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玲芳 陈华 邬国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自脐动脉分离平滑肌细胞,以1个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人类巨细胞病毒攻击,同时用含3%小牛血清的DMEM/F12维持液进行模拟感染以用...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自脐动脉分离平滑肌细胞,以1个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人类巨细胞病毒攻击,同时用含3%小牛血清的DMEM/F12维持液进行模拟感染以用作对照。测定病毒攻击后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以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病毒攻击后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研究与胆固醇代谢有关酶的变化并经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在病毒感染后72h[(0.71±0.06)μmol/106 cells]显著高于模拟感染组(P=0.000 2)。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被人类巨细胞病毒攻击后48、72h,细胞中与胆固醇合成代谢有关的HMG-CoA合成酶及HMG-CoA还原酶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通过上调HMG-CoA合成酶及HMG-CoA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增加,引起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HMG辅酶A合成酶 HMG辅酶A还原酶 胆固醇 脐动脉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O/TTS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途径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秋杰 曾玉 +2 位作者 高云龙 马艳 吴新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41-344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色氨酰-t RNA合成酶(TTS)的表达、血浆中色氨酸(Trp)和犬尿氨酸(Kyn)浓度的变化,探讨IDO/TTS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途径在ITP发病与治... 目的:通过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色氨酰-t RNA合成酶(TTS)的表达、血浆中色氨酸(Trp)和犬尿氨酸(Kyn)浓度的变化,探讨IDO/TTS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途径在ITP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初诊或复发ITP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20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40 mg/d×4 d的标准方案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5天采集肝素抗凝血标本。液相-质谱联用分析系统(LC-MS/MS)检测血浆中Trp和Kyn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中IDO和TTS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患者治疗前血浆Trp、Kyn浓度、Kyn/Trp比值明显增高(P<0.05);CD4+、CD8+T细胞中IDO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TTS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治疗有效组血浆Trp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Kyn浓度和Kyn/Trp比值较治疗前都升高(P<0.05);CD4+、CD8+T细胞中IDO的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而TTS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无效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IDO/TTS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途径与ITP的发病有关,通过检测IDO与TTS的水平可以了解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色氨酰-t RNA合成酶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