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63
1
作者 刘姣姣 严文广 +6 位作者 唐源 周艳华 杨硕 向娟 曾小玲 谢芬 李旭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盆底肌腱、筋膜、韧带中含有丰富的本体感受器,本体感觉训练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的本体感受器,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促进肌肉及筋膜韧带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旨在观察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 目的:盆底肌腱、筋膜、韧带中含有丰富的本体感受器,本体感觉训练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的本体感受器,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促进肌肉及筋膜韧带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旨在观察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效果,为产后PF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8例患有PFD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8)。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和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2组均治疗1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肌耐力、重复收缩能力、快速收缩能力、阴道后壁抬高正常所占百分比、下腹部肌肉协同收缩正常所占百分比、咳嗽时反射性收缩正常所占百分比、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发生率和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分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试验组盆底肌肌力、肌耐力、重复收缩能力、快速收缩能力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下腹部肌肉协同收缩、咳嗽时反射性收缩正常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S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POP II期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阴道后壁抬高正常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提高产后PFD的康复效果,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训练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