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冠心病患者营养标签使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潘露 刘梦姣 朱立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营养标签使用现状,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开展营养标签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月—11月选取长沙市2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营养标签使用现状,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开展营养标签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月—11月选取长沙市2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998名冠心病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自行编制的营养标签使用意向量表、营养标签使用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营养标签使用得分为(1.79±0.93)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得分分别为(32.24±8.60)、(14.91±4.93)、(34.79±10.28)、(14.17±5.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是营养标签使用的影响因素(P均<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3.8%。结论:冠心病患者营养标签使用水平低,可以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从而提高营养标签的使用。建议对男性、教育水平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营养标签 冠心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酮酯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外周血miR-29a、I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慧琼 尹磊 +1 位作者 杨晓芳 王永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40-2346,共7页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外周血microRNA-29a(miR-29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长沙市第四医院心内科的7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外周血microRNA-29a(miR-29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长沙市第四医院心内科的7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成药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成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指标、血液流变学、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中医症状评分及外周血miR-29a、ICAM-1变化,统计两组硝酸甘油停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每周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用量、单次持续时间降低,中成药组较常规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诱发阳性时间、运动终止时间、最大ST下降时间增加,中成药组诱发阳性时间、最大ST下降时间较常规组更高,运动终止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ST下降幅度、ST恢复时间降低,中成药组较常规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miR-29a、ICAM-1、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ICAM-1及全血高/低切黏度、FIB、血小板凝聚率、血浆黏度降低,中成药组较常规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miR-29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中成药组较常规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中成药组较常规组更低(P<0.05)。中成药组硝酸甘油停减率(79.49%,31/39)高于常规组(56.41%,22/39),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与常规组(5.13%,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改善心肌缺血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ICAM-1水平,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缺血 血液流变学 硝酸甘油停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龚浩 欧阳定安 胡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5-415,共1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依那普利 胺碘酮 预防 复发 联合 临床观察 发现 激活 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尹玉莲 戴朝晖 +1 位作者 李利 金静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20例A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IU Elite型超声心动仪采集所有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20例A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IU Elite型超声心动仪采集所有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和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水平,记录SIRI数值,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对心功能水平进行分级。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终点事件组和无终点事件组。结果:52例(43.33%)患者发生了终点事件(终点事件组),68例(56.67%)患者未发生终点事件(无终点事件组)。终点事件组与无终点事件组患者的年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事件组患者的LVEF显著低于无终点事件组,GLS绝对值显著低于无终点事件组,SIRI显著高于无终点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II级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Ⅲ~Ⅳ级患者,GLS绝对值显著低于Ⅲ~Ⅳ级患者,SIRI显著低于Ⅲ~Ⅳ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GLS和SIRI是A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VEF、GLS联合SIRI预测A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AUC为0.950(95%CI=0.914~0.986,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和92.6%。结论:LVEF、GLS、SIRI与AHF患者的短期预后有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射血分数 整体纵向应变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