨髓浸润、β2-微球蛋白无关(P>0.05)。结论:Rpn11蛋白在MCL病理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织为高,Rpn11可能是MCL预后较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Rpn11 去泛素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疼痛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智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缓解疼痛及提高自护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缓解疼痛及提高自护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骨痛有效缓解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骨痛有效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及自护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过程中配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骨痛情况,提升患者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治疗 延续性护理干预 疼痛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