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甘膦对GC-1小鼠精原细胞的毒性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曾明 黄婷 +4 位作者 易吉平 钟才高 关岚 王安 刘新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摘要:为探讨41%草甘膦水溶液(农达)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干预效应。以GC.1小鼠精原细胞为受试细胞,设正常对照组、草甘膦染毒组(60、90、120、150、180mg·L-1)... 摘要:为探讨41%草甘膦水溶液(农达)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干预效应。以GC.1小鼠精原细胞为受试细胞,设正常对照组、草甘膦染毒组(60、90、120、150、180mg·L-1)、NAC干预组(10mmol·L NAC+90mg·L-1农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以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草甘膦染毒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妒〈0.01),彗星阳性率逐渐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草甘膦染毒组LDH活性增加(P〈0.05,60mg·L-1组除外),MDA生成量增多(P〈0.05),GSH含量降低(P〈0.05)和SOD活性降低(P〈0.05)。抗氧化剂NAC预处理具有相应的拮抗作用。研究表明,60~180mg·L。浓度草甘膦对GC-1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草甘膦诱导氧化应激,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和DNA损伤。抗氧化剂NAC对草甘膦的细胞毒性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GC-1精原细胞 氧化应激 DNA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N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