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PK通路探讨HIV感染对T淋巴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永 陈程 +4 位作者 陈钟 肖钢 周国强 郑芳 王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6-1103,共8页
目的阐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介导CD4^(+)T淋巴细胞(CD4^(+)T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在2022-10-01/2023-03-31之间招募47名接受4年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包括22名免疫无应答者(... 目的阐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介导CD4^(+)T淋巴细胞(CD4^(+)T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在2022-10-01/2023-03-31之间招募47名接受4年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包括22名免疫无应答者(INR)、25名应答者(IR);以及26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未感染对照组参与者(HC);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指标。最后,加入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来自HC或HIV感染者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CD4^(+)T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变化。结果与HC组相比,INR组和IR组的PBMC中CD4^(+)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并且INR组的PBMC中CD4^(+)T细胞比例较IR组显著降低。此外,INR组的PBMC中初始(CD45RA^(+)CD27^(+))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HC组和IR组。与HC组和IR组相比,INR组PBMC中CD4^(+)程序性死亡受体1阳性(PD-1^(+))、CD4^(+)膜联蛋白V阳性(Av^(+))和CD4^(+)线粒体氧化阳性(MO^(+))比例,以及CD4^(+)T细胞亚群中CD45RA^(+)CD27^(+)PD-1^(+)、CD45RA^(+)CD27^(+)Av^(+)、CD45RA^(+)CD27^(+)MO^(+)比例均显著增加。与HC对照组相比,HIV对照组CD4^(+)T细胞的基础呼吸、最大呼吸和腺苷三磷酸(ATP)产量均显著降低,而CD4^(+)T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JC-1)(绿色/红色)显著增加。与HIV对照组相比,HIV-SB203580组CD4^(+)T细胞的基础呼吸、最大呼吸、ATP产量、呼吸潜力均显著增加,而CD4^(+)T细胞内JC-1(绿色/红色)显著降低。结论在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特别是在INR患者的CD4^(+)T细胞中观察到MAPK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并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和CD4^(+)T细胞稳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T淋巴细胞 线粒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P4沉默通过调节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大鼠内质网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贞 余冬平 +3 位作者 罗武 陶婷 陈辉 王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5-713,共9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沉默通过调节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细胞启动因子2α(eIF2α)/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DM)大鼠内质网应激(ERS)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沉默通过调节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细胞启动因子2α(eIF2α)/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DM)大鼠内质网应激(ERS)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GDM大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FABP4 siRNA质粒(si-FABP4)、阴性对照质粒(NC)和PERK激活剂(CCT020312),将大鼠随机分为Normal组、GDM组、GDM+NC组、GDM+si-FABP4组、GDM+si-FABP4+CCT020312组。检测胰腺组织中FABP4含量、血脂水平、炎症标志物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检测胰腺组织中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HTR-8/SVneo细胞分为5组:对照(Control)组、高糖(HG)组、HG+NC组、HG+si-FABP4组、HG+si-FABP4+CCT020312组,24 h后检测细胞中FABP4及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ormal组相比,GDM组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FABP4水平显著上调(P<0.05)。FABP4沉默显著降低了FBG和IR,并伴有血脂、CRP、TNF-α、IL-6及MDA水平降低和SOD、CAT水平升高(P<0.05)。此外,FABP4沉默减轻了胰腺和胎盘组织损伤。而CCT020312上调PERK、eIF2α磷酸化水平和ATF4、CHOP蛋白表达后,FABP4沉默对GDM大鼠IR、炎症、氧化应激以及胰腺和胎盘损伤的抑制作用均被逆转(P<0.05)。FABP4在HG诱导的HTR-8/SVneo细胞中上调表达,沉默FABP4可抑制PERK/eIF2α/ATF4/CHOP通路蛋白表达,CCT020312则逆转这种变化(P<0.05)。结论:FABP4沉默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GDM大鼠的IR和ERS,其机制与抑制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P4 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 妊娠糖尿病 内质网应激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HIV/AIDS患者CK-MB、CK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祁慧 黄亚雄 +1 位作者 周国强 曹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8-962,共5页
目的 探讨含TDF组、含TAF组和不含TDF、TAF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HIV/AIDS患者CK-MB、CK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初治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365例HIV/AIDS患者一般资料,并分别收集基线、1... 目的 探讨含TDF组、含TAF组和不含TDF、TAF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HIV/AIDS患者CK-MB、CK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初治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365例HIV/AIDS患者一般资料,并分别收集基线、12、24、48周CK-MB、CK检测结果及基线、48周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测结果。结果 365例HIV/AIDS患者中,男326例,女39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6±10.20)岁。不同治疗时间段CK-MB存在差别(F=26.58,P <0.05)。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段与抗病毒方案之间存在相互作用(F=95.57,P <0.05)。不同抗病毒方案之间CK-MB存在差异(F=174.98,P <0.05),其中含TDF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K-MB越来越高。而不同治疗时间段,CK不存在差别(F=3.14,P=0.07)。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时间段与抗病毒方案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F=1.81,P=0.16)。但不同抗病毒方案之间CK存在差异(F=4.47,P=0.01)。不同ART方案基线、48周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75)、(χ^(2)=3.14,P=0.21)。不同ART方案基线、48周心脏彩超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52)、(χ^(2)=0.58,P=0.75)。结论 不同抗病毒方案对HIV/AIDS患者CK-MB、CK存在影响,尤其是含TDF的抗病毒方案对HIV/AIDS患者CK-MB的影响较大,但对心电图、心脏彩超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肌酸激酶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