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与细菌定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丽群 田斌 +2 位作者 贺艳 李映兰 唐四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留置针相关感染的菌群特点,并从细菌学的角度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方法:本实验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留置针相关感染的菌群特点,并从细菌学的角度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方法:本实验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手背组、前臂组、脚组,每组又分四个时间段(T1:48 h≤t﹤72 h,T2:72 h≤t≤96 h,T3:96 h﹤t≤120 h,T4:120 h﹤t≤168 h),每组每个时间段20例患者,分别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皮肤消毒后、拔针时和留置针导管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1)皮肤消毒后,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2)三组患者拔针时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中,41例有菌生长;三组患者T1和T2均未检出细菌,T3和T4两个时间段三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样本细菌培养,10例有菌生长;手背组、前臂组患者T1,T2,T3,T4四个时间段均未检出细菌;脚组患者T1和T2未检出细菌,T3检出4例、T4检出6例,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是前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留置部位 细菌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