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伍松柏 戴瑶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预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预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长沙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检测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入ICU第1、3天的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分析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预测SAE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6例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SAE组40例,非SAE组56例,SAE组序贯脏器衰竭估计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28 d死亡率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SAE组第1天、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均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高水平是SAE独立危险因素。第3天血清syndecan-1(AUC 0.798,95%CI:0.709~0.886,最佳截断值160.80 ng/mL,敏感度71.43%,特异度72.50%)、VE-cadherin(AUC 0.847,95%CI:0.768~0.927,最佳截断值2429.00 ng/mL,敏感度78.87%,特异度82.50%)及NSE(AUC 0.765,95%CI:0.670~0.861,最佳截断值14.24 ng/mL,敏感度53.57%,特异度92.50%)水平均是SAE有效的预测指标,其中syndecan-1、VE-cadherin与NSE三者联合(AUC0.877,95%CI:0.806~0.949,敏感度85.71%,特异度80.00%)更有利于预测SAE。结论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继发SAE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脑损伤相关。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能够有效预测SAE,syndecan-1、VE-cadherin与NSE三者联合更有利于预测S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脓毒性休克 老年患者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调控线粒体功能在脓毒症中调控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
作者 黄康 戴瑶 +2 位作者 伍松柏 吕建磊 冯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3,共10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调控线粒体功能在脓毒症中调控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0),Sham+阿卡地新(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nucl...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调控线粒体功能在脓毒症中调控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0),Sham+阿卡地新(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AICAR)组(n=10),盲肠结扎穿孔(caecal ligation was perforated,CLP)组(n=10)和CLP+AICAR组(n=10)。通过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形态学分析用于评估脓毒症诱导的心脏损伤情况。将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与脂多糖(lipoprotein polysaccharide,LPS)(10μg/mL)孵育24 h以在体外诱导脓毒症模型,并加入AICAR治疗。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测定线粒体功能和动力学。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MPK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P组相比,CLP+AICAR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MPK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LP导致高病死率(约60%),而AICAR治疗提高了CLP小鼠的存活率(P<0.05)。与Sham组相比,CLP组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搏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systolic,LVPWs)、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P组相比,CLP+AICAR组小鼠心脏组织中线粒体大小、线粒体嵴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荧光强度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nick end labeling,TUNEL)阳性细胞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LPS+AICAR组NRCMs的ATP产量、线粒体呼吸速率和复合物Ⅰ、Ⅱ、Ⅲ的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和细胞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NRCMs的线粒体大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线粒体分裂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这种改变可以通过AICAR来减轻(P<0.05)。结论AMPK通过其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在维持心脏功能和减轻脓毒性心肌损伤的病理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线粒体 脓毒症 心肌细胞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谷宜 吴晨方 +6 位作者 张权 余波 吕建磊 张思也 伍国宝 吴莹 钟燕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48,共7页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到2020年3月15日所有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治疗的COVID-19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症状、...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到2020年3月15日所有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治疗的COVID-19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症状、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病毒排出时间、病死率等;比较分析老年与中青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COVID-19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纳入的230例COVID-19成人患者中,青年患者34例(14.8%),中年患者136例(59.1%),老年患者60例(26.1%)。在60例老年患者中,男23例(38.3%),女37例(61.7%),年龄中位数为66岁;常见的症状为发热(66.7%)、咳嗽(50.0%)、乏力(41.7%);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明显升高;重症比例为31.7%,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8.5 d;病毒排出时间中位数为21 d;病死率为1.7%。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比例更高,气促更为多见,肺炎和重症比例更高(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均P<0.05),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更高(均P<0.05)。与非重症相比,COVID-19老年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毒排出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减少(P<0.05),CRP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OVID-19老年患者是否发展为重症与淋巴细胞百分比,CRP和AST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COVID-19老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与CRP水平显著相关(OR=1.041,P=0.013)。ROC曲线发现CRP诊断COVID-19老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结论:COVID-19老年患者的重症比例高于中青年,CRP水平对COVID-19老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老年 C反应蛋白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对重症化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莫娟 刘激扬 +7 位作者 伍松柏 吕爱莲 肖乐 陈东 周赟 梁露 刘晓芳 赵晋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6-541,共6页
目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已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迅速传播,病例数量的急剧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目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已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迅速传播,病例数量的急剧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少数危重症患者不仅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还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本研究通过分析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对重症化的预测作用,旨在为临床医师监测患者临床特征相关变化,阻止疾病进展,提高该病的医疗救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17日至3月14日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集中收治的208例入院时为轻型和普通型的成人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5例,女103例,年龄19~84(中位年龄44)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作为诊断和分型标准。根据住院期间是否进展至重症,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183)和重症转化组(n=25),对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入院时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氧合指数等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M)、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动脉血氧分压。计算氧合指数(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inspiratory oxygen,PaO2/FiO2)。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症转化组较轻症组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更多(P<0.05);从疾病分布来看,重症转化组合并高血压病更多(P<0.05)。重症转化组较轻症组PT延长,Fib,ALT,AST,CK,LDH及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01),LYM,ALB及PaO2/FiO2显著降低(P<0.05或P<0.001)。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即合并高血压病,LYM,PT,Fib,ALB,ALT,AST,CK,LDH及CRP为自变量,以是否重症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病、LYM降低、PT延长、CK升高是影响COVID-19患者发生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轻症COVID-19患者的重症化可能与合并高血压病、LYM降低、PT延长、CK升高有关,针对有这些临床特征的轻症患者及早进行干预,可能有效阻止疾病进展至重症化,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临床特征 重症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BH5通过TRAF1/NF-κB通路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敏 陈喜云 +1 位作者 吕建磊 冯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81-2389,共9页
目的探讨ALKBH5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SIMD)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的方法检测50例SIMD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液中ALKBH5和TRAF1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细胞体外实验中,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ALKBH5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SIMD)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的方法检测50例SIMD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液中ALKBH5和TRAF1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细胞体外实验中,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过表达TARF1和干扰ALKBH5表达)将心肌细胞H9C2分为7组,通过CCK8、免疫吸附实验(ELISA)、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研究ALKBH5靶向TRAF1调控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大鼠体内实验中,根据处理方式不同(过表达TARF1和干扰ALKBH5),将LPS诱导的大鼠分为6组,通过比色法、ELISA、Western blot、HE染色、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进一步研究ALKBH5靶向TRAF1通过NF-κB通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ALKBH5和TRAF1在SIMD患者中表达水平下调,且Pearson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P<0.001);细胞体外实验表明,过表达TRAF1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炎症因子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而敲低ALKBH5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的;大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敲低ALKBH5促进心肌细胞的损伤、炎症因子和NF-κB相关通路蛋白表达以及NF-κB p65蛋白的核易位,而过表达TRAF1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结论ALKBH5通过减少TRAF1的甲基化增加TRAF1的稳定性,从而抑制NF-κB通路,进而减轻SI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损伤 ALKBH5 TRAF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在预测机械通气成功撤机中的价值 被引量:27
6
作者 伍松柏 戴瑶 +4 位作者 何峻 吕爱莲 黄康 方向 吕建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2-1597,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11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87),撤机失败组(n=27例),使用超声进行膈肌功能评估,比较两组膈肌功能如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11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87),撤机失败组(n=27例),使用超声进行膈肌功能评估,比较两组膈肌功能如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位移的差异并进行影响撤机成功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撤机结局的准确性。结果撤机成功组初始膈肌增厚分数、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分数(AUC=0.895,95%CI:0.832~0.957)、膈肌位移(AUC=0.887,95%CI:0.821~0.954)预测撤机成功准确性高于浅快呼吸指数(AUC=0.790,95%CI:0.687~0.892),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AUC=0.966,95%CI:0.932~1.000)预测准确性高于单个参数。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位移均为机械通气成功撤机的有效预测指标,两者联合预测准确性高于单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膈肌增厚分数 膈肌位移 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及撤机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伍松柏 戴瑶 +4 位作者 何峻 吕爱莲 黄康 方向 吕建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及撤机的影响。方法1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72例),丙泊酚组(68例),在常规治疗及布托啡诺镇痛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镇静,使用超声进行膈肌功能评估,...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及撤机的影响。方法1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72例),丙泊酚组(68例),在常规治疗及布托啡诺镇痛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镇静,使用超声进行膈肌功能评估,比较两组首次自主呼吸试验时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及膈肌位移,首次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首次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功能有显著差异,右美托咪定组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位移均高于丙泊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首次撤机成功率高于丙泊酚组,机械通气时间少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膈肌功能影响更小、能够提高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决策模式”在ICU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8
作者 伍松柏 吕爱莲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6期25-27,77,共4页
为了探讨"共同决策模式"在ICU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78例ICU危重症患者医患沟通相关的临床调查数据,其中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患沟通,另外89例(干预组)采用"医患共同决策"。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家属沟通满... 为了探讨"共同决策模式"在ICU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78例ICU危重症患者医患沟通相关的临床调查数据,其中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患沟通,另外89例(干预组)采用"医患共同决策"。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家属沟通满意度良好,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患者家属焦虑抑郁评分、ICU内临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90天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ICU危重症患者采用"共同决策"可以使患者、医院、社会获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共同决策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伍松柏 何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48-3152,共5页
目的探讨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0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3例)、存活组(76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如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 目的探讨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0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3例)、存活组(76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如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及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的差异并进行影响90 d内死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90 d内死亡结局的准确性。结果死亡组治疗第1天及第7天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入院后第1天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并不是脓毒症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够有效预测90 d死亡风险。CD4^(+)T细胞计数(AUC=0.847,95%CI:0.774~0.920)的预测最佳截断值为197.0 cells/μL,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898,95%CI:0.829~0.966)预测最佳截断值为40.5%。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的准确性高于CD4^(+)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联合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928,95%CI:0.883~0.974)预测特异性高于单个参数。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为90 d死亡的有效预测指标,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可以作为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早期干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老年 CD4+T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峻 伍松柏 +7 位作者 吕爱莲 戴瑶 黄康 方向 吕建磊 刘敏 张权 彭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调节治疗方案对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91例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0例)、胸腺法新治疗组(B组,30例)和胸腺法新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C组,31例),比较三组CD...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调节治疗方案对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91例老年脓毒症合并免疫抑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0例)、胸腺法新治疗组(B组,30例)和胸腺法新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C组,31例),比较三组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及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等免疫功能和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90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C组治疗后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HLA-DR表达率均显著上升,总住院时间及90 d病死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治疗后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及HLA-DR表达率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应用胸腺法新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的免疫功能及预后,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优于单独使用胸腺法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免疫治疗 胸腺法新 血必净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失温是怎么回事
11
作者 吕爱莲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8期52-52,共1页
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于2021年5月22日9时开始,当天13时左右,在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不少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 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于2021年5月22日9时开始,当天13时左右,在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不少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当即停止,当地立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赛人员 灾害性天气 失温 极端天气 黄河石林 失联 气温骤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