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CXCL9、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莫敏 林静静 +1 位作者 卢鑫 卢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68-2574,共7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21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是否复发分成A组(61例)...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21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是否复发分成A组(61例)和B组(15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因子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肿瘤最大径>3 cm、有微血管侵犯、峰值强度(PI)高、达峰时间(TTP)短、到达时间(AT)短、血清CXCL9水平高及血清IGFBP-3水平低是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TTP、AT联合血清CXCL9、IGFBP-3检测预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其余单一因素检测(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涵盖多个方面,且超声造影参数、血清CXCL9、IGFBP-3联合可提高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超声造影参数 趋化因子配体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P73、CHI3L1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病理变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卢瑾 闻名 +5 位作者 唐情容 徐春华 占春玲 徐逸洲 杨丽晖 杨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6-159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80例CHB感染且发生肝纤维...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80例CHB感染且发生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肝纤维化组,感染科门诊既往确诊的CHB感染但未发生肝纤维的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GP3、CHI3L1、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并根据Scheuer系统标准将肝纤维化组患者分为轻度、显著肝纤维化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GP3、CHI3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GP3、CHI3L1、GP3+CHI3L1分别绘制ROC曲线,其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62.81%、60.94%、96.33%,特异度为:80.66%、80.05%、75.30%,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2、0.756、0.908;肝纤维化组患者的ALT、AST、HA、LN、PCⅢNP、CⅣ、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T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49例(S2期33例、S3期16例)、轻度肝纤维化患者31例(均为S1期),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血清GP3、CHI3L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DBIL、ALT、AST、HA、LN、PCⅢNP、CⅣ、CG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LT测定值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GP3、CHI3L1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两项指标结合应用有利于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Scheuer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脂肪肝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3
作者 李向军 唐情容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5期50-51,共2页
我国脂肪肝患者的数量近年来不断上升,发病率达到了20%~30%,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第一大肝脏疾病。那么,脂肪肝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过度堆积的一... 我国脂肪肝患者的数量近年来不断上升,发病率达到了20%~30%,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第一大肝脏疾病。那么,脂肪肝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过度堆积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中脂肪含量不超过肝脏重量的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肝脏 肝脏重量 肝脏疾病 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 脂肪含量 如何预防 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