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白介素-1β、铁蛋白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1
作者 戴靖榕 李燕 +6 位作者 李婕 黄红 肖斐 李丽萍 易丹 何四华 黄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89,506,共7页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中血清白介素(IL)-1β、铁蛋白(SF)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云南省某医院老年医学科3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FRIED评估量表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中血清白介素(IL)-1β、铁蛋白(SF)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云南省某医院老年医学科3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FRIED评估量表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期组,其中衰弱前期及衰弱期患者259例,并根据是否合并OP将衰弱状态患者分为非OP组和OP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外周血指标,并采用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合并OP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分析IL-1、SF与腰椎骨密度(BMD)、左股骨颈及左髋关节BMD的关系。结果259例衰弱患者中,OP组78例(30.1%),非OP组181例(6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9,95%CI(1.028,1.132),P=0.002]、IL-1β[OR=1.065,95%CI(1.007,1.126),P=0.029]、SF[OR=1.004,95%CI(1.001,1.006),P=0.002]、便秘[OR=2.766,95%CI(1.310,5.841),P=0.008]、尿失禁[OR=3.302,95%CI(1.286,8.476),P=0.013]是衰弱并发OP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衰弱患者中,血清IL-1、SF与腰椎BMD(L1-L4)、左股骨颈及左髋关节BMD均呈负相关。结论IL-1β、SF与衰弱状态并发OP的关系密切,通过降低IL-1β、SF水平有望成为干预衰弱并发OP的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 铁蛋白 衰弱 骨质疏松症 老年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硫因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2
作者 刘青芳 韦有仕 +4 位作者 肖斐 周春香 刘群 袁慧 曹天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56-2162,共7页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21年8月—2023年9月,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角硫因组、麦角硫因+NRF2抑制剂(ML385)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麦角硫因组于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持续4周;麦角硫因+ML385组在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和ML38530 mg/kg,持续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HE染色以及TUNEL染色检测麦角硫因对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蛋白质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V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萎缩,形态异常,细胞核深度染色,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NRF2、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增加(P<0.05),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硫因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与麦角硫因组比较,麦角硫因+ML385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海马组织损伤严重,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5)。结论麦角硫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损伤 麦角硫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4抑制剂GSK484通过抑制H3Cit表达减轻小鼠脓毒症肺损伤后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
3
作者 苏晓飞 李霖 +3 位作者 戴靖榕 肖宝 金子琦 刘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96-2403,共8页
目的探讨PAD4抑制剂(GSK484)对脓毒症后H3Cit表达的抑制作用,并探究其对脓毒症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C57BL/6小鼠18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小鼠脓毒症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GSK484治疗组,6只/组,治疗组在... 目的探讨PAD4抑制剂(GSK484)对脓毒症后H3Cit表达的抑制作用,并探究其对脓毒症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C57BL/6小鼠18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小鼠脓毒症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GSK484治疗组,6只/组,治疗组在术后第2天腹腔注射给予GSK484(4 mg/kg)。ELISA检测小鼠血清VEGF、ESM-1、IL-6、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F-actin、VE-cadherin、ZO-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VE-Cadherin和H3Cit蛋白表达情况。肺组织原代分离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使用脂多糖(LPS,10μg/mL)干预24 h构建脓毒症模型。检测细胞成管能力,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VEGF、ESM-1、IL-6、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小鼠肺组织肺脏血管充血、肺泡断裂、肺泡腔及肺间质水肿、肺泡隔增厚、中性粒细胞浸润等,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β和内皮细胞因子VEGF、ESM-1含量均升高(P<0.05),肺组织中胞间连接蛋白F-actin、VE-cadherin、ZO-1表达降低,H3Cit蛋白表达升高(P<0.05),GSK484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些变化。LPS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表达量升高、内皮细胞因子VEGF、ESM-1含量均升高(P<0.05),细胞成管能力降低;2.5μmol/L浓度GSK484处理可降低炎症因子和内皮细胞因子表达(P<0.05)。结论GSK484的使用可有效抑制脓毒症后H3Cit表达,进一步改善脓毒症后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PAD4抑制剂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功能障碍 GSK4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犬尿氨酸和色氨酸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探索
4
作者 肖斐 刘青芳 周春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波动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50例,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和预后良好组102例。采...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波动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50例,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和预后良好组102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犬尿氨酸、色氨酸浓度,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采用ROC曲线分析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后6个月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总胆固醇低于预后良好组,B型钠尿肽、尿素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2组出院时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均低于入院时(P<0.01);预后不良组出院时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出院时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预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3(95%CI:0.803~0.924)、0.701(95%CI:0.602~0.801),出院时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预测效能高于入院时(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OR=0.696,95%CI:0.501~0.965)、B型钠尿肽(OR=1.530,95%CI:1.092~2.143)、尿素(OR=1.740,95%CI:1.077~2.813)、出院时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OR=2.280,95%CI:1.093~4.754)是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6个月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是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有效预测短期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犬尿氨酸 色氨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