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炎症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风险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赵晋晋 皮银珍 +1 位作者 龚海燕 高海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3,共7页
目的 分析泛免疫炎症值(PIV)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206例),非骨质疏... 目的 分析泛免疫炎症值(PIV)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206例),非骨质疏松组(205例),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计算PIV、SII,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较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女性患者占比更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更低,骨代谢指标OC、β-CTX更高,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下降,PIV、SII显著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SII、PIV与骨形成指标OC、股骨颈骨密度(FN-BMD)及全髋骨密度(TF-BMD)呈负相关,与骨质疏松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病程、Cr、ALT、AST、HbA1C、Ca、25(OH)D、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用药史、合并症后,PIV(OR=1.66,95%CI:1.18~2.35,P=0.004)、SII(OR=1.97,95%CI:1.29~3.01,P=0.006)为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IV、SII第四分位数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数的2.44倍和2.81倍;亚组分析提示在≥65岁及BMI<24 kg/m2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PIV、SII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显著。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PIV、SII与发生骨质疏松风险呈线性正相关,与股骨颈骨密度(FN-BMD)、全髋骨密度(TH-BMD)呈线性负相关(总体P<0.05,非线性P>0.05)。结论 PIV、SII是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高水平PIV、SII的T2DM患者需警惕骨质疏松发生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 泛免疫炎症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与日本女性股骨颈几何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琳 伍贤平 +3 位作者 张红 廖二元 戴如春 伍西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7,共9页
目的:股骨颈脆性骨折是后果最严重、医疗花费最高和病死率最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股骨颈几何参数(femoral neck geometric parameters,FNGPs)是反映股骨颈几何学特征的重要参数,与股骨颈强度和脆性骨折风险密切相关。股骨颈脆性骨... 目的:股骨颈脆性骨折是后果最严重、医疗花费最高和病死率最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股骨颈几何参数(femoral neck geometric parameters,FNGPs)是反映股骨颈几何学特征的重要参数,与股骨颈强度和脆性骨折风险密切相关。股骨颈脆性骨折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但FNGPs是否有种族差异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中国女性与日本女性FNGPs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从湖南省长沙市及周边地区招募女性健康志愿者3859名,年龄为10.0~86.0(45.7±17.1)岁。测量并记录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并计算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研究对象的股骨颈投射骨面积(bone area,BA)和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BA和/或BMD计算各种FNGPs,包括股骨颈轴长中点的外周直径(outer diameter,OD)、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平均皮质厚度(cortical thickness,CT)、内皮质直径(endocortical diameter,ED)、抗曲比率(buckling ratio,BR)、截面系数(section modulus,SM)、截面转动惯量(cross-sectional moment of inertia,CSMI)和抗压强度指数(compressive strength index,CSI)。日本女性FNGPs的数据来自相关的文献。研究对象年龄按10年分组,分别计算各组的身高、体重、BMI、股骨颈BMD和各种FNGPs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从各种数学回归模型中选择拟合优度最佳的模型,分析各种FNGPs随年龄的分布趋势及最佳拟合曲线。对于中国女性和日本女性的各种FNGPs的差异采用各组年龄相应的平均值拟合曲线进行配对t检验,并比较其相对变化率。结果:不同年龄的志愿者之间各种FNGPs的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30~39岁的志愿者中,股骨颈的CSA、CT、SM和CSMI的均数处于较高水平,之后这些指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CSI的峰值年龄最小为20~29岁,30岁之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ED和BR在4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40岁之后呈逐渐增加趋势,最大平均值出现在80~86岁。各种FNGPs与年龄的变化关系均采用3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最佳,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062~0.40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它们的散点分布趋势随指标而异,其中CSA、CT、SM、CSMI和CSI在35岁之前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之后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只有BR在4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则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中国女性与日本女性年龄相关的FNGPs的拟合曲线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国女性OD、ED、BR和SM的拟合曲线显著高于日本女性(均P<0.01),CSA和CT则显著低于日本女性(均P<0.01)。在50岁之前,中国女性的CSMI和CSI拟合曲线显著高于日本女性(均P<0.01),在60岁之后则显著低于日本女性(均P<0.01)。除SM和CSI外,中国女性与日本女性之间其余的FNGPs(包括OD、CSA、CT、ED、BR和CSMI)随着年龄增大其变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到80岁时,中国女性OD、ED和BR的变化率分别增加0.91%、3.94%和47.5%,日本女性分别增加8.57%、15.8%和85.3%;中国女性CSA、CT和CSMI的变化率分别下降28.0%、29.6%和25.2%,日本女性分别下降29.9%、36.2%和10.9%,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女性FNGPs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证实中国女性与日本女性的FNGPs存在种族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中国女性与日本女性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几何参数 骨密度测量仪 女性人群 种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对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复诊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贺良 邓伟民 +12 位作者 朱梅 赵东宝 吴方 陈小燕 王宏智 巴建明 卢艳慧 于明香 戴青 庞亚飞 皮银珍 江榕 张松菁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267-270,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使得骨脆性增加而易骨折。OP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OP的诊治水平...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使得骨脆性增加而易骨折。OP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OP的诊治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诊断率低、疗效差、治疗依从性差,复诊率较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患者 复诊率 标志物检测 治疗 骨转换 公共卫生问题 骨质疏松症 全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对重症化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莫娟 刘激扬 +7 位作者 伍松柏 吕爱莲 肖乐 陈东 周赟 梁露 刘晓芳 赵晋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6-541,共6页
目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已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迅速传播,病例数量的急剧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目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已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迅速传播,病例数量的急剧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少数危重症患者不仅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还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本研究通过分析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对重症化的预测作用,旨在为临床医师监测患者临床特征相关变化,阻止疾病进展,提高该病的医疗救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17日至3月14日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集中收治的208例入院时为轻型和普通型的成人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5例,女103例,年龄19~84(中位年龄44)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作为诊断和分型标准。根据住院期间是否进展至重症,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183)和重症转化组(n=25),对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入院时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氧合指数等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M)、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动脉血氧分压。计算氧合指数(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inspiratory oxygen,PaO2/FiO2)。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症转化组较轻症组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更多(P<0.05);从疾病分布来看,重症转化组合并高血压病更多(P<0.05)。重症转化组较轻症组PT延长,Fib,ALT,AST,CK,LDH及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01),LYM,ALB及PaO2/FiO2显著降低(P<0.05或P<0.001)。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即合并高血压病,LYM,PT,Fib,ALB,ALT,AST,CK,LDH及CRP为自变量,以是否重症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病、LYM降低、PT延长、CK升高是影响COVID-19患者发生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轻症COVID-19患者的重症化可能与合并高血压病、LYM降低、PT延长、CK升高有关,针对有这些临床特征的轻症患者及早进行干预,可能有效阻止疾病进展至重症化,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临床特征 重症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